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超-10傳說:國外媒體評估中國殲-10未來發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2月26日 《國際展望》雜誌


[center]艦載型殲10戰機航母上著艦想像圖[/center]

  編者按:2006年1月,《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了中國正在改進殲-10戰鬥機的消息,並將殲--10最新改進型稱為「超-10」。由此引發了國外軍事媒體對中國殲-10戰鬥機報道的又一波熱潮。為滿足廣人關心中國國防現代化熱心的讀者的要求,本刊特綜述了國外媒體對殲-10的最新報道。本刊並非同意其觀點,亦非證實其報道內容,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口編輯部綜述

  ☆「超-10」橫空出世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6年1月11日發表了由簡防駐莫斯科記者亨利·伊萬諾夫撰寫的題為:中國研製「超一10」先進戰機的文章。作者亨利·伊萬諾夫稱,根據莫斯科方面的可靠消息,中國成都飛機工業公司(CAC)正在研製一種升級版的殲-10多用途戰鬥機,稱為「超一10」,它將具有更強有力的發動機、推力矢量控制技術、更加堅固的機身以及無源相控陣雷達。

  已簽約向中國設計機構提供技術援助的俄羅斯米格飛機公司的專家認為,對殲一10戰機進行升級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必然結果,因為中方最初想採用以色列「幼獅」戰機所使用的普一惠PW1120發動機,作為殲一10戰鬥機的一項基本配置。但是,美國出口限制的強制性要求迫使中國決定安裝重量增加20%的俄制AL-31FN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需要一個更大的進氣口,因為它需要增加40%的進氣量。

  殲-10戰鬥機原本計劃安裝「穩相加速器」無線電研究院股份公司(Phazotron—State Scientific ResearchInstitute of Radio,簡稱NIIR)生產的RP一35「珍珠」(Zhemchug)機械掃描平板縫陣列雷達,這種雷達是由米格-29改進型戰鬥機配備的N010「甲蟲」(Zhuk)系列雷達發展而來。儘管俄羅斯已經提供給中國3台此類型的雷達,並幫助中國的相關機構研製殲一10戰鬥機的火控系統,但到目前為止,NIIR還沒有得到中國的額外訂單。該公司的領導層表示,「珍珠」型雷達不可能被仿製,因為設計者無法獲得它的某些關鍵元件,例如各種不可能被仿製的俄制晶元。

  然而,另一家生產雷達設備的俄羅斯公司——季霍米羅夫機械設計局科研中心(簡稱NIIP)稱,最近它已經重新開始與中國合作研製一種改進自「羽毛」(Pero)的無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系統。該公司表示,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他們就曾向中國提供過一台「羽毛」雷達改進型樣機,但在經過短時間的測試后,它一直未被使用,直到最近中國才重啟與該公司的合作項目。「羽毛」無源相控陣雷達最初是為蘇-30KN多用途戰鬥機研製的,但該戰鬥機計劃最後被取消。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羽毛」可能作為超-10的試驗型號。季霍米羅夫機械設計局科研中心之前已經進行過一個內部項目一一縮小尺寸型的「羽毛」雷達,為米格一29戰鬥機研製。超一10的外形尺寸與米格-29相似,因此,「羽毛」雷達稍做改動就完全可以安裝在超一10上。

  2005年歲末,中國簽署了一份價值3億美元的訂單,用於訂購第二批AL一31FN型發動機,它是由蘇-27戰鬥機所配備的AL-31F型發動機為適應單發動機戰鬥機的需要發展改進而來。起初,人們認為該項合同採購的發動機與2001—2002年提供的、已經安裝到殲一10原型機以及最初生產批次飛機上的第一批54台發動機相同。然而,AL一31FN的製造商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廠在2005年12月透露,該批訂單訂購的是AL一31FN M1型發動機,據稱是一種新的AL一3 1FN型發動機改進型號。

  該公司的總經理尤里-葉利謝耶夫說,新型AL一31FN M1發動機是為「中國超一10戰鬥機」專門研製的。4台該型發動機已經在「禮炮」廠完成裝配。其中一台發動機已經進行過點火測試,它的矢量噴口在滿功率以及加力推力的狀態下可以上下左右旋轉。

