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平一怒安天下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堅決要駐軍

[複製鏈接]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1983年1月,周南被任命為外交部部長助理,次年9月擔任副部長,后擔任中國代表團團長,全程參與了中英香港問題的談判。這篇由周南口述的文章,為讀者了解當時的談判,特別是他由幕後走到台前,正式走馬上任中方代表團長之後的一些細節提供了詳細史料。

  折衝樽俎任首席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前七輪當中,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使得英國政府終於認識到他們希望以「主權換治權」的願望是不可行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中英談判就此一帆風順了。

  第7輪會談后,英國駐華大使、談判代表團團長柯利達奉召回國當撒切爾夫人的顧問,繼續主管香港的事情。英國換了伊文思大使當談判代表團團長。這時中方也決定換馬,1984年1月25日,第8輪會談時就讓我接替姚廣當團長。中英雙方代表團原有的團員都沒變。

  按照習慣做法,每一輪正式會談只有兩天。會談時,中英雙方都一本正經地做正式發言和評論對方的發言,很難深入交換意見和進行磋商。鑒於此,我擔任中方談判代表團團長以後,增加了雙方私下的接觸和非正式磋商。

  英國人的談判方式是典型的「迂迴戰術」。對我們提出的基本方針,他們並不明言反對,而是在每輪會談中,針對每一項議題,掏出幾頁紙,大談他們對中方提出的每一條方針的「理解」。他們的理解跟我們的理解相差很大,實際上就是要損害中國的主權,維護他們在香港的特殊利益。

  這一階段會談中涉及以下幾個重要問題:

  中央和地方的關係問題。中方提出的協議文件草案中明確講,香港特別行政區直接隸屬於中國中央政府。英國方面竟然要求刪掉。我們說,香港不隸屬於中國中央政府,難道還隸屬於大英帝國政府嗎?不行,一定不能刪掉!英方還說要在1997年6月30日把香港政治、行政管理權直接交給特區政府,想繞開中央人民政府,來個「私相授受」。我說這怎麼行!香港是英國從中國手中搶走的,按照中英協議,理所當然地要交還給中國政府,為什麼要繞過中央政府呢?這又是什麼意思呢?英方一定要把香港政治、行政管理權先交還給中國中央政府。因此,在1997年6月30日晚上交接儀式上,大家可以看到,英方是先把香港政治管理權交給中國,然後中國中央政府再把高度自治權授予香港特區政府。

  外交問題。中方主張,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地區,凡是和中國建交的國家都可以在香港設立總領館或領事館,但不能設大使館。英方卻不同意,要求在香港設高級專員公署,即highcommission。我在英聯邦成員國工作過,知道這是怎麼回事。英國把其設在英聯邦國家的大使館叫做高級專員公署,以表示它的特殊地位。於是,我說,你們提這個是什麼意思?我知道你們只在英聯邦國家設立高級專員公署,而且只是在那些國家的首都設立。將來的香港,只是中國的一個特區,中國的首都在北京,不在香港。你們究竟是什麼想法?是不是想把未來的香港特區變成准英聯邦成員國,或者是英聯邦成員國?後來,英方看這招也不行,只好同意在香港設總領館。

  特區政府的官員問題。這個問題在擬定12條基本方針的時候,沒有完全講清楚。後來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后認為,應該講清楚,可以保留一些外國人當港府顧問或者低級官員,但港府主要官員必須由在香港有長期居留權的中國人擔任。這些「主要官員」指的是特區政府的司長級別的官員。這才能體現香港的回歸,要不然還是外國人統治啊!英方就想改這個東西,談判中要求規定外籍人士可以擔任港府行政的高級職員,即司長級官員。我們說這個不行,如果那樣的話就等於除了特首是中國人之外,其他的高級職員還是英國人,照樣是英國管治,那不是又跟你們撒切爾夫人的「主權換治權」一樣了嗎?我們把英國人的無理要求打了回去。

