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任志強的「丫環論」又想忽悠老百姓?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6-11-15 08: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有企業家、國有資本,政府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讓我們干房地產我就不幹房地產。我們只是當丫環的,都是政府說了算。」

  這是任志強在11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地產節上炮製的「新語錄」。相較於其「房產就該暴利」、「商品房只給中高收入者住,我不考慮窮人。」、「住房分窮人區、富人區很正常」、「小戶型若跌價,開發商有權不蓋房」等等言論,公眾可以窺出任志強語義邏輯的變化,即從強硬的維護資本功利的角度轉向拿行政公權作為資本的擋箭牌,也就是將喧囂的民意詬病轉移到政府身上,讓政府為其擔責。此意若何?當是為了撇清資本責任,諉過於行政公權的狡辯。

  很多精英人士和媒體從業者都對任志強的「狂言狂語」進行過批駁,但都不著要領,反而刺激了他更多的資本表達權。在中國市場經濟仍未踏上規範的通途大道時,用舶來或者本土的經濟理論顛覆任志強的「驚人之論」是秀才對丘八的絮叨,無用!而用道德的口水去澆其氣焰,更顯公眾的無奈和困窘。公眾忽略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原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當任志強們通過形形色色的「原罪」完成了最初的積累之後,他們對行政公權沒有絲毫的虔誠和感恩,卻有蠢蠢欲動的掙脫行政公權束縛的衝動。這種衝動的原動力是基於追求更大的資本和利潤。只要是市場經濟,這種資本內源的對利潤的衝動都是不可遏止的。

  無可否認,當資本遭遇行政公權的矯治、約束和調整,或者遭遇社會輿論和民意無法逆轉的聲討時,就會轉而將所有的責任推給公權。按照任志強的邏輯,資本既然是政府的「丫環」,都是政府說了算。那就會產生如此結果:一是政府屢屢猛葯限制房價,出台各項宏觀調控措施。資本應該自律,聽從行政公權的政策指導,自動配合政府才對。可是在每一次房地產新政出台之後,只見任志強們百般抵制,有這樣忤逆犯上的丫環嗎?二是行政公權的服務職能決定了其服務於公眾的「公僕」性質。既然資本是政府的丫環,而政府又對公眾承擔著公僕責任,可以推及資本也是公眾的丫環。但從任志強嫌貧愛富的狂言中卻看不到丫環對公眾的任何敬意,只有鄙夷和漠視。因而,任志強的「丫環論」只能是荒謬的資本狡辯。

  不過,任志強諉過於政府的「丫環論」也給行政公權敲響了警鐘。就房地產業的發展而言,某些政府基於局部利益的考慮和虛妄的政績觀同房地產商建立了一種非正常的利益分肥關係。在這種公權和資本結緣的畸變關係中,政府通過違規放款和隨意審批低價轉地的方式讓資本得以迅速膨脹為桀驁不馴的大鱷,而政府本身僅僅獲取了GDP的增長點。在公權迷走於資本設置的虛幻發展觀中,腐敗的因子也悄然孳生。尤為進者,當資本和公權的畸形利益關係形成,地方割據、各自為政,則會出現罔顧中央政令的行政困境。國家宏觀調控房市的措施不可謂不嚴,國家懲處公權和資本勾結的貪腐不可謂不狠,為何房地產虛熱的泡沫依然在翻騰?為何資本還是那麼囂張?據最新統計,2004年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高達109.7,高於同期房屋租賃價格指數8.3個點。在宏觀調控的干預下,2005年房屋銷售價格較2004年有所下降,但仍高於房屋租賃價格指數5.7個點。足顯國家宏觀調控之難,抑制房價依然任重道遠。

  當然,上述所謂不正常的關係是局部的,但局部的掣肘會影響全國的大局。要讓任志強們住口,公權正名迫在眉睫。一是擺脫同資本糾纏不清的利益關係;二是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作用;三是將依法行政和保障社會公平有機結合起來,向全社會提供合格的公共產品。市場經濟是法治和公平的經濟,所謂「丫環論」扭曲了公權和資本的關係,也影響了公權和公眾、公眾和資本的關係失衡。只要是合法的、公正的和道德的資本,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的中國就不可能是受制於公權的「丫環」。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6-12-17 14:31 | 只看該作者
好文!分析透徹、詳實。不知高層可否看見?現下的所謂精英們,根本有好多是身負原罪的哦,不要忘了嘛,呵呵,大家不點明而已。當然東方人是沒有感恩和回報的傳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