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 中國仍處於「第一次現代化」初期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6-12-11 0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中央電視台不久前連播12集電視片《大國崛起》,引起海內外熱烈關注。《大國崛起》通過對史實的客觀整理,從而揭示九個大國崛起的不同經驗和內在規律,思想性隱藏其中而呼之欲出。顯然,在今天的中國,這樣的史實整理既有參考性、啟發性,同時又少有風險性。?

  今天的中國,雖稱之為崛起,但其實內外矛盾從生,由此也才有「兩和理論」(即對內和諧、對外和平)的誕生。展望未來20年乃至五十年的中國,雖可肯定「明天會更好」,但由於缺乏業已基本成型的內外邏輯,因此崛起之路依然充滿風險。?

  歸納起來主要是:中國能否像所有崛起大國那樣儘可能吸納外來資源?中國在吸納過程中能否儘可能避免或化解與別的大國的潛在衝突?能否平衡內部矛盾?能否建立一套現代化的制度?能否完成向創新型國家的轉型?完成現代化(崛起)后,如何避免重蹈發達國家覆轍?最為關鍵的是:中國在崛起過程中,能否克服延續千年之久的自身文化弱點?須知,正是這些自身的文化弱點或糟粕,導致中國百多年來在現代化尤其是憲政改革的道路上步履艱難。

  從歷史和國際的經驗來看,大國崛起一般都會涉及以下四個層面的內容:1、物質層面;2、制度層面;3、民族精神層面;4、文化更新層面。其中,后三個層面多少屬於體制和思想史的範疇。以此劃分,所謂的現代化其實可劃分為第一次現代化和第二次現代化,前者可稱為物質現代化,後者則可稱為制度和精神現代化。在第一次現代化之中,又可分為起步期和平衡期,其中起步期的特徵是,不顧一切代價發展經濟和提升國力,但由此導致社會成本的連續上升;到了平衡期,才開始注意綜合平衡發展,並注重社會公平和正義。同樣,第二次現代化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制度建設,二是民族精神世界梳理和自我文化更新;前者多涉及管理、政治體制和法制建設,其中包括民主制度的建立,後者則涉及以現代文明精神對民族精神世界的洗禮。?

  歷史上,德日兩國成功跨越了第一次現代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跨越了第二次現代化中的制度建設層,但最終由於未能對民族精神世界進行現代文明精神的洗禮,所以導致在20世紀走上法西斯道路,最終使得崛起之路充滿曲折。?

  戰後,德意志民族對精神世界的整理較為徹底,由此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德國;而日本則不但對於戰爭歷史未作徹底清理,甚至對明治維新以後現代化進程中的思想混亂局面也未能進行梳理,因此依然未能完成第二次現代化。?

  反觀英法兩國,雖然其綜合國力已非昔日可比,但由於分別經歷資產階級革命和人道主義的洗禮,全民精神世界相對比較成熟,不但在崛起因史上未曾有過重大挫折,而且由其創立的民主、法治傳統,今天依然是人類精神財富中極其寶貴的組成部分。?

  中國從1979年以後,改劃開放已歷經近28年,但至今僅跨過第一次現代化的第一個階段亦即不惜代價的高速發展,並剛剛開始注意協調、平衡發展。但第二次現代化的制度建設,尤其是全民精神世界的梳理和文化自我更新,則還遠遠沒有開始。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沙發
worldland 發表於 2006-12-11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