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熱炒叛逃特工死亡的玄機

[複製鏈接]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任O行 發表於 2006-12-13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毒身亡的利特維年科在倫敦下葬,但蓋棺卻無法定論

  文/《瞭望》新聞周刊駐莫斯科記者 盧濤

  流亡英國6年的俄羅斯前特工利特維年科11月23日在倫敦中毒身亡后,在世界範圍內引發波瀾。俄情報部門及俄國家領導人一時幾乎成為眾矢之的,被西方媒體視為利特維年科喪命的罪魁禍首。特別是英國媒體爭先恐後地報道案情進展,其狂熱程度讓俄外長拉夫羅夫感到驚訝。他說,利特維年科被毒殺案正在調查之中,但是英國媒體每天不厭其煩地向俄羅斯發難,讓人難以理解。

  當時正在赫爾辛基參加歐盟-俄羅斯峰會的普京,回應利特維年科命案時說,「很遺憾,死亡的悲劇事件被利用成為政治挑釁的手段。」

  12月4日,英國一個調查小組抵達莫斯科,對「利特維年科事件」進行調查。俄方也承諾將為英國調查人員提供一切儘可能的幫助,俄總檢察院並在7日宣布已經對這起事件立案調查。

  俄羅斯前特工到底死於誰手,目前仍是眾說紛紜。

  利特維年科曾供職於俄聯邦安全局,1998年被清除出俄情報部門。2000年,利特維年科以申請政治避難為由移居英國,並於今年10月成為英國公民。其間他在車臣等問題上大肆批評俄當局,還寫了《聯邦安全局炸毀俄羅斯》等抨擊俄政府的書籍,因而被俄方列入通緝名單。今年11月1日,利特維年科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一家日本餐館用餐后突感不適,身體出現中毒癥狀。此後他在醫院治療的二十多天里幾乎「蛻變」成「活死人」,臨死前已經鬚髮盡落,形銷骨立。

  在利特維年科開始出現中毒癥狀后,英國方面就開始了調查,但直到他死後才斷定他是死於放射性物質釙-210中毒。此後英國調查人員還在幾架飛機上和多處場所發現釙-210的痕迹,案情顯得更加複雜。

  利特維年科臨死前稱俄情報部門為了殺人滅口給他下毒,並將矛頭指向普京。他在死後被公布的遺言中說,「普京先生,你或許可以迫使一個人沉默,但全世界的抗議浪潮聲此後將一直縈繞在你耳邊」。

  不少西方媒體也聲稱,導致利特維年科死亡的釙-210很可能是來自俄羅斯。但是俄方否認了這種指控,俄原子能署署長基里延科說,俄羅斯嚴格控制釙-210的輸出,每月只出口8克釙-210,而且全部出口到美國。此外,目前世界上擁有釙-210的國家並不止俄羅斯。

  利特維年科死後第二天,俄總統助理亞斯特任布斯基表示,最近俄羅斯幾名持不同政見者接連非正常死亡,而且都趕上普京總統正好有外事活動,這顯然是有人蓄意給俄羅斯抹黑。俄國家杜馬議員辛施泰因談到利特維年科之死時說,他不排除西方制定了一個有步驟的計劃,目的是讓俄羅斯領導人和情報部門名譽掃地。

  《俄羅斯報》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出逃英國的俄金融寡頭別列佐夫斯基才是殺害利特維年科的真兇,因為除掉一個無足輕重的昔日同夥符合這位金融寡頭的一貫作風,況且他很可能落了什麼把柄在利特維年科手中。1999年,利特維年科曾經協助別列佐夫斯基成功出逃到英國,以躲避普京政府開始實施的打擊寡頭行動。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近日做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近一半俄民眾認為別列佐夫斯基是利特維年科之死的幕後指使,其他人認為剷除這位叛逃特工的可能是俄情報部門、他的前任同事,或者是車臣恐怖分子。俄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伊萬諾夫也表示,利特維年科當年只是俄情報部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並沒有掌握重要情報。俄情報部門沒有必要剷除利特維年科。

  目前,英國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反政府人士的主要避難所,到該國尋求政治避難的人物包括別列佐夫斯基、車臣恐怖分子扎卡耶夫、阿赫瑪多夫等人。俄羅斯多次要求引渡這些人員都遭到英方拒絕,兩國為此頗有些不愉快。

  此間媒體認為,「利特維年科事件」暴露出俄英兩國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互不信任甚至敵視。由於外界質疑俄羅斯情報部門涉嫌參與謀殺利特維年科的聲浪甚高,英俄關係不可避免地將因此蒙上陰影。

  不過,英國政府高層目前對這一事件採取了迴避態度。俄當局也一直保持克制,盡量避免將這一事件演變成政治醜聞。俄外長拉夫羅夫12月7日說,英國警方調查利特維年科命案不會影響到俄英之間的政治關係。他重申不要將這一事件政治化。他說,西方不少主流媒體試圖將利特維年科命案演化為政治醜聞,但是這些企圖都沒能得逞。他特意指出,俄羅斯將全力協助英方調查這一事件。

  英國駐俄大使布倫頓說,媒體可以隨心所欲地進行報道,但是英國政府並沒有就利特維年科之死策劃一場「反俄運動」。調查人員都是專業人士,他們將就所有問題給出答案,包括謀殺者的名字和犯罪動機。因此,「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就此事發表意見根本沒有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