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和:中國反艦彈達歐洲先進水平 甚至超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6-12-24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12.24

《簡氏防務周刊》稱其射程280公里,其陸攻型號可打擊海峽對岸目標

  2005年7月和2006年6月,《簡氏防務周刊》和《漢和防務評論》分別報道所謂中國最新型反艦巡艦導彈YJ-62的消息。西方媒體對於YJ-62 的關注折射出西方對中國具備遠程打擊水平的巡航導彈開發的關注。本刊編緝部綜合海外媒體的相關報道為您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YJ-62及其使用。本文並非同意其觀點,亦非證實其內容,僅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2006年6月,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報道,稱中國最新型反艦巡航導彈鷹擊-62(YJ-62)已經裝備中國海軍。報道稱中國精密機械進出口公司披露了更多的YJ-62的技術細節,但並未透露具體裝備了中國海軍的哪一型水面戰艦。

  《漢和防務評論》指出,YJ-62是一種高亞音速超遠程反艦巡航導彈,其射程達280公里,大大超過西方軍事觀察家的預測,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台海海上力量的平衡,同時也在艦對艦導彈的射程等方面甚至取得了對日本、美國海軍的非對稱優勢。

  無獨有偶,同一時期,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也對YJ-62反艦導彈進行了報道。報道聲稱,在中國最近進行的固體燃料發動機實驗中出現的導彈,西方的專家認為是YJ-62導彈,該導彈項目至少已經進行了10年,現裝備在052C驅逐艦上。YJ-62導彈似乎有6-7米長,射程為108海里。巡航導彈用的渦扇發動機WS-500發動機首次在2004年底的珠海航空展上展出。由中國燃氣渦倫研究開發的WS500發動機聲稱能夠產生1125磅的推力。相比之下,歐洲的「風暴之影」、「斯卡普」導彈發動機產生的推力為1215磅,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為700磅。不過目前尚不清楚YJ-62將要使用哪種發動機。

  鷹擊超遠程:高亞音速射程達280公里

  《漢和防務評論》報道稱,原來外界曾認為YJ-62是超音速反艦導彈,但目前看來YJ-62依然屬於高亞音速範疇,其飛行速度約為馬赫0.6- 0.8,最小射程達到40-60公里,巡航高度為30米,末段巡航高度降低到7-10米。YJ-62依然採用中國反艦導彈一貫的主動雷達制導體制,具體形式為單脈衝捷變雷達體制。彈載雷達的作用距離為40公里,而小型的YJ-83(C-803)型反艦導彈的彈載雷達作用距離只有25公里。YJ-62雷達可對正負40度的海平面進行扇面搜索。

  YJ-62包括火箭助推器在內的長度達到7米,如果不計算火箭助推器長度,則為6.8米。導彈直徑540毫米。YJ-62翼展2900毫米,有效提高了滑翔時候的穩定性並且增大了射程。這種設計類似俄羅斯3M-54E1反艦導彈,並且二者的結構也基本相同,3M-54E1的射程為300公里。YJ- 62的控制面可能是在發射之後,火箭助推段脫落,進入巡航高度的時候才自動打開的。

  YJ-62與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反艦導彈最大的不同在於其飛行中段採用慣性+GPS制導方式。當然這只是出口型的C-602的制導方式,中國海軍使用的版本可能採用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定位系統或者保留將來能夠使用「北斗」二代衛星定位系統的潛力。

  YJ-62包括火箭助推器的總重量為1350公斤,其中彈頭重300公斤,由此可見開發這種導彈的主要目的是攻擊航空母艦那樣的重型目標。彈頭採用穿甲爆破彈,引信為遲延接觸電子式,擁有三段保險系統,似乎與YJ-83相同的。

  YJ-62的發射條件為6級海情,風速不得超過20米/秒。攝氏溫度在-30度-+60度之間。

  《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總結到,YJ-62顯然通過增大燃料箱容積同時換裝新一代燃料從而實現了280公里的超遠射程。YJ-62的出現,意味著中國的艦艦導彈技術水平達到了歐洲先進水平,某些方面的技術可能更加超前。

  2005年7月27日出版的《簡氏防務周刊》在其頭條位置(Headline)刊發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一系列的巡航導彈發射試驗,其中就包括YJ- 62反艦巡航導彈。《簡防》在其報道中也聲稱YJ-62反艦導彈的射程達到了290公里。報道說,最新的資料表明,YJ-62是一種由中國發展的遠程亞音速反艦巡航導彈(ASCM),採用慣性導航(INS)/全球定位系統(GPS)+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在艦載上被首次發現是在2004年服役的052C型 (「蘭州」號,舷號170)驅逐艦上配備。

