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很商業化的社會,商業活動在美國的社會生活當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美國總統柯立芝在1925年說,「美國的要事就是商業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商業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和在美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商業靠商人來推動,而推動商業發展的原動力在於利潤。只要有利潤,任何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法律禁止的也有人試圖去做,只是在美國這要稍稍難一些就是,因為它的法制相對比較嚴密,執法相對比較嚴格,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比較完善)。為了逐利,商家之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而激烈的競爭刺激著創新,無窮無盡的創新:產品設計創新、材料創新、工藝創新、銷售方式/渠道的創新、顧客服務的創新。。。可以說,商業和商人是美國社會這架大機器的「發動機」,推動美國在創新中競爭,在競爭中創新,因此不斷前進。
2.小城鎮居民:保守,傳統,務實。
雖然美國人自己也承認,真正統治美國的是華爾街, 但是,華爾街只是提出美國的方向並試圖推動影響美國走向華爾街所希望的方向。至於他們的推動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還要看在美國文化和心理中相當重要的一群人:小城鎮的居民,尤其是中部地區小城鎮的居民。在美國報刊上,這些人以及他們的生活環境一般被稱為「主街Main Street」(類似中國說的「城關大街」,因為美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條Main Street)。例如常講的一句話「從華爾街到主街From wall Street to Main Street」意思就是「從最頂層的金融巨頭到最普通的老百姓」。這些Main Street上的(廣義地:小城市裡的)老百姓,絕大多數都信基督教,大多數星期日上教堂,思想比較保守,生活方式和觀念比較傳統,大多數生活的閱歷很簡單,視野很局限—只知本城本地而不知(不屑於去「知」)外地、更不用說外國。他們同時也很務實。
美國國民對於運動有著比多數亞洲國家的國民遠遠高漲的熱情和興趣。運動明星在國民心目中的地位常常要高過政商要人。一到周末,常常會發現原來某個時段的節目不見了,因為正在播放某場比賽(通常會是美式足球Football或是壘球Base Ball)。剛剛過去的感恩節(11月24日星期四), 親人朋友們在團聚共進感恩節火雞大餐和南瓜派后,大多數人就是圍在電視前看美式足球比賽。運動本來就是競爭性的,而美國特有的美式足球更是充滿了攻擊性, 整個比賽外行人看上去就像是在打群架似的。自己感到,美國的運動以及美國人對運動的幾乎狂熱的愛好,很是對於美國人的競爭性和進攻性的一種潛移默化和一種心理強化。但是同時,體育運動又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美國人服從規則、積極參與、接受比賽的結果(競爭的結果)這樣的習慣和心理素質。美國人常說,「規則就是規則Rules are rules(沒辦法你就是得服從)」,「做一個好選手,按規則比賽Be a good player; play according to the rules」。這種按規則公正競爭的習慣和觀念也很大地影響了美國人處理生活和政治的方式和心態。一方面,美國人很強調參與,「都下去玩」, 你常常可以看到在一場美式足球的賽前或者賽后,在賽場周圍(尤其是在中部的大學城裡)人們在自己的泊著的車前後扔橄欖型的球來娛樂,小學、初中、高中的種類繁多的體育隊里小孩們要麼下去打要麼做拉拉隊Cheer Leader 的情形,這很好地訓練了他們的參與精神和團隊精神,於是反映在政治上便是人們對於政治的積極參與和有組織地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