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房貸「亞洲第一」讓人沉重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12-16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石子硯
  12月11日,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季度報告指出,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中國的房貸市場增長迅猛,截至2005年年底已佔中國GDP的10%。商業銀行成為房貸市場的主要放貸者,住房公積金作為補充。目前,住房公積金貸款占房貸市場的比重約12%。

  有一個龐大的苦不堪言的「房奴」群體,自然就對應著一個數目龐大的房貸市場;高達2270億美元的房貸,所遮蔽的,是比天還高的房價。因此,當「房奴」已經作為一個「新新人類」客觀存在,甚至不少讀者就是其中之一分子,並且為了每月的還貸而終日奔波的時候,當房價早已經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並且在歷經幾次「宏觀調控」之後,依然居高不下、一路攀升的一個現實景況之下,中國的房屋貸款市場達2270億美元,規模居亞洲之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顯然,這個「2270億美元」所承載和遮蔽的,是民生之多艱和「房奴」們所難以言說的心痛。畢竟,這個「2270億美元」的黑洞,是要靠房奴們每月的工資折長年累月的來扣除和償還的。「2270億美元」不知道需要多少個人的工資折扣除多少年才能扯平。所以說,「2270億美元」在吞噬著一部分群體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許並不為過。中國科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高達98.09%背負有房貸的人,心理上會產生焦慮情緒等心理問題。因為還房貸而出現諸如困惑、迷茫、焦慮、壓抑、悲觀以及對生活的不確定性等生存體驗,相信背負著這「2270億美元」的每一分子,每一個兄弟姐妹,都有著切身的體會。

  如果如某些房地產商所言,「房奴」有病是「自作自受」的話,那麼,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其中所蘊涵的金融風險,卻是無可迴避的。報道稱,截至2005年年底已佔中國GDP的10%,這個比例現在看來是相當大的。比例大,「影響」就大。央行12月7日發布《2006年金融穩定報告》指出,在房價攀升和房地產信貸規模較大的情況下,需關注房地產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如果房地產價格出現大幅下跌,銀行自身持有的房產抵押價值將會降低,進而影響到房地產的信貸投放,而這將推動房地產價格更大幅度的下跌,從而引發金融風險。

  所以,現在看來,金融風險與房產泡沫,真的是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隻螞蚱。如果房價大降,就可能引發金融風險,而如果不對過高的房價進行調控,那麼這個「亞洲第一」的基數,有可能在「2270億美元」的基礎上繼續瘋漲,繼續盤剝百姓的「工資折」。如何既讓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從而最大程度地防範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從而實現抑制房價與防範風險的雙贏,從而解救這拴在一根繩子上的兩隻螞蚱,將取決於公共管理部門的管理智慧和制度設計的藝術。

  總之,中國房貸市場「亞洲第一」這個「名號」,讓我們感到沉重。畢竟,承載它的,是那些不得不買房子的百姓;支撐它的,是老百姓手裡那捉襟見肘的「工資折」。當98.09%的房奴有「病」,當房貸已經佔到GDP10%的高比例,當房價之高讓大部分社會成員都苦不堪言,當「2270億美元」壓得大多數國民都氣喘噓噓,當這個「亞洲第一」成為一個民生負擔的時候,公共管理部門正視其中潛藏的社會風險,並通過一定製度設計和公共政策,把這種風險化解到最低的程度,從而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命題。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0

主題

93

帖子

21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1
沙發
dog529 發表於 2006-12-16 18:17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貸款?錢都給誰賺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141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6
3
lujiangyf 發表於 2006-12-17 09:58 | 只看該作者
特殊利益集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