  葉利謝耶夫稱,AL一31FN M1發動機與以往的型號不同,它帶有一個尺寸更大的風扇,進氣口直徑也從原來的902毫米擴大到924毫米。進氣量的增加使得發動機的最大加力推力從大約122.6千牛上升到132.4千牛。該發動機的矢量噴口由莫斯科機器製造廠與設在聖彼得堡的Zavodimeni Klimova克利莫夫工廠共同研發。

  葉利謝耶夫說,與特定角度噴口設計相比較,這種新型的矢量噴嘴「更適用」於單發動機戰鬥機,使它們在極低的速度下仍具有充分的控制能力。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08 | 只看該作者
猛龍之心:俄羅斯AL一31FN N1推力矢量發動機


[center]艦載型殲10戰機在航母上起飛想像圖[/center]

  《簡氏防務周刊》在報道中稱,最新型的AL一31FN N1型推力矢量發動機是「超一10」戰鬥機最核心的部件,它將賦予「超一10」強大的過失速機動能力,並能顯著提高其起降性能。採用推力矢量技術的飛機,通過噴管偏轉,利用發動機產生的推力,獲得多餘的控制力矩,實現飛機的姿態控制。可以保證在飛機作低速、大攻角機動飛行而操縱舵面幾近失效時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額外操縱力矩來控制飛機機動。第四代戰鬥機要求飛機要具有過失速機動能力,即大迎角下的機動能力。推力矢量技術恰恰能提供這一能力,是實現第四代戰鬥機戰術、技術要求的必然選擇。裝備了推力矢量技術的戰鬥機由於具有了過失速機動能力,擁有極大的空中優勢。使用推力矢量技術的飛機不僅其機動性大大提高,而且還具有前所未有的短距起落能力,這是因為使用推力矢量技術的飛機的超環量升力和推力在升力方向的分量都有利於減小飛機的離地和接地速度,縮短飛機的滑跑距離。另外,由於推力矢量噴管很容易實現推力反向,飛機在降落之後的制動力也大幅提高,因此著陸滑跑距離更加縮短了。

  早在2001年6月,《簡氏防務周刊》就報道了中國向俄羅斯購買AL一31FN發動機的消息,《簡防》聲稱,根據俄羅斯「禮炮」研究生產中心的權威消息來源,俄羅斯已經與中國簽署了正式發動機出售合同,由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廠為中國提供新型發動機,這一型號屬於AL一31FN系列。俄方聲稱這項合作計劃將從2003年開始,一共將為中國生產300台AL一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轉移生產技術的談判還在進行當中。報道強調為滿足中方提出的要求,「禮炮」對AL一31FN進行了重大的技術改進,首先是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AL-31F/FN系列發動機的使用壽命規定達到900小時大修時間;此外為配合殲一10戰鬥機的機身尺寸,俄羅斯技術人員與中國技術人員合作對發動機進行修改。包括移動變速器位置,AL一31F的變速器位置在發動機頂部,殲一10 AL-31FN變速器則移至到發動機下方。尺寸的變化還包括縮短長度。儘管進行了上述尺寸縮小改良,但是發動機的功率並沒有降低。而在此之前的2001—2002年,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廠已經向中國提供了54台非推力矢量的AL一31F系列發動機。據信,中國的CEC公司已通過談判成功地從俄國取得了生產AL-3l發動機的許可證。

  俄羅斯商業日報也證實了關於《簡氏防務周刊》所報道的2005年末,中國與俄羅斯簽訂價值3{L美元的發動機採購合同。俄羅斯商業日報報道,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Rosoboroneksport)與中國簽署了出口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合同,由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生產企業生產,合同總價值3億美元,發動機將被安裝在中國生產的某新型殲擊機上。「禮炮」機械製造廠總裁尤里·埃里斯里夫在接受商業日報採訪時稱:「這是我們與中國簽訂的最新的一項合同。我們將向中國交付100台AL一3lFN發動機,總額超過3億美元。這些發動機不是用來裝備俄羅斯生產的戰鬥機,而是中國自己研製的戰鬥機。這一合同將擴大我們與中國方面的合作領域,不再局限於只為『蘇』系列戰鬥機生產發動機。而根據俄國《最高蘇維埃公報》報道,這宗交易是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2005年中最大一宗武器交易。

