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思想解放的三個關鍵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6-12-21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袁偉時
聯合早報

  中國總理溫家寶11月13日與文學藝術家談心,11次呼籲思想解放,9次強調自由,語重心長。改革開放快30年了,政府領導人如此尖銳提出思想解放與自由問題,不可能是偶然的感慨,而是抓到了中國社會繼續發展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抓到了拖延已久時至今日已無法迴避的問題。過時的觀念習非成是、根深蒂固,實現思想解放絕非易事。愚意以為其中有三個不可忽視的關鍵。

  

在制度與觀念互動中解放思想  

  

  (一)在制度與觀念互動中解放思想。

  30年來,告別文革,改革開放,中國走出了死胡同,成績斐然。用的是什麼靈丹妙藥?簡單得很:基本上恢復了經濟自由。解散人民公社,結束只有共產黨各級書記會種田的歷史,中國人不再挨餓,糧票、布票成了歷史陳跡。從一大二公的農業集體化到分田到戶承認個體耕種的優越性,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罕見的思想大辯論、大解放,成為制度大變革的開端。

  在城市,伴隨姓資姓社的激烈辯論,實現了思想大解放和制度大變革。打破政府對城市各行各業的壟斷,有了貿易自由,各種購物券退出了歷史舞台,中國製造的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滿海內外的貨架和地攤。

  不過,我們賺的基本上是苦力錢。對數以億計的民工說來,8小時工作、雙休日,還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路在哪裡?進一步解放思想,擴大自由,把制度改革進行到底!

  中國的發展要上一個新台階。中國這樣的大國更應該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自己的世界一流的企業家,包括大銀行家和可與(新聞集團)默多克爭高低的傳媒巨頭。現代經濟的核心是金融。可是,珠三角、溫州等地的企業家們冀圖辦銀行,花了幾年時間,仍然「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遑論其他!行政壟斷把中國企業家的手腳捆起來了。把自由還給他們,他們就會大展身手,把中國的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擴大自由,前提是思想解放,落實則體現在制度上。如果制度改革不跟進,思想解放的成果無法鞏固。總結30年來的經驗,兩者是互動的。市場經濟制度確立后,公民的權利意識空前高漲就是明證。
  必須澄清兩個糊塗觀念:

  一是擴大自由就會亂。一切按上級指示辦事,不準亂說亂動,自然鴉雀無聲,天下太平!可是,人民只能在動物生存線上掙扎,生計無著,甚至淪為餓殍,屢見不鮮。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禁錮解除,負面因素如影隨身。可是,整個社會生機勃勃,人民顯露希望的微笑;只要法治成為習慣,國家就會有序發展,何亂之有!

  二是有人以為自由所以沒有在中國生根,原因在於沒有跟傳統結合起來。19世紀下半葉以來,啟蒙先驅們為了減少引進現代觀念的阻力,鼓吹西學中源說,煞有介事論證從個人自由到議會制度及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都是古代中國固有的,學西方不過是「禮失求諸野」。

  他們用心良苦,在梁啟超筆下這是「以復古為解放」,有點西方文藝復興的味道了。可是,這既不符合中國歷史實際,不過是「為俗人說法」的權宜之計;也掩蓋了路徑選擇錯誤的慘痛教訓。時至21世紀,再穿上寬袍大袖的古裝上場,未免低估了中國人接受外來文化和外來制度的承受力。

  總結歷史經驗,思想解放的最好方式,是圍繞具體的制度改革而開展不同觀念的交鋒。從要不要解散人民公社到澄清姓資姓社之爭的無聊,就是觀念變革與制度前進的光輝歷程。

  

端正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二)端正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

要擺脫世界苦力的尷尬地位,就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科學、技術素質,培育人力資本,讓傑出的創新人才源源不斷湧現。正如溫總理說的:「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社會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創新與思想解放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思想解放是因,創新是果。」
  要實現這些要求,關鍵也在擴大自由。可是,錢學森喟嘆:中國「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溫總理大惑不解:「現在的學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那些現任和卸任的大學校長和教育官員們,在總理面前說得頭頭是道,但多半是皮毛之見。從新聞報道看,沒有一個人敢於觸及要害,沒有一個人說清楚大師、巨人成長的障礙在哪裡!

  應該毫不含糊地說,癥結所在是我們的教育指導思想有偏差,以學術自由為核心的現代大學制度沒有建立起來。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著意培養乖孩子!整齊,劃一,聽話,乖乖地學好功課;這就是教育官員和教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這樣的乖孩子能在各個領域衝破陳規陋習,在世界舞台上領一代風騷嗎?