  小平一怒安天下

  另外,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問題,就是駐軍問題。在同意香港實行高度自治的同時,中國中央政府要保留必要的權力,其中首先是國防、外交必須由中央直接管理。既然國防、外交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那麼中央政府就有權在香港駐軍。英方卻又百般抗拒,說中方一旦駐軍,香港老百姓就嚇壞了,都要移民了。對這個問題,我代表中方在談判中明確講,這個問題已經談了多次,英方反對駐軍毫無道理。而且駐軍對香港的繁榮穩定有利無弊,希望英方採取合作的態度,不要再無理取鬧了。

  我們在會場上跟英國斗的時候,會場外出了一個紕漏。全國人大開會的時候,香港記者找到我們的一位領導人,說香港老百姓怕中央政府駐軍,中央政府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駐軍?這位領導人不熟悉香港問題,不經意地回答了一句:也可以不駐軍吧!結果第二天,香港各大報紙頭版頭條報道,中國的某領導講不必駐軍,是中國政府的意見。

  正好那時候小平同志會見出席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政協六屆二次會議港澳地區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會見之前,允許記者進來照相,然後退場。那天會見前,我們已經把這個事報告給小平同志,他很生氣。記者在退場的時候,要出門了,小平同志說:「哎!你們回來!回來!等一等!我還有話講,你們出去發一條消息,辟個謠。香港怎麼能不駐軍呢?駐軍是主權的體現嘛!為什麼中國不能在香港駐軍,英國可以駐軍?我們恢復了主權反而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駐軍,天下有這個道理嗎?駐軍起碼是主權的象徵吧,連這點權力都沒有,那還叫什麼恢復行使主權哪?必須要駐軍。」

  第二天我一上班,伊文思就來電話,說奉英國政府之命緊急約見。我想是不是跟這個事有關呢?伊文思到了外交部,果然是這個事情。他當時說話很緊張,有點像唐朝韓愈講的那樣「口將言而囁嚅」。他說:「聽說昨天鄧主任(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編者注)在人民大會堂講話,批評了有關人士,說一定要在香港駐軍。這件事在香港各界引起極大震動,我們很關注。香港人還是很怕這個問題,希望中國政府慎重考慮,是不是不一定要在香港駐軍。」我說:「談判談了很久不就是為了這個問題嘛?你們不要再講了,我們講了多次,這是恢復行使主權。國防要中央管,就必須在香港駐軍。你回去后就說中國的這個立場是堅定不移的,沒有談判的餘地。」伊文思灰溜溜走了,真實地把我們說的話傳回去,從此沒有再提駐軍問題。

  駐軍問題是一場嚴重的鬥爭。小平同志的講話對解決駐軍問題起了關鍵作用。後來小平同志還曾講:「在香港駐軍還有一個作用,可以防止動亂。那些想搞動亂的人,知道香港有中國軍隊,他就要考慮。即便是動亂,也能及時解決。」

  無中生有「跛腳鴨」

  1984年4月11日舉行第12輪會談,中英香港問題談判開始進入第二個議程———1997年之前的安排問題,就是小平同志講的要保證過渡時期香港的局勢保持穩定,以便順利實現1997年的平穩過渡。小平同志擔心英國在這個期間製造混亂,認為需要成立一個中英聯合機構進駐香港,有問題就可以在那商量,雙方達不成協議的問題,可以反映到中英兩國外交部或兩國政府再來解決。

  我們根據小平同志的意思擬了個草案,開始的名字叫「中英聯合委員會」。英方一看,大吃一驚,用柯利達回憶錄的話,就如「晴天霹靂」一樣,沒想到中國還有這麼一手。英方無論如何不同意,他們說,你們搞個「聯合委員會」進駐香港,那不就等於1997年之前香港就由中英共管了嗎?我們對英方反覆解釋,不是什麼「共管」,委員會只不過是為了貫徹中英《聯合聲明》和處理跨越1997年的重大事務。好說歹說英方就是不同意。他們特別怕的是,中英聯合機構進駐香港以後變成第二權力中心,港督就成了「跛腳鴨」,走不動路了。香港老百姓有什麼官司、有什麼問題就不找港府,而找聯合委員會去告狀了。