  留里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的AL一31F渦輪風扇發動機是俄國現代戰機的主力發動機。AL一31的設計工作始於1963年,第一台原型發動機於1974年試車。AL一31F是留里卡設計局在1976—1985年間研製的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在研製中曾遇到極大的困難。一是超重。發動機的原始設計方案有4級風扇、12級高壓壓氣機、2級高壓渦輪和2級低壓渦輪共20個級。結果發動機超重,達1600公斤,而最大推力僅110千牛,不得不進行大改。改進后的方案,風扇仍為4級,但高壓壓氣機減為9級,高低壓渦輪各為1級,總級數降到15級,於1976年將重量降到1520公斤,但故障很多。為排除故障重量又有增加,約增加了10%,後來採用每減重1公斤獎勵5個月工資的辦法,減輕了70公斤,實現了原定的重量目標。二是渦輪效率比設計值低4%,後來決定接受這個現實。但為了達到性能,只好將渦輪前溫度由1350攝氏度提高到1392攝氏度。結果渦輪葉片出現裂紋,為此改進了冷卻流路,流路十分複雜,採用了旋流冷卻,用了新的工藝和好的材料,表面加鈷、鎳、鉻、鋁塗層。為此曾撤換過5名領導。在1976—1985年期間,共解決了685個難題。AL一31F設計中共獲得128項專利,使用51台發動機,總運轉22900小時,其中台架試車16625小時,試飛6275小時。1986年,一架安裝了兩台AL一31F發動機的P一42飛機(蘇一27原型機的改型)創造了32項時間一高度紀錄。AL一3lF發動機重量約1740公斤,結構上採用帶可變彎的進口導葉片的渦扇發動機,進口導葉片有23片,前緣固定后緣有調整片,葉片上有從壓氣機第7級引氣的除冰結構,4級全鈦合金風扇,前三級葉片為長弦帶防振凸肩的葉片,壓比3.6,涵道比0.6。9級高壓壓氣機,壓比6.6,總增壓比23,環形燃燒室,高低壓渦輪都是單級的,渦輪前溫度1665K,發動機空氣流量112公斤/秒,軍用推力76.2千牛,最大加力推力122.55千牛。耗油率0.0695公斤/牛/小時,加力耗油率0.198公斤/牛/小時。AL-31FN在蘇霍伊飛機上的出色表現證明了這種發動機異常優異的工作穩定性,對各種惡劣工作條件下的適應性,它能在「眼鏡蛇」那樣的超過90度大迎角下正常工作,「法輪機動」的360度旋轉更是進氣條件惡劣到極點,而AL一31F發動機都表現完美。

  AL一31發動機系列的最新型號是AL一31FN TVC(推力矢量控制)渦扇發動機,由蘇一27上安裝的AL一31F雙軸渦扇發動機全新改進而來。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台帶推力矢量噴口的超音速噴氣發動機。誕生於1992—1994年間,它是一種后燃加力式發動機,燃油經濟性大為提高。蘇一37安裝了兩台AL一31FN TVC(推力矢量控制)渦扇發動機。該型發動機採用模塊化設計,帶加力燃燒室,每台發動機提供83.36千牛推力,使用加力燃燒最大推力142千牛,尾噴口可操縱上、下一15一+15度偏轉。推力矢量控制完全進入數傳飛行控制系統之內被整合。兩台發動機的推力矢量控制尾噴口在兩對液壓式裝置作用下能同步和非同步偏斜。推力矢量控制沒有沖角限制在速度接近零允許機動操縱,能被駕駛員通過專用的側部手柄來手動控制或自動地被飛行控制操作。蘇一37戰鬥機的超強機動性能依靠的新型雙向推力矢量控制發動機和全權數字飛行線控系統,允許飛機在幾乎任何的高度從旋沖和失速狀態中迅速恢復。