  更令人痛心的是:自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們竟自覺不自覺沿用革命幹部學校的模式去辦現代大學!從中學到大學,千篇一律的政治課聽得人們昏昏欲睡。學生的管理是半軍事化的。這樣的管理領導得心應手,教師、學生乖如綿羊,叱吒風雲的豪傑卻難於破繭而出。轉系、轉學比登天還難;校際、國際交流關山阻隔;沒有真正合乎要求的通識教育;沒有不同學術背景的知識交流和衝撞的環境;選課的自由度很小。舉目是培養技術員和小公務員的訓練班景象,難得一見現代大學氣象萬千的恢宏氣派!說到底,這是失去現代大學的靈魂——學術自由的惡果。

  中國政府不是打算不惜重金,不分國別、膚色從全世界引進傑出的一流人才嗎?首先應該在全世界招聘傑出的大學校長和教育部顧問,推動中國教育改革,方有可能在本土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引領潮流的傑士、大師。

  禮聘大師入校,實實在在在學校工作多年,當然可以推動某一學科水平提高,甚至取得一些重大成果。可是,如果不以制度變革為基礎,這些「客卿」只是浮萍和花朵,最終是人去樓空。

  為什麼不敢變?原因之一是怕戴「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帽子。把自由與資產階級聯繫起來,又對又不對。資本主義興起,確實把人類的自由度提高到一個嶄新階段。這是應該繼承發展的人類文明的重大成果。要是反其道行之,把自由說成是資產階級獨有的品格,那是對人類文明的褻瀆,遠離馬克思主義不止十萬八千里!

  為什麼西南聯大在抗日戰爭的困苦日子裡,能夠培養出楊振寧、李政道?那裡有學術自由!梅貽琦校長和教授們以知識分子應有的風骨和對國家的高度責任感,頂住國民政府的壓力,堅持現代大學的通例:學術自由,兼容並包!

  
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幹部
  

  (三)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幹部。

  溫總理說得好:「一切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新的發明、新的創造,它的產生、發展和完善,都需要思想解放作為必要條件。」鐵的事實是:不是知識階層和普通民眾不想解放思想,而是缺少有力的制度保障,不敢解放思想。如果不健忘的話,今年是提出雙百方針50周年。眾所周知,這個方針沒有真正落實。主要原因是提出這個方針的時候,不但沒有站在言論自由、學術自由是現代公民不容侵犯的憲法權利的高度,而且設定這是人民內部的自由,「敵人」是沒份的;但所謂「敵人」沒有法律界定、不由法院判定,實際是由大小單位的領導確定的。接踵而至的反右派,11%的知識分子被戴上帽子(毛澤東說過,當時有500萬高中以上畢業的「知識分子」。其中55萬當了右派);跟著是發動學生「批判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只要得罪了本單位的領導人,很容易墮入「敵我矛盾」的深淵。如此肆意侵犯學術和思想自由,踐踏人身自由,禍從天降,迫使人們不能不明哲保身。

  對症下藥,應該把教育幹部懂得這些現代社會的常識或憲法權利放在第一位。愛好自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嘴巴的功能是吃飯和說話。只要高懸在頭上的利劍撤走,沒有外來威脅,思想解放自然水到渠成。

  為此應該讓我們的官員牢記溫總理所說的四條重要意見:

  一、記住馬克思主義的真諦:「『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講的話。為此,必須發展民主與法制,實現公平與正義,保障人權與自由。」

  二、提高對中國命運的責任感,牢記:「 中國要有光明的未來,必須發揮全體人民追求真理的積極性,讓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在更為自由、民主的學術氣氛中,探索自然界的奧秘、社會的法則和人生的真諦。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最終要靠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轉變觀念,「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至上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的話),懂得「實行『雙百』方針,就是要在憲法規定的範圍內,保障學術自由和創作自由,鼓勵解放思想,提倡兼收並蓄,尊重客觀規律,為文學藝術家探索真理、勇於創新,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學術土壤。」

  四、懂得學術和藝術發展的規律:「判斷學術上的是非得失和藝術的優劣高下,都不能靠行政命令」。

破舊立新,不容易!但是,成熟了的歷史要求,一定會實現;壓制,阻擋,徒然拖延時間,增加改革成本。「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暄, 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這就是歷史!

  ·作者是中國中山大學教授,文章刊登時略有刪節。
愛江山,更愛美人
沙發
基督天主神 發表於 2006-12-21 15:4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除了一黨制,其他的思想解放過頭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3
徽塵 發表於 2006-12-21 16:32 | 只看該作者
言論自由,開放報禁,開放黨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