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愛心基金會邀請北大專家赴美講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31 1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 ... D=253949&page=1

應美國愛心基金會的邀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王紅漫博士於4月29日至5月6日訪美,並於5月2日在華盛頓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為她舉辦的圓桌座談會上發表了題目為」中國農村醫療保障體制的挑戰與機遇」的演講。會議由著名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季北慈博士(Dr. Bates Gill)主持,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發展部人類發展分部的經濟學家、亞洲及中國健康項目評估負責人林德朗博士(Dr. MAGNUS Lindelow)點評。美國國會中國特別委員會法律總顧問Susan Roosevelt Weld、美國國務院、衛生部疾控中心等政府官員出席了會議。此外,美國愛心基金會、美國亞洲文化學院、亞洲基金會、國際新聞工作者中心、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Project Hope等基金會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約30人參加了會議。與會者聽取了王紅漫博士深入中國農村調查五年,就農民對健康和醫葯的需求所作的第一手介紹,以及目前中國政府所採取的一系列積極應對措施。大家就經濟、技術和政策前景進行了評估和討論。隨著「全球一體化」加速進程,公共衛生和健康巳成為各國之間最能認同的合作交流的重要領域。

  BATES GILL博士首先發言對遠道而來的王紅漫博士表示熱情歡迎.他在幵場白中還提到,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對中國國內發展情況的研究已引起對此問題的廣泛關注.比爾.蓋茨等基金會已對中國的艾滋病防治提供專款資助.愛心及其他基金會在此有關領域也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不可否認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機制仍然面臨許多挑戰.

  王紅漫博士在主題發言中總結了她帶領的課題組過去四年來對中國20個省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的實地考察,綜合分析及政策意義.王紅漫博士還介紹了中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該制度將給廣大農民帶來的在醫療方面的實惠,及具體實施過程中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王紅漫博士還強調,儘管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中還存在一些不可否認的困難和問題,她在考察中遇到的大多數農民都認為中國現行的農村政策使他們的生活得到了切實的改善.另外王紅漫博士還表示包括世界銀行在內的國際組織與中國在公共健康領域有許多合作空間,雙方可以在此領域共同做一些事情.她還希望與GILL及LINDELOW博士在這一領域的有關研究課題方面能更多地交流觀點及相互切磋.

  GILL博士在聽完王紅漫博士演講后對其中包含的來自實地考察的詳實的研究數據,資料及她對該研究課題的獨到見解表示感謝和讚賞.當得知王紅漫博士還將對該課題做進一步後續研究時,他表示將繼續關注並期待王紅漫博士的下一步的研究結果.

  Lindelow博士認為王紅漫博士的演講很有啟發性.他還強調不應低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重要性.因為與過去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相比,這一新舉措的目標是復蓋全國,而且是中央政府首次在醫療保險方面提供財政補貼.從這個角度來講,其意義深遠.但不可否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有一些問題.首先這一新的制度是自願性的,這包含一定的風險.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每家每戶地做工作說服農村大眾加入這一新制度,這種做法不一定具可持續性.另一方面,與年長體弱的人口相比年輕健壯的群體將有可能不願加入. Lindelow博士還指出較富裕的人口群體將比較貧窮的群體更多地受益於政府的財政補貼.因此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是將發達地區的財政補貼引入落後地區,使兩者之間的差異縮小以提高該制度的實施效率.

  王紅漫博士還解答了參加座談會的觀眾的一些相關問題.GILL博士做了最後總結髮言.他認為王紅漫博士及Lindelow博士的觀點都很中肯且符合中國的現實國情.他對中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充滿信心,相信通過各方努力一定能得以成功的實施.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6-12-31 12:18 編輯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