  在經過了20餘年的大批量生產之後(期間沒有經歷大的改進),2 1世紀初,AL一31F渦扇發動機終於進行現代化改進。該計劃涉及兩家公司:留里卡一土星設計局(NPO土星集團的子公司)和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廠(MMPP Salut)自己的設計局KBPR。在兩個計劃中,「禮炮」製造廠在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展示了新發動機的部分細節,因此計劃的目標相對明確。AL一31F發動機的現代化改進計劃被分為3個階段,最初分別被命名為AL一3lF—M1、M2和M3。後來為避免侵犯NPO土星集團的知識產權,「禮炮」廠刪去了「AL一31」前綴。接受了第一階段升級的發動機在蘇一27 37-11「595」號飛機上進行了飛行測試。首飛時間是2003年1月25日,此後又進行了20次試飛,用於研究在飛行包線內某些關鍵點處的發動機穩定性。第一階段的升級項目包括安裝一個新的增大直徑KND一924—4型低壓壓氣機(KND為低壓壓氣機的俄文縮寫,924為直徑尺寸,毫米,4為4級)和SAU一235數字式控制系統。「禮炮」廠宣稱新控制系統的可靠性是舊系統的3倍而重量卻節省了40公斤。新壓氣機使最大非加力推力由75.21千牛提高到了81.49千牛,最大加力推力則由122.58千牛提高到了129.80千牛。然而發動機的重量也由1547公斤微增至1557公斤。在第二階段現代化改進期間,採用了新的渦輪盤冷卻系統,因此能把加力推力進一步提高到138.26千牛。在第三階段,採用了一個全新的、具有3級寬弦葉片的風扇(低壓壓氣機)。這種名為KND一924-3的風扇採用整體式葉片盤技術,與老的4級風扇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壓比和更高的效率。一個KND-924-3型風扇已於2003年莫斯科航展上作了首次公開展示。

[ 本帖最後由 白頭翁 於 2006-12-26 16:0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3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12 | 只看該作者
龍睛:超10可能裝備新型「珍珠」雷達


[center]雙發殲10戰機空中編隊飛行想像圖[/center]

  根據《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殲一10戰鬥機原本計劃安裝「穩相加速器」無線電研究院股份公司生產的「珍珠」機械掃描平板縫陣列雷達,這種雷達是由米格一29戰鬥機配備的「甲蟲」系列雷達發展而來。儘管俄羅斯已經提供給中國3台此類型的雷達,並幫助中國的相關機構研製殲-10戰鬥機的火力控制系統,但「穩相加速器」無線電研究院股份公司並沒有得到中國的額外訂單。而與此同時,季霍米羅夫機械設計局科研中心稱,最近它已經重新開始與中國合作研製「羽毛」無源相控陣雷達,該公司表示,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他們就曾向中國提供過一台改良過的「羽毛」雷達,但在經過短時間的測試后,它一直未被使用,直到最近中國才重啟與該公司的合作項目。因此,目前「超一10」採用的雷達型號尚無定論。

  N010「甲蟲」雷達是一種X波段(8—12.5GHZ)多功能多普勒雷達。這種雷達最早是為米格~29戰鬥機研製的,並於90年代早期在米格一29M戰鬥機原型機上進行了機載飛行實驗。「甲蟲」雷達可以兼容的武器包括:Kh-31A、R-27Rl、R一27T1、R一37E和RW-AE導彈。新式型號的「甲蟲」雷達,比如「甲蟲一F」型,可在200公裡外探測到雷達反射面積為5平方米的目標,探測範圍為正負70度,能跟蹤24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8個目標。根據型號不同,雷達重量在180公斤至300公斤之間。

  「甲蟲」系列雷達採用了嵌入式檢測能力,並且按照空一空模式以及空一地模式標準細化的如下15種可靠的操作模式:

