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遠程戰略轟炸機何時起飛

[複製鏈接]

304

主題

1576

帖子

54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pp19833 發表於 2006-12-31 03: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遠程戰略轟炸機何時起飛

來源:中軍網
    貌似傳聞我國將要引進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風潮已經過去了。無風不起浪,肯定是遠程戰略轟炸機對我國有很大的使用價值才有這種討論。可是,現實是我國暫時還沒有引進遠程戰略轟炸機的跡象。

    TU-22M3由於航程上的缺陷,稱不上遠程戰略轟炸機。而且俄羅斯自己的數量也不多,中國要買也買不到多少。冷戰結束后的十多年時間,也不知道俄羅斯的武器完好率還剩下多少。總之, TU-22M3的可靠性以及剩餘壽命都很懷疑。從TU-22M3在前蘇聯軍事系統中的地位來看,單獨引進TU-22的確會有一定的效果,但絕對不會形成類似於前蘇聯一樣的系統效能。在使用壽命不會特別長,數量不是特別多,總體效能不高的情況下,引進這樣一款維護難度大的機種,其合理性非常值得懷疑。

    TU-95嘛俄羅斯人倒是想買,但是我們卻不想要。買這種老古董,等於是幫俄羅斯人處理垃圾。中國人是比以前有錢了,可有錢也不能這樣往水裡扔。美國的確還在使用B-52,但B-52的作戰環境是不一樣的。考慮到在當前環境下,對於我國來說,TU-95能夠做到的事情,轟六基本上都能夠做到。因此,引進TU-95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TU-160我們倒是有那麼點意思。可人家俄國人不賣呀。一來人家覺得那是看家寶,怕中國把他的技術弄來。再者人家本來也數量不夠,才二十幾架,賣了自己就沒了。對於中國來說,同樣也是數量太少,塞牙縫也嫌少了。

    中國為什麼想要遠程戰略轟炸機呢?其它理由不夠生動,只要看美國有,俄羅斯也有就夠了。現在中國人一般喜歡把中國看成是與美國和俄國同一等級的大國,自然覺得在武器上也不能落後。國家當然不可能僅僅憑藉這樣一個理由去發展遠程戰略轟炸機。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不是便宜貨,要知道,美國一架B-2可是價值22.4億美元,超過了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國家一年的軍費了。

    以當前的眼光看來,在未來某一個時期擁有遠程戰略轟炸機還是非常有意義的。即便常規戰爭,遠程戰略轟炸機也具備成為攻擊性武器平台的條件。對於一些距離比較遠的目標,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遠程戰略轟炸機也具備相當的象徵意義。在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中,戰略轟炸機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靈活性遠非陸基核導彈和戰略導彈核潛艇可以比擬的。陸基核導彈以及戰略導彈核潛艇的移動速度都比不上遠程戰略轟炸機,對於危機的反應及處理存在相當的不足。遠程戰略轟炸機適合作為最直接的威懾力量使用,表明國家在重大緊急情況下的態度。陸基核導彈和戰略導彈核潛艇一旦暴露,都有可能成為敵方的打擊目標。無論是陸基還是海基導彈,一旦射出去事態就不可收拾了。遠程戰略轟炸機卻可以飛去再飛回來,優勢相當明顯。比如說,俄羅斯讓他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向阿拉斯加方向飛一飛就讓美國人十分緊張。

    筆者已經強調過了是當前的眼光,討論的前提是基於戰略轟炸機這種武器不過時。在過時之前,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戰略轟炸機都是一種具備比較高效費比的武器。雖然未必能夠在戰爭中進行多少實質性打擊,但和平年代作為力量威懾手段的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這就和我國養了這麼多年的核武器是一個道理。核武器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用過,但他的存在讓潛在對手不得不考慮清楚。

    中國的國防政策決定了很難在國外擁有基地。遠程戰略轟炸機卻可以給我國帶來全球打擊能力,其使用的門檻要遠遠低於遠程彈道導彈。在我國的利益遍布全球的時代,我們的對手不會僅僅只有美國一個。當然了,這個時間肯定不是現在。現在我國既不具備擁有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整體局勢,也還有很多眼前更重要的利益問題需要解決。

    我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奉行積極防禦的國防政策。對於利益糾紛還會以外交為主要解決方式。這是由我國的實力基礎以及整體外部環境決定的。現階段,我們的國內問題都還被別人說三道四,一旦遠程戰略轟炸機出現,定然在使用上頗為束手束腳。人,都有個適應新事務的過程,這方面,我國不佔先機。通過國力的提升讓別人慢慢接受吧。

    可以想象,我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出來了也會與超級大國有不小的技術差距。妄圖依靠單機突防去執行對超級大國的威懾任務似乎希望比較渺茫。因此,暫時我國沒有辦法完全發揮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威懾效果,使得裝備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價值大大下降。三條島鏈,很容易被對方的戰機所伴隨。這種情況出現,必然對士氣和整個戰略力量運用的形勢都有不小的影響。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想要突破島鏈,特別是外圍島鏈,航母很重要。陸基戰鬥機,不能送出去多遠的。像這樣的行動,對方也不會讓你輕易地空中加油成功。一直有戰鬥機護航,這個鬥爭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威懾效果絕對大大提升。

    中國實力上升之後,很多武器系統不僅僅是象徵意義那麼簡單,實際的威懾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而且武器系統中某些節點的缺失會讓武器系統中的另外一些節點效能下降,從而導致整個系統效能的下降。筆者這裡並不是鼓吹軍備競賽。有無問題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比如說,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有核武器和沒核武器的效果絕對是天壤之別。某些時候,核武器就能成為支撐其它武器進行常規戰爭的後盾。