  《簡氏防務周刊》稱,YJ-6導彈是從1950年蘇聯SS-N-2「冥河」導彈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但新的YJ-62導彈與YJ-6的相似之處並不多。 YJ-62導彈的彈體似乎更細和更輕,從設計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遠比YJ-6現代化。據悉,YJ-62導彈配備有一個頻率捷變雷達導引頭,與安裝在以前中國自行生產的反艦導彈上的單脈衝雷達導引頭相比,能提供更好的抗干擾能力。

  YJ-62導彈在射程和彈頭重量上優於大量的西方和俄國反艦導彈,但不清楚是否導彈擁有相同的精度和抗干擾能力。然而,它證明中國有能力設計和發展世界級先進的反艦導彈。

 《漢和防務評論》的文章稱,早在2004年初,一種新類型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首次出現在中國海軍的052C型導彈驅逐艦上。該型發射系統與中國海軍已有的YJ-8系列反艦導彈的箱形發射裝置截然不同,新的導彈發射裝置類似美國「魚叉」和法國「飛魚」導彈的圓筒形發射裝置。

  《漢和防務評論》稱,YJ-62將是中國海軍052C型驅逐艦(西方媒體稱為「中華神盾」 艦)的主戰裝備。《漢和防務評論》還認為,YJ-62將和YJ-83一起以混合使用的方式同時裝備中國海軍新一代主戰艦艇。這將極大的提升中國海軍對水面目標的打擊能力。

  目前在解放軍海軍052A、051C、052B型導彈驅逐艦上都換裝了16枚YJ一83反艦導彈,在052C型導彈驅逐艦上則安裝8枚YJ-62。這樣,首先在兩種導彈的部署數量上,中國海軍每艘新式水面戰艦的反艦導彈總數都比目前日本、美國、台灣地區海軍各式水面戰艦所攜帶的反艦導彈數量多出2倍,從而彌補了新一代水面戰艦數量不足的缺陷。

  此外,YJ-83和YJ一62的射程大大超過了西方軍事觀察家的預測,前者的出口型C-802A射程達到180公里,與預計今年才服役的法國「飛魚」 MM-40 Block3型反艦導彈射程相同,覆蓋180公里的導彈火力能夠做到先敵開火;而YJ-62的出口型C-602的射程達到280公里。這兩種導彈的出現,從根本上改變了台海海上力量的平衡,同時也在艦對艦導彈的射程等方面甚至取得了對日本、美國海軍的非對稱優勢。

  同時,《漢和》認為由於中國海軍快速裝備了上述兩種新一代反艦導彈,台海地區的制海權已經提前向解放軍海軍傾斜。YJ一83的中段制導可能依然需要岸基飛機、艦載直升機的中繼,YJ-62由於已經採用了GPS衛星定位系統,在實戰中,如果出現GPS信號中斷的情況,YJ-62目前的中段制導方式還是有可能得到艦載直升機或者岸基飛機的中繼或者在必要時採用俄羅斯的GLONASS衛星定位系統。

  新航母殺手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新一代主力戰艦,正在混合使用各種反艦導彈,可用於重點攻擊諸如航空母艦、兩棲登陸艦那樣超過萬噸級的大型水面戰艦。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解放軍將兩種反艦導彈混合裝備是希望達成下列反艦導彈攻擊意圖:首先,明確任務。確定不同的目標採用不同種類的導彈攻擊方式。 YJ-83由於彈頭較小,主要立足於攻擊中小型水面艦艇。因此,在YJ-62已經裝備部隊的情況下,依然在新一代戰艦上普遍裝備YJ-83導彈。而YJ- 62由於擁有300公斤的彈頭,爆炸破壞力幾乎相當於YJ-83的兩倍,因此主要用於重點攻擊諸如航空母艦、兩棲登陸艦那樣超過萬噸級別的水面艦。2-4 枚YJ-62擁有將近600—1200公斤的戰鬥部投射能力,加上導彈自身裝填的燃料,有能力重創航母等大型目標。

  其次,由於已經給新一代的022型導彈快艇和幾乎所有主要的水面戰艦都加裝了新型戰術數據鏈,中國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得到提升,這樣更好地解決了不同種類艦隻使用不同種類反艦導彈實施聯合作戰的問題。海戰中,在海上、空中偵察、搜索節點確定了攻擊目標的距離、種類之後,通過數據鏈,水面艦隻能夠即刻作出由哪一種反艦導彈進行攻擊的決定。這樣,在022型導彈快艇裝備YJ一83導彈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數據鏈系統對180公裡外的目標實施導彈攻擊。