  空一空:上視/下視搜索能力;邊掃描搜索邊跟蹤能力(Tws),可以跟蹤10個目標並同時打擊其中的4個(多目標打擊能力)。

  空戰模式:垂直搜索;平視顯示儀搜索;大角度搜索;在低空空域戰鬥飛行狀態下的精確瞄準以及自動的地形規避能力。

  空一地:實時波束掃描地面成像;多普勒波束銳化;合成孔徑測繪;同時打擊4個目標的多目標打擊能力;地面活動目標跟蹤指示功能升級空地測距和導航能力。

  在2001年底和2002年早期,「甲蟲」家族又增加了「甲蟲一8-II」、「甲蟲一27」、「甲蟲一F」和「甲蟲一M」這一系列新的衍生成員。分別是針對殲一8IIM、蘇一27、米格-23、米格-29改進型等飛機發展出的衍生型號。其中「甲蟲一M」採用了直徑為680毫米的平板槽式陣列天線(亦即平面縫隙陣列天線),它的系統組成包括1個信號接收機、1個先進的數字控制器、1個數據和信號處理器、1個同步器、1個雷達電源供應裝置、1個雷達輻射器、1個發射機和電視成形單元。相比早期型號,「甲蟲一M」採用了「巴吉耶特」計算機處理器替代了原來的基線雷達C.90處理單元。極大地拓展了其空地模式的範圍:包括有波束掃描地面成像、地面固定目標探測、地面活動目標指示(MTI)、地形規避以及多普勒波束銳化。

  最新型號的「甲蟲」雷達的特點是:上視/下視警戒一搜索和追蹤一掃瞄10個目標並同時與多達4個目標交戰(「甲蟲一8一II」只能同時與2個目標交戰);垂直搜索;抬頭式搜索顯示屏;大視場搜索;低空作戰用的自動地形迴避功能;地形測繪實時傳送;多普勒波束銳化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圖像放大和凍結功能;同時跟蹤處理4/b目標;地面移動目標指示/追蹤儀;升級了的空對地搜索和導航系統。

  根據《簡氏防務年鑒》的報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01年6月訂購了100台「甲蟲一8一II」雷達樣機用以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殲一8II的機載雷達進行翻新改造。而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蘇一30MKK也裝備了「甲蟲一M—S」雷達。作為祖克家族的一員,祖克一MF已被選定作為俄羅斯聯邦第5代先進戰機的機載雷達候選者之一。

  「穩相加速器」無線電研究院股份公司的RP一35「珍珠」雷達是一種帶數字化火控感測器和相控陣電子掃瞄天線的X波段雷達。它有一個液體製冷的行波管發射機,1個激勵放大器,l部有3個頻道的微波接收機和l部可編程的信號及數據處理機。「珍珠」雷達的關鍵控制部分都被整合到飛機的油門開關和操縱桿上,雷達數據則顯示在上視和下視顯示屏上,以便干單人作戰。該型雷達增強了空對地性能,並能兼容種類廣泛的俄制空對空和空對地彈藥。美國《空軍月刊》指出,「珍珠」雷達的探測距離為160公里,可以跟蹤10—15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的4-6個。曾經有消息表明,以色列試圖向中國推銷埃爾塔公司生產的EL/M-2035型機載火控雷達,但由於此前發生的美國禁止以色列向中國出售預警機一事,無疑表明以色列生產的機載火控雷達不可能被這種為中國寄予厚望的戰鬥機所採用。而《簡氏防務周刊》則報道,他們從俄羅斯軍工界獲得消息說,2005年10月中國派遣了一個12人的代表團訪問俄羅斯,主要任務是驗收「珍珠」雷達。簡氏的消息指出,今年中國還將接受20套類似的雷達系統。

  季霍米羅夫機械設計局科研中心的「羽毛」無源相控陣雷達具備同時跟蹤15個目標、同時接戰8個目標的能力,並將顯著提高對目標的跟蹤距離。由於配備了TKS一2(R098)加密數據鏈,多達16架的蘇一27戰鬥機能被整合成一個集群使用。「羽毛」相控陣雷達能使長機在較遠的距離上跟蹤較多的目標,並把目標信息傳遞給其他戰鬥機,從而使它們能隱蔽接敵。「羽毛」雷達由具有與「甲蟲」雷達相同的機電界面和電力消耗,但是僅重85公斤,節省了30公斤重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4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15 | 只看該作者
殲-10雙發艦載改進型


[center]殲10雙發艦載型上視及側視圖[/center]

