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國第一寫手張恨水:「寫字就是營生罷了」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1-1 2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恨水(1895~1967)安徽潛山人,原名張心遠,筆名「恨水」,取自李煜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生著作等身,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夜深時分,15歲的李存光偷偷從閣樓探出頭去,樓下母親房間已漆黑一片。他躡手躡腳合上窗子,點亮煤油燈,從書包里拿出張恨水的《八十一夢》。一個星期內,這是他從學校圖書館借出的第三部張恨水小說,和之前一樣,這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50多年過去,李存光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臉上還滿是笑意。這位中國社科院現代文學專業的教授,毫不諱言其對張恨水作品的喜愛:「用今天的話,那時候,我是他的粉絲。」

學者陳寅恪也是張恨水的粉絲。早在西南聯大之時,陳寅恪身染重疾,雙目失明,他請好友吳宓去學校圖書館,借來張恨水的小說《水滸新傳》,每日讀給他聽,這便成了他每日病床上的惟一消遣。

張恨水一生創作小說120餘部,3000餘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他的讀者上有鴻儒,下至白丁,但由於戴上了「鴛鴦蝴蝶派」的帽子,建國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始終沒有張恨水的一席之地,偶爾出現,也是「帶著濃烈政治色彩的批判,貼在書頁的三五行中」。

直至2003年,由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金粉世家》熱播,這個沉寂多年的「民國第一寫手」,才又重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正如李存光所說:「他對歷史細節的準確把握,對市井百態的生動描繪,對人性、社會的深刻洞察,研究文學史,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

上世紀30年代的北平,有五六家報紙同時連載張恨水的數篇長篇小說。其小說懸念叢生,人物命運跌宕起伏。每天下午兩三點,就有很多讀者在報館門前排隊,欲先睹為快。小說中一女主人公積勞成疾,命在旦夕,讀者來信竟如雪片般飛涌報館,異口同聲地為其請命。

張恨水的代表作《啼笑因緣》,再版二十多次,先後六次拍成電影,創下了一個記錄。還有不法書商盜用張恨水的名字,攢出了一百多部偽書,在市面上銷售,倒也賣得不錯。 其時,文友中風傳:每天晚上九點,報館來索稿的編輯便排隊等在張家門口,張低頭在稿紙上奮筆疾書,數千字一氣呵成,各交來人。甚至有一日,他坐在麻將桌上上了癮,報館來人催稿子,他左手打麻將,右手寫,照樣按時交稿。

記者向張恨水的女兒張政求證,她微笑著否認了這些傳聞:「父親的寫作很辛苦,在書桌前,他俯伏了一生。」

張恨水曾自比「推磨的驢子」,「除了生病或旅行,沒有工作,比不吃飯都難受」。在張政的記憶中,父親「大約每日九點鐘開始寫作,直到下午六七點鐘,才放下筆吃晚飯,飯後稍事休息,然後寫到夜裡十二點鐘,日復一日。」

張恨水「稿德」之佳,在報館編輯中也有公論。向他約稿,幾乎有求必應,也從不拖稿,《金粉世家》連載五年零四個月,只是因為女兒患猩紅熱夭亡,過於悲痛,停登過一天。而二十四小時之後,又將后稿補上。當時,高官政要紛紛以結交張恨水為榮。蔣介石、宋美齡前往看望,張恨水客氣接待,卻讓傭人送其出門;張學良派副官赴京,邀張做文化顧問,掛個虛職,月薪100大洋,張恨水卻以「君子不黨」婉拒。

這個帶著皖南口音的「鄉下人」,一生未入任何黨派,也不任公職,奉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的人生守則,姿態低到極致。他曾自言道:「寫字就是營生罷了,如同擺攤之類的小本生意,平淡如斯,實在如斯。」

他引以為榮的,是「自家在北平的大宅子,是用稿費換來的」,「全家三十多口人,靠一隻筆,日子倒過得不錯」。宅院里有他親手種的棗樹,槐樹,櫻桃樹,桑樹,丁香,「隔著大玻璃,觀賞著院子里的雪和月,真夠人玩味」。

有人非議其小說儘是「風花雪月,鴛鴦蝴蝶」,他從不辯駁。有友人當面問起,他只是溫和地反問:「鴛鴦與蝴蝶……和人的關係、感情都處得不壞,幾曾見過人要撲殺鴛鴦蝴蝶?又聽說過鴛鴦蝴蝶傷害了人?」

1948年底,正值新舊政權交替之時,張恨水突患中風,喪失寫作能力。隨後,經周恩來特批,聘請其為文化部顧問,按月發給600斤大米。1954年,張恨水病情剛好轉,便辭去職務,又專事寫作,以此謀生。

張政向記者回憶,此時的張恨水,已經是步履蹣跚,口齒不清,「爸爸伏案而作,夜深人靜,只有窗前一叢茅竹的影子,和他默默相對」。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4: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