  這個問題一直僵持到1984年7月,柯利達這時候也有點著急了,因為到9月就滿兩年了。怎麼辦呢?他建議外交大臣傑弗里.豪再到中國訪問。

  當時小平同志說,中英聯合機構進駐是必需的,名稱可以改變,進駐時間早晚可以鬆動。大家可以互諒互讓,但必須進駐,晚兩年進駐也無所謂。你們爭取按此方案談出個結果來。

  小平同志還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原定1993年公布,太晚了,應該早一點,改成1990年。然後他又講過渡時期要注意五個「不要」:一、不要動搖港幣的地位。二、不要濫用賣地的收入。根據小平同志的這條指示,我們後來在談判中提出兩點:一是考慮到香港經濟發展的需要,給港英政府一定的權力批租超出1997年租期的土地,但是每年不許超過50英畝,如果超過必須雙方達成協議才行。二是土地批租收入必須對半分,一部分歸港府的財政,一部分歸土地基金委員會,由中方派人管理,放在銀行里存起來保值增值。經過艱苦的鬥爭,中英雙方就此終於達成協議。三、不要增加將來特區政府的財政負擔,搞一些大而不當的基建項目。這樣才有後來機場問題的鬥爭,這個機場就是現在的大嶼山機場。四、不要帶頭轉移資金。五、不要自搞一套治港班子強加給特區政府。前面4條是經濟方面的,最後一條很重要,是政治方面的。事後證明,小平同志對香港的事情很清楚,而且看得准、看得深、看得遠。

  7月28日,傑弗里.豪一行到了北京,住在釣魚台。

  頭一天中午,我約請柯利達、高德年等人共進午餐。吃午飯的時候,我打出底牌,但比在北戴河商定的「要價」高一點。我說,現在已經到了這樣的時刻,這個問題需要早一點解決。我們考慮再三,提出一個方案來。聯合小組必須進駐香港,除了明確規定任務之外,進駐的時間可以晚點,1985年、1986年、1987年三年在外邊,到第四年,即1988年1月1日進駐香港。同時為了照顧你們,1997年之後再過兩年半,到2000年聯合小組結束。我說這是中國最後的方案。如果你們還不接受,我們就撤回方案,撤回方案的後果你們負責。柯利達一聽到這個情況,馬上意識到中國要攤牌,不能不嚴肅地考慮。

  第二天,姬鵬飛請吃飯,第一道菜剛喝了個湯,英國那邊來電話把柯利達叫回去。原來,撒切爾夫人同意跟我們達成妥協,只是還要他們爭取更好的結果,就是要再晚些年才讓聯合小組進駐香港。我們說要1988年進去,英方提出要1993年才進去,在吃飯的時候我們就拒絕了。英方又提出聯合小組要再晚幾年結束工作,想拖到2002年,我們也拒絕了。傑弗里.豪沒辦法,他見中國國務院領導的時候說,1988年1月1日讓聯合小組進駐香港,時間太早了,再松一松,就7月1日吧。我們同意了他的建議,這樣雙方達成了協議,確定聯合小組自1988年7月1日進駐香港,而不是1993年才進駐。

  我們一達成協議,馬上報告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就坐專列回來見傑弗里.豪。小平同志會見時說協議正式簽署之後,中國政府歡迎英國女王來訪,並講了他在北戴河對吳學謙和我講過的「五不要」,傑弗里.豪保證中方擔心的事不會發生,但小平同志還是有點不放心,他說:「還可能出現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還可能出現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的問題。」後來事態的發展,證實了小平同志的預見。

  乾坤旋轉瑞珠還

  至此,中國在1997年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就剩下了一個公報的形式問題。英方不願意寫這是主權回歸,它提出的文本說:「聯合王國將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繼續管治香港,並將於1997年7月1日起終止它在香港行使的一切管治權力。」而中方則強調這是核心問題,一定要說明英國將於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交還給中國,中國將於該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商量來商量去,英方提出要搞一個條約,而中方則說不搞條約了,搞中英聯合公報的形式。你說你的,我說我的。最後英方接受了中方的建議,仿效尼克松總統訪華時簽署的《上海公報》的做法,採用了聯合公報的形式,在主權問題上採用了各自作出聲明的表達方式。中國政府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英國政府聲明:「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英國開始不願意寫將香港交還給中國,堅持了一下,後來也不得不同意了。