  國外軍事媒體關於殲一10戰鬥機衍生型號的報道一直不斷,尤其是關於殲一10艦載型的報道。《世界安全》雜誌報道,中國計劃發展新型戰鬥機的海軍型,稱之為殲一10C。據稱,中國海軍更希望裝備一種雙發動機艦載戰鬥機。因此,殲一10有可能重新設計。其他西方媒體也紛紛撰文報道,稱殲一10有艦載機改型計劃,艦載型的殲一10將成為未來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的主力。美國著名保守派學者理查德。費舍爾在其撰寫的((2005:中國航母雄心的轉折點》一文中聲稱,中國有意要購買AL一31FN型推力矢量發動機,用於改進正在中國國內生產的殲一10戰鬥機。推測中國此舉的目的是改進殲一10戰機用於航空母艦艦載機。推力矢量發動機會允許用於較低降落速度,而且也會較迅速的在接地后復飛的情況下拉起。

  與此同時,西方媒體也指出殲一10的艦載機改型面臨兩個問題,首先,殲一10的前起落架的強度必須加強,因為艦載機在著艦時,前起落架必須承受很大的衝擊力。而殲一10採用腹部進氣道,前起落架位於進氣道下方,並未與機身承力構件相連。因此,恐難以承受著艦時的衝擊力。殲一10的艦載改進型必須解決前起落架的強度問題。費舍爾就指出「殲一10需要做出實質上的改變,尤其是起落裝置」;其次,殲一10是一種單發輕型戰鬥機,空軍可以接受單發戰鬥機,但作為航母艦載機,單發顯然在安全性上不足以提供保障。因此殲一10艦載型可能不得不改用雙發設計。從單發到雙發,加上改進起落架,這意味著殲一10的設計方案幾乎要推倒重來。因此,《世界安全》雜誌指出,考慮到海軍型戰鬥機的採購量有限,殲一10雙發艦載型方案無疑效費比欠佳。中國海軍為此更傾向於使用俄羅斯的蘇一33。費舍爾也指出「中國將要購買蘇一33型戰鬥機……如果購買成功,蘇一33將會給中國帶來一個更好的平台,可以更好的適用於更複雜的攻擊任務和非常危險的訓練任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5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16 | 只看該作者
  編者按:2006年1月,《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了中國正在改進殲-10戰鬥機的消息,並將殲--10最新改進型稱為「超-10」。由此引發了國外軍事媒體對中國殲-10戰鬥機報道的又一波熱潮。


艦載型雙發殲10戰機想像圖



艦載型雙發殲10戰機機翼折起想像圖



艦載型雙發殲10戰機正視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6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26 16:1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自行研製的殲10戰機



中國殲10戰機空中機動演示



中國殲10戰機空中俯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84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52
7
ggp8599 發表於 2006-12-26 20:05 | 只看該作者

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8
菜鳥潛水員 發表於 2006-12-26 23:42 | 只看該作者
殲10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平台了,只要電子設備夠好,就能在未來20年內作為一流戰機存在。改雙發好像不是個辦法,這個尺寸的雙發戰鬥機都是短腿,典型的是米格29,F-18也好不了多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9
wsun8b 發表於 2006-12-27 18:09 | 只看該作者
加油啊 新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們 就如二十世紀初洋人嘲笑我們 中國建這條鐵路(京張)的工程師尚未誕生 但詹天佑先生用事實證明 中國人不僅能建還建的比洋人省比洋人快 深深期盼每個零件都由中國製造的超級戰機儘速出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2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10
lqkhmeet 發表於 2006-12-30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因為中方最初想採用以色列「幼獅」戰機所使用的普一惠PW1120發動機,作為殲一10戰鬥機的一項基本配置。但是,美國出口限制的強制性要求迫使中國決定安裝重量增加20%的俄制AL-31FN型發動機,
=================================
TMD中國在D的領導下這麼多年不如『以色列』---引進、引進,為什麼自己造不出來??D里有太多、太多的混蛋。
百慕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023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11
lqkhmeet 發表於 2006-12-30 19:15 | 只看該作者
加油啊 新中國的航空工程師們

-----------------------
問題決不在於工程師們 !!!這些個不知反思的,正如今天的『金二』。
百慕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6: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