    包括航空母艦、遠程戰略轟炸機這一類的武器,他們都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首先解決有無問題,可以大大加強系統效能。就像航母,不能只著眼美國。而且就是和美國打起來了,我們也未必要以航母對航母。其它技術兵器完全可以配合航母,而航母又發揮自己身的優勢去克制對手的一些兵器。遠程戰略轟炸機就更是如此了,互相之間又不需要直接交手,有了這種武器就看你怎麼運用。多一種選擇總是非常好的。哪怕極少的數量,對於整體系統效能的提升都是不可估量的。否則中國造艦造了這麼長時間也不足以在大洋上擊敗美國,那是否就不造軍艦了?不要忽視其他對手,這一點要牢記。

    具體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即便俄羅斯沒有航空母艦,他的戰略轟炸機仍然可以發揮相當大的威懾作用,並在必要的時候很方便地直接使用。作為俄羅斯主要威懾對象的美國和歐洲強國與俄羅斯之間基本基本上可以比較輕鬆地通過公海上空到達。也就是說,俄羅斯在有無航母問題上對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價值影響不大。可是在中國,這個影響就非常大了。

    前段時間,據說已經看到新的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風洞模型了。如果是真的,筆者從這個事情上推測航空母艦計劃肯定也在進行中。當然,假設能得到建造航母的確鑿消息,同樣也能夠認為從另一個角度肯定了遠程戰略轟炸機的計劃。國家決定在十一五期間上大飛機,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那麼,遠程戰略轟炸機至少也可以進入技術儲備階段了。大飛機項目顯然會為遠程戰略轟炸機提供不少的經驗。轟六再怎麼維護和改進也會在未來相對比較短的時間裡退出現役。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用新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來接替當然是非常理想的,至少在經驗上更加連貫。

    上面僅僅是一些表象,更重要的則是看我國的國家戰略。當我國海洋力量具備突破第一島鏈的能力的時候,打擊第二島鏈美國基地的手段就要出台了。轟六作為打擊第一島鏈的平台還可以容忍,對於第二島鏈的突擊就顯得不合適了。畢竟,穿越第一島鏈本身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提高載機的性能可以極大的減少和避免損失。能夠有效壓制美國在第二島鏈基地的活動能力的話,萬一爆發戰爭,至少在第二島鏈之內的水域,我們不至於吃太大的虧。

    沒有航空母艦的話,中國軍事力量即便能夠壓制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基地也意義不大,前出到第二島鏈並不能擴大戰略縱深,而只會讓我國的海洋力量陷入對方空中力量的絞殺之下。不能前出就意味著我國的海洋航線仍然沒有最基本的安全可言,包括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也一樣處於美國人的火力打擊範圍之內。筆者堅持認為,即便是一兩條航母(當然,以中國的國力應該不至於這麼小氣)也會對美國海軍形成重大的威懾效果。運用得當雖然不能擊敗美國海軍,但是給美國海軍造成嚴重的傷害,並遲滯美國海軍的行動,為其他軍兵種創造機會還是可能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了遠程戰略轟炸機的支持,通過數據鏈的作用,作戰威力將大大提升。至少,航母上的預警機就對於整個作戰系統的效能提升相當明顯。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到時候戰爭是因為台灣問題而起的話,能拖住一段時間說不定就是決定性的。美國也不可能一下就把所有的航母都集中好吧。遠程戰略轟炸機想要更深入地威懾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核心基地,在沒有海外軍事基地的情況下,具備航母所帶來的空中加油能力還是相當必要的。第二島鏈密度的下降也給了我們這種可能性。因此,航母對於我國遠程戰略轟炸機效能提升的意義不可小視。

    某些武器系統的入役是具備了一定的戰略意義的。052C導彈驅逐艦就是如此。如果中國海軍不意圖衝出第一島鏈作戰,那麼這種防空驅逐艦的意義何在?如果中國不意圖擁有航空母艦,那麼這種防空驅逐艦的意義何在?別提德國,德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與軍事使命和我國是不一樣的。我國海軍一出海就是島鏈,如果僅僅在第一島鏈之內作戰,不如把052C換成先進的戰鬥機。而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入役則可以代表中美在西太平樣地區的攻守進入了中後段。國家力量的支撐下,武器才體現出足夠的意義來。只有當中國有能量於第二島鏈之內的水域有效牽制甚至迎擊美國軍事力量的時候,遠程戰略轟炸機才成為中國武器發展的必然。

    航母到遠程戰略轟炸機的順序是筆者的預測。從這兩件武器的擁有與否也可以窺見國家戰略的變化。加入整個軍事系統趨於攻勢防禦的影響因素來考慮國家政策的微妙變化要遠遠好於單從撲朔迷離的國際政治角度上考慮問題。同時,這兩個方面的互相影響又給了分析可以借鑒的利好條件。當然,筆者還是非常期待早日看到中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展翅翱翔的,並非武器本身,而是武器所代表的國家力量與意志。

0

主題

192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0
沙發
sichuanying03 發表於 2007-1-1 00:04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定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1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6
3
Guanri 發表於 2007-1-2 23:02 | 只看該作者

支持中國造大飛機

支持中國造打飛機,其實如果國家不搞,允許民營資本和國營企業合作不錯,總比老是買好吧.打飛機造,先造發動機,我想一現在的人的能力,只要有錢沒有過不了關的技術.主要是決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9: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