  第三,兩種導彈的混合部署還為中國海軍提供了二次先敵攻擊的幾率。如上所述,兩種反艦導彈的射程都大大超過了目前美、日、台灣地區海軍實戰部署的反艦導彈射程。因此,在海戰中,YJ-62實施先發制人打擊之後,YJ-83還將提供另外一次先發制人攻擊的機會。當然這些都只是理論上的,美軍之所以不發展遠程反艦導彈,主要原因在於其海軍的對艦攻擊主要依賴艦載攻擊機。同時水下核潛艇力量也佔有壓倒性優勢。但對於台灣地區、日本海軍而言,除非未來的台海衝突美軍直接介入,否則在YJ-62、YJ-83艦對艦導彈的攻擊之下,損失不可估量。而且,還必須考慮基洛級潛艇發射的3M54E「俱樂部」反艦導彈和現代級導彈驅逐艦使用的3M80MBE「白嶺」超音速反艦導彈的作用。這兩種俄式潛對艦、艦對艦導彈都是全程超音速或者末段超音速,射程達到220 240公里。這樣在YJ-62、YJ 83射程接近或者超過兩種俄式反艦導彈的前提下,協同作戰的可行性加大了,也會使美、日、台灣地區水面戰艦迎擊作戰的難度加大。

  因此有媒體稱,台海兩岸可能發生的大規模海戰模式已經進入反艦導彈主宰的時代。

 YJ一62將出現陸攻型號打擊台灣嗎?

  《漢和防務評論》認為,「在YJ-62的基礎上,中國顯然會將其改裝成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類似3M54E一1與3M-14系列的發展關係,這是巡航導彈發展的必然規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也提出了類似觀點,《簡防》認為,280公里射程的導彈可能形成解放軍一種較遠射程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LACM)系列產品的基礎。從技術上講,同一個導彈平台,根據導引體。制和戰鬥部類型的不同發展出攻艦和攻陸兩種型號並不難。譬如美國著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就有攻陸和攻艦兩種型號。而「捕鯨叉」導彈也有攻陸型號——RGM-84L型。只不過「戰斧」是先有攻陸型,之後開發出反艦型,而「捕鯨叉」則正好相反,是在反艦型的基礎上整合了遠程對地攻擊必須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改變了制導體制,發展出射程超過200公里的攻陸型。因此,完全有理由認為,中國科研機構也可以為YJ-62反艦導彈配備一個地形匹配+GPS的制導系統,用於攻擊陸上目標。

  《漢和防務評論》進一步分析道,由於兩種導彈射程已經完全能夠覆蓋甚至超過台灣海峽的寬度,因此,如果部署岸基發射的YJ-83、YJ-62就能夠貫徹全程封鎖台灣海峽的戰術意圖。而且在對YJ-62的制導方式實施改良之後,可能發展出中國版的3M14系列岸對岸、艦對岸、潛對岸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這樣在福建沿海岸基部署YJ-62巡航導彈,也能夠直接打擊台灣地區本島沿岸的戰術目標。

  《簡氏防務周刊》和《漢和防務評論》的推測實際上反映了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真正關心的問題,那就是所謂的「巡航導彈威脅擴散」。美國很多研究機構,比如著名的智囊機構蘭德公司,長期關注中國在巡航導彈研製方面的進展,發表了很多所謂的「研究報告」,對中國巡航導彈研製,裝備情況進行猜測和評估。 2005年12月,蘭德公司發表了一篇長達330多頁的報告,報告名為《中國國防工業的新方向》。在這篇報告中,蘭德公司的專家們認為,中國反艦巡航導彈的研製、生產能力儘管與世界最先進的軍事國家相比還稍顯落後,但與中國的其他國防工業分支相比,已經比較先進了。中國生產的第一枚反艦導彈是從蘇聯方面獲得許可生產的仿製品(液體燃料推動的P—15,西方稱作SS—N一2A「冥河」)。在此基礎上中國先後開發了一系列反艦巡航導彈(包括HY—l、FL- 1、HY一2/3/4、YJ-6和YJ-62),這些導彈在射程、速度、推進系統方面不斷取得進展,性能逐步提高。報告最後認為,中國在發展反艦巡航導彈方面的表現足以贏得人們的尊敬。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156

主題

424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終生會員(天子級)

Rank: 4

積分
1011
沙發
天子 發表於 2006-12-24 22:42 | 只看該作者
YJ-62的出現,意味著中國的艦艦導彈技術水平達到了歐洲先進水平,某些方面的技術可能更加超前。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