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強震波及亞洲網路金融 暴露單一光纜弊端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2-28 1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強震波及亞洲網路金融

  自昨日凌晨開始,包括雅虎、MSN、頂頂華聞在內的多家海外網站均無法正常訪問,經查實,「肇事者」為12月26日晚發生在中國台灣西南外海的6.7級大地震。中國電信方面昨日表示,這場大地震影響到了大陸地區網路出口光纜,並因此造成大陸訪問海外網站出現故障。

  亞洲網路金融交易受阻

  12月26日晚20時26分和34分,台灣屏東恆春地區發生強震,震中距大陸最近海岸線約350公里,距台灣陸地約15公里。截至記者發稿時,據中國台灣媒體報道,地震已造成2人死亡,47人受傷。來自中國地震局的消息稱,福建省、廣東省普遍有感。

  受恆春地震影響,台灣地區的國際海底電纜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6條主要的海底電纜目前僅剩下兩條部分可以運作,其他全部中斷,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美洲地區、東南亞的對外通信及數據網路全部受到嚴重影響,國際以及港澳台話音和專線業務受到一定影響,而亞洲網路金融交易也波及其中。

  亞洲地區部分通信服務昨日中斷,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緩慢,部分金融交易受阻。韓國最大的有線和寬頻業者韓國電訊公司表示,該公司有27%的客戶受到影響;韓國首爾各家銀行稱,外匯交易受到影響;香港主要有限電訊業者電訊盈科表示,其部分擁有的多條海底光纜受損;另外,東京的外匯交易也受到影響。東京外匯市場通信一度出現中斷,但交易商表示,外匯交易平台――電子交易系統(EBS)運作正常。

  搶修有難度 影響在持續

  面對此次突發事件,台灣中華電信昨日聲稱,已緊急租用其他海纜及衛星通信,希望能在當日恢復部分地區50%的通信能量,預估海底電纜修復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星期。短時間內,台灣地區對外通信都將受到明顯影響,損失目前難以估計。

  中國電信昨日亦證實了此次網路故障發生原因,並表示中美海纜、亞太1號、亞太2號海纜、FLAG海纜、亞歐海纜、FNAL海纜等多條國際海底通信光纜發生中斷,中斷點在台灣以南15公里的海域,造成附近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和地區性通信受到嚴重影響。

  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運營商紛紛表示,目前正在積極聯繫境外合作運營商、海纜管理組織和衛星組織,爭取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疏通業務,將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但由於目前尚有餘震,並且國外正在過聖誕節,加之海纜施工有一定難度,預計影響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地震暴露單一光纜弊端

  此次地震發生之前,有關機構曾表示,通過啟動衛星通信等應急方案能夠保證重要通信需求,但至今仍沒有可能保證海量地區間網際網路訪問需求。

  目前,中國大陸地區與美國之間的大部分網路流量,必須經由中國香港或日本中轉。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也僅有一條海底光纜,該光纜於1999年底投入使用,由於需要繞道經過日本,速度上大受影響,已不能適應兩國間網際網路及電話的跨洋傳輸量。

  此次地震再次凸顯了建立中美間跨洋直達光纜的重要性:如果除了途經香港、日本的海纜之外,還有直達美國的跨洋光纜作為備份網路,那麼因地震導致的混亂狀況就可以避免。

  所幸,這一尷尬局面有望於兩年內打破。12月18日,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等中美韓六大電信運營商已經達成協議,共同建立一條連接中美的海底高速直達光纖電纜,以滿足高速網際網路日益增長的使用需要。這條名為「跨太平洋高速」的海底光纜長達1.12萬公里,耗資約5億美元,是現有的中美海底光纜容量的60多倍,工程將於明年第一季度開工,並在2008年第三季度北京奧運會之前完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