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過度依賴美國 亞洲"網路地震" 暴露出兩大弱點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12-30 10: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際先驅論壇報
台灣大地震導致國際海底通信光纜斷裂,造成亞洲國際通信廣受干擾,暴露了亞洲地區過度依賴美國通信線路,以及海底通信光纜的脆弱性。

  儘管網際網路號稱無遠弗屆,但本質上還是根據國界劃分,受制於地理位置,更由美國主導一切。

  這次斷裂的海底通信光纜,承載著東南亞地區輸往東北亞與美國資訊總量的四分之三,儘管事發后系統迅速的自動轉換到替代的通訊線路,通訊還是因為線路過於擁擠而中斷。

  這些光纜包括連接東北亞與東南亞、以及從韓國途經歐亞大陸通往荷蘭的幾條重要幹線。

  作為網際網路的發源地,美國,特別是加利福尼亞州,至今仍然是網際網路主要內容供應商的基地所在,電腦與電郵的普及,雖然多少縮小了美國與亞洲國家的差距,但美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主導地位還是無可置疑的。

  才不過十年前,亞洲與美國之間的通訊僅靠五條通訊光纜維繫,而且全部都通過日本接到美國。鑒於網路公司一度蓬勃發展,現在亞太區的中國、韓國與澳洲已有海底光纜直接通到美國。以中美兩國公司為主的一個財團,本月剛宣布計劃鋪設一條每秒可傳送數據多達1萬2800億位元的新光纜。

  海底光纜造價不菲,估計每公里可高達50萬美元,如此高昂的投資只有電信公司之間組成的財團才負擔得起。就以亞太海纜為例,其長度就達到2萬4000公里,投資之巨不難想像。

  亞洲的一些網際網路業界人士認為,亞洲目前僅靠幾條通往美國的脆弱光纜搭上網際網路,無疑把前途交給變幻莫測的海床。但以目前海底光纜傳輸的巨大信息量,改用人造衛星通訊並不實際,光纜至今還是唯一的選擇。

  搜索引擎Bezurk.com的產品開發負責人羅斯說:「亞洲現在可以做的,也許是花點錢鋪設通往歐洲的光纜,而不要像目前那樣完全依賴北美洲。」意思是說,將來一旦發生類似事件時,可有更多的替代線路可供選擇,以把阻塞程度進一步降低。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9: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