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育將成為大國崛起的最大後腿——目睹中國教育之怪現狀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12-9 0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確實讓國人振奮。20多年的改革開放,尤其是入世的5年來,中國可謂意氣風發,外貿額從2001年的5000億美元遞增到1.5萬億美元,出口區域從歐美、東亞向拉美、非洲延伸,初步完成了全球擴張。此外,GDP繼續保持高增長,外匯儲備躍居世界第二,世界經濟和文化中心再次向中國靠攏。但是,當我們在分享這些成功的喜悅之時,我們真有足夠的實力去迎接更大的成功嗎?

我們都知道,大國的崛起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靠教育,難道我們的教育真的準備好了嗎?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越來越感受到人才的匱乏,而中國教育近來湧現的怪現狀,不由讓筆者為中國的大國崛起捏了一把冷汗。

怪現狀一:教育的目的和責任逐漸缺失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培養人才!那教育的責任呢,還是培養人才!自1999年高校擴招以後,每年都有幾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湧向就業市場,可為什麼卻出現「一方是找不到工作的學生,一方是找到人才的用人單位」這樣的怪現狀呢?

大學畢業生≠人才!大學教育不是將學生招進大學校園,經過四年或者幾年培養以後,頒發一個學歷證明,然後將其輸送到社會上,就完成了教育的責任,也就可以功成名就啦!非也,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教育既然承擔著為國家培養的重任,就應該切實雕琢人才!但縱觀各大學校,這種責任心卻在逐漸缺失殆盡!

事實上,在尚未取消「包分配」以前,已經有專家看到了教育與社會發展漸行漸遠,許多大學畢業生分配到國企的崗位上,並不適合國企的真正用人需求。那時,企業是敢怒不敢言,畢竟是名校的畢業生嘛!可在取消「包分配」制度以後,學校依然照本宣科,因循守舊,繼續想以這類人才(名牌大學的幌子)「麻痹」用人單位,可這時的企業並不買單。「就業難」與「用人難」就是中國教育的真實寫照!

雖然,政府和教育部門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我想說得是,教育改革,必須先從責任開始,一定要強化教育的責任心,尤其是從經濟上強化!

怪現狀二:國企都市場化了,大學何時市場化?

如果問誰是中國教育的最大「毒癮」?先參照一下我們的國有企業,在改革開放之前,國企在鐵飯碗的保護下,過著非常滋潤的生活。但在改革之後,在市場經濟的「壓迫」下,中國90%以上的國企都舉步維艱,面臨虧損和倒閉的窘境。大家都知道,正是國企市場化、經營化改革,不僅拯救了國企,而且拯救了中國經濟。但是,長期以來的教育改革,依然沒有讓教育也市場化,國家每年依然拿出數百億資金用於支持教育、扶持教育、補貼教育。或許,正是因為國家的保護,中國的教育改革至今仍然沒有走上正確軌道,許多學校依然在「鐵飯碗」下苟延殘喘!

前不久,聽聞天津一大學挪用校辦企業資金炒股,在發現其炒股損失幾千萬之後,竟然將原大學領導撤職,而且取消其人大資格。在此,我想問的是,第一、大學怎麼有那麼多閑散資金用於炒股呢?第二、大學炒股有錯嗎?第三、假如這個大學領導炒股盈利而非虧空,是否要給予獎勵呢?種種跡象表明,教育改革,仍然沒有改掉其「國家背景」的影子,距離教育市場化經營還很遠!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現在學校的收費已經逐步向市場化經營靠攏,學校已經具備自負盈虧的能力。我在想,假如教育全面市場化,入學前先與學校簽訂一份《培育與就業合同》,將學校收費尤其是大學收費與學生就業掛鉤在一起,就像用人單位與就業者一樣,你為企業創造了多少價值,企業就根據價值為就業者提供報酬。教育改革也一樣,學校把你培養成什麼樣的人才,讓你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學校的學費就在你將來工作的收入(建議10年)中分取。這樣,不僅避免了貧困而有才能的孩子上不了學,也充分調動了學校的責任感,而且還可能徹底解決目前社會的就業問題,為企業培養了有用的人才,真可謂一舉四得!

怪現狀三:民營大學為何受限?

近段時間,提高民營大學的辦學門檻,許多地方將收到限制,也是教育界關心的話題之一。但是,民營大學為何受限?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崛起過程中,民營大學逐漸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社會的一些用人單位,甚至希望用民營大學的學生。畢竟,在與名牌大學的比較過程中,民營大學自知在師資和影響力方面都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在教育管理、在人才培養方面,民營大學始終沒有拖教育的後腿,甚至,正是民營大學的崛起,讓一些名牌大學面臨招生的尷尬。

我想說得是,從大國崛起的利益上來看,中國大學也應該優勝劣汰。正如小平同志所言,不管白貓、黑貓,逮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大學也一樣,不管是民營大學,還是名牌大學,都是在為大國崛起培養人才,實在沒有必要設置一些限制。

怪現狀四:客座教授還是學校代言人?

李湘成為川師大客座教授,並在首次課上潸然淚下,可謂今天娛樂圈和教育界的大新聞。本人先不去探討李湘將「棘手」說成「辣手」,只想反問一下中國教育,李湘到底是客座教授還是學校代言人?

古人云,術業有專攻。不可否認,作為著名主持人,李湘在湖南衛視帶給大家的快樂是有目共睹的,其主持水平也是不容置疑的,尤其是其在《快樂大本營》和《超級女聲》中帶給中國的快樂。但是,李湘真的適合(還是配當)當川師大的客座教授嗎?我們都知道,何謂教授,就是在某一專業有深層次的造詣和研究,有讓學生信服的教學功底,真正能夠啟蒙學生。那麼,李湘具備這些要求嗎?

與其說是客座教授,還不如說是去學校演講,甚至不如說成是大學的代言人。但是,在神聖的教育領域,我們不需要代言人。或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會羅列一系列名人,說他們出自該學校,可那是一種榮譽,一種歷史。李湘不是出自川師大吧?

或許,正如一些網友所言,連李湘都成為中國大學的客座教授,中國教育不停步才怪呢?

怪現狀五:天價幼兒園的背後?

上月,驚聞南京一天價幼兒園,居然年學費10萬元,要打造中國富家子弟的幼時天堂。當然,該幼兒園全盤西化,無論是教育設施,還是教師,都是「進口」。所以,其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外國兒童構建一個「異國之家」。

「10萬元一年的學費」,在中國,肯定不凡富翁不在乎這麼一點小錢,而且為了「望子成龍」,這一點小小的破費算得上什麼。這或許正是該幼兒園創始人的初衷:既然你想望子成龍,我「敲詐」你一點錢又有何妨?

但是,不知道這家幼兒園創始人有沒有想過,這種幼兒園的出現對中國教育是怎樣一種震驚?教育部門在嚴打之下,會允許你這樣的天價幼兒園存在嗎?因為大家都知道,即使你所有的都是進口的,有怎麼值得上10萬元一年的學費呢?這不是在從小培養孩子的「敗金」意識,尤其是全盤西化教育,本身就是對中國傳統教育的「侵略」。

事實上,困擾中國教育發展的「怪」現狀遠不止這些,但教育改革是大國能否完全崛起的關鍵,作為中國人,期待教育部門看清問題,真正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銀虎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0

主題

396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84
沙發
shawn6209 發表於 2006-12-9 22:00 | 只看該作者
大學市場化的結果是窮人的孩子讀不起書。現在還沒有市場化,但是農村的孩子已經很難支付學費了——一般每年5000元左右,「市場化」后,肯定只高不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