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猶太人和中國人,誰更聰明?(1)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6-12-26 0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12-21
賀雄飛
http://blog.sina.com.cn/m/hexiongfei

近日,溫家寶總理在主要圍繞高等教育展開的第四次會議上,提出了「一直在腦海里盤旋」的幾個問題,希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辦出高校的特色,培養出大師級人才。大師話題至此陡然升溫。溫家寶總理說:「去年看望錢學森時,他提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我理解,錢老說的傑出人才,絕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師級人才。學生在增多,學校規模也在擴大,但是如何培養更多的傑出人才?這是我非常焦慮的一個問題。」溫總理在這裡用了「焦慮」一詞,可見其呼喚大師的心情何等迫切。

與此同時,溫總理在《同文學藝術家談心》的講話中,高度評價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百花競放,碩果累累、群星燦爛、人才輩出的光輝時代」,「經濟的大繁榮往往會帶來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躍」,「我們已經具備了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良好基礎」,進而指出「中國要有光明的未來,必須發揮全體人民追求真理的積極性,讓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在更為自由、民主的學術氣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社會的法則和人生的真諦。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最終要靠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溫總理對正在進行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知識分子寄予了厚望。為此,《南方周末》報於2006年12月7日發表了劉軍寧先生的特稿《中國,你需要一場文藝復興!——寫在即將到來的新人文運動前夜》,作者斷言中國需要一場真正的文藝復興運動。

其實,早在2004年年底我就和哲學家黎鳴先生開始了我們全國30個城市60所大學的「思想文化的兩萬五千里長征」,目的就是「讓中國的年輕人近快聰明起來」,多出一些溫家寶總理盼望的、真正的「大師」。在此之前,黎鳴先生寫出了《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愚蠢」》一書,意在分析中國人落後的原因。而我則於近期推出了《猶太人為什麼聰明》(亞伯拉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的專著,意在從猶太人聰明的原因中吸取營養,迎接中國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但是,許多人卻認為我對猶太人聰明的論斷有失偏頗,中國人比猶太人更聰明。本文試圖從中國人與猶太人的文化差異中進行比較,以饗讀者。

中國文化與猶太文化的相同與不同

已故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著名思想家李慎之先生在為1993年出版的中文版《猶太百科全書》的序言中寫道:

中國文明和猶太文明同樣悠久,而且都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世界上許多古文明都有過自己的輝煌時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衰敗了,有的中斷了,而中國與猶太文明卻能歷千祀而猶新,這就是所謂持續性。猶太人因亡國而散居世界各地;中國固然始終是一個大國,但是華人的蹤跡也遍布世界。雖然如此,兩個民族卻都能保持文化上的同一性,人與人之間有強固的凝聚力,這就是所謂普遍性。這兩個共同性歷來是引起世人囑目的焦點。

在世人眼裡,中國文化與猶太文化的共同點是不少的:

第一、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都是極其勤勞的民族;

第二、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都是極其節儉的民族;

第三、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都是善於經商的民族;

第四、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都極其重視家庭。因此在世界各民族中,中國人和猶太人的社會穩定性和親和力是最高的;

第五、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都有好學的傳統。其結果是,在國際學術界,有許多驚天動地的人物是猶太人,馬克思、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就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例子。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系統,古代的聖賢不必說了,中國學者在近百年來進入國際學術界以後也已經表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在歐美的大學生中,猶太學生與中國學生被公認為最優秀的學生。

所有這一切,也許就是中國人和猶太人互相仰慕、互相同情的原因。

對李慎之先生的觀點,季羨林先生也表示贊同,並寫過類似的文章。那麼,猶太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差異究竟在哪裡呢?本人曾在拙著《猶太人之謎》的封底上寫過一段話:

第一、中國人創造東方文明,猶太人繁衍西方文化;

第二、中國人愛恨在心中,猶太人愛恨在報紙上;

第三、中國人謳歌民族好兒女,猶太人尊崇學者和富翁;

第四、中國人經商講究誠信,但假冒偽劣屢禁不止。猶太商人擅長投機取巧,但做生意時從不違約;

第五、中國人重視教育,全國人民支援希望工程;猶太人望子成龍,總統退休後去當教育部長。

這段話寫於1996年底,雖然在某種意義上說出了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的某些差異,但總體上是膚淺的。按照李慎之先生的觀點,猶太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其宗教性。而中國人則好像從上古起就有一種非宗教化傾向,中國人並不承認有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上帝」,而採取一種「天人合一」的觀點,而究竟「天」是什麼?「天」與「人」如何「合一」卻沒有定論。筆者認為,中國文化和猶太文化後來的許多差異恐怕都是由於宗教觀的差異造成的。由於有了「上帝」,猶太人便成了「上帝的選民」,從而歷盡磨難,並在磨難中奮發圖強,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中國人則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於是在「龍飛鳳舞」的天人合一中,個個變成了拜伏在「真龍天子」腳下三呼萬歲的「龍子龍孫」和臣民,從而在科學上無所發現,技術上無所發明,思想和藝術上無所創造。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沙發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2-26 22:06 | 只看該作者
不能一慨而論,中國人有活著的有13億,死去的古人就數不清了,全歸為一個特點就太籠統了。

猶太人就太複雜了,從對世界人口比例上說好像影響太大了。就好像拿10個人創造的財富與10000個人創造的財富相比較一樣……不是一類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