  中英兩國代表團逐字逐句商定了《聯合聲明》的最後文本以及三個附件,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關於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關於土地契約》,還有一個關於國籍問題雙方交換的備忘錄。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由我和伊文思草簽,從談判開始到結束,正好兩年,完全符合小平同志一開始提出的要求。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首腦正式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在1997年7月1日起恢復行使主權。小平同志出席了簽署儀式。這之後,中英雙方把《聯合聲明》作為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交至聯合國備案。

  為什麼能夠達成協議?後來小平同志講,首先是因為我們國家是一個有實力的國家,有實力做後盾。外交談判歷來是這樣,沒有實力不行。小平同志說,談判之所以成功,還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談判當中中方堅持了原則性又有必要的靈活性,對談判成功起了積極的作用。記得在中英談判的後期,除了正式談判之外,我有時候也找英國代表團團長伊文思吃飯,他請我,我也請他。有一次我問他:「大使閣下,你應該清楚在涉及主權的問題上,中國是不會讓步的,你們為什麼還在談判當中多次提出那些無理要求呢?」他倒是老實地說:「我們要是不提出來,怎麼知道你們一定會不同意呢?」

  國與國之間的談判歷來都是這樣的,任何一方總是想爭取對它來說是最有利的結果,如果對方過早讓步了,就上當了。英國人是如此,我們也總是把比我們底牌更高的「要價」拿出去,來爭取比我們底牌更好一點的結果,這才是為國家著想。不能人家一要或施加一點壓力,就什麼都給,那還行啊!"   

小平遺憾未能目睹香港回歸 中央安排以車還人願

解放軍駐港部隊1997年7月1日開入香港時,隊伍中有輛敞篷轎車特別引人注目,它所到之處,官兵都停下來行注目禮。原來有關方面為了還中共元老鄧小平的遺願,在香港回歸當日,特地從北京軍區把鄧小平在1984年檢閱三軍時乘的轎車調來,跟隨大軍進入香港。當時隊伍浩蕩,市民並未發現。

作為「一國兩制」的設計者,鄧小平曾經表示,希望有生之年能親眼看到香港回歸中國,哪怕坐著輪椅也要在香港回歸后踏上這片土地。然而,回歸前數月,鄧小平溘然長逝。不能目睹香港回歸,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中南海領導層對此也深為惋惜,因此,除了安排鄧小平夫人卓琳赴港參加移交儀式外,還作了這項特別安排———人不在,但車在,以車還人願。
人在高潮時享受成就,人在低潮時享受人生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沙發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11-12 19:34 | 只看該作者

HU goes India, got to have the highter price out firs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59

帖子

3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4
3
wsf-0315 發表於 2006-11-14 11:04 | 只看該作者
偉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296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4
定軍山321 發表於 2006-12-19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5
靛藍金屬蘋果 發表於 2006-12-21 15:18 | 只看該作者

一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的大國-中國,究竟是怎樣的大國?還什麼小平一怒安天下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堅決要駐軍。
我想打掃我家的衛生時,從不去問鄰居是否可以!
操!(不是對著樓主)
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找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6
愛華 發表於 2006-12-22 16:16 | 只看該作者
鄧小平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把香港同胞當作真正的中國人看待。

香港有解放軍駐軍,竟然不向中央政府交稅。這是最大的失誤。

我在這裡並不是為了那錢。而是為了讓香港人年年都要記得他們是中國人。賦稅是他們的義務。中央政府可以用特別法去在一定時間內對香港實現中央稅收優惠。這樣不僅在法理上說得過去,而且香港人不會有經濟負擔。更重要的是香港人會記得他們是中國人,有自己的義務。

香港的回歸談判是建立在中國過去的國威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上一代建立的國家安全和國威,有10000個鄧小平也不行。

[ 本帖最後由 愛華 於 2006-12-22 16:17 編輯 ]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57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7
麥客風 發表於 2006-12-25 10:11 | 只看該作者
同意樓上的觀點。其實在現代社會,駐軍不是基本的主權。美國在海外有不少駐軍,能說他們對這些國家有主權?而稅收卻是主權。哪怕是一年一個港幣的象徵性。看來在這一點上,鄧大人和他的幕僚們還是做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