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 馬伯英談中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 0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htsl 兄,  此文太新,  及作者的特殊身份(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  忍不住想向讀者推薦.  請原諒食言.

全英中醫藥聯合會主席 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  馬伯英

  近來,國內掀起了「取消中醫藥」之論,據說網上簽名支持者已近2萬人。始作俑者振
振有詞,以「廢除中醫口號已提出120年」,「中醫不科學」等為進攻武器,對中醫藥發出
了剿滅令。

    是可喜,還是可悲?

  廢止中醫論點最初來自日本

  「廢止中醫」可溯之於日本的「廢止漢醫」,始於1875年。日本文部省醫務局官員赴歐
美考察醫事後,訂立條例,決心廢除漢醫。其辦法是一切從醫者須通過物理、化學、解剖、
生理、病理、內外科及藥劑等科目考試后,合格者才能授予開業證書。這些科目都是西醫科
目,中醫自然考不出來,自然也就不能再生存下去。因反對者眾多,日本隨後又追加了一項
安撫條款,即原已執業者可以免試,但中醫不得授徒或開學校。

    「免試」使大批中醫從業者得以繼續生存,條例也因此執行暢通無阻。3年後才有中醫
發現,「條例」等於讓中醫老死滅亡,隨即再次發起抗爭,但為時已晚。日本漢醫,自此若
存若亡。

     那時的中國知識分子,留學東洋者多,留學西洋者少,日本的思潮很快影響到中國,中
國的名流學者於是紛紛主張效仿東西洋之法。所以,從鄭觀應、俞曲園、章太炎、梁啟超到
魯迅和傅斯年等,無不主張廢止中醫。但另一些學者如梁漱溟、郭沫若等,對中醫並不持偏
激之論,他們認為,中醫有療效作為事實,其中必有其科學的道理。

     進入了21世紀的今天,日本和歐美都已經開始熱心地研究和提倡中醫,那些「廢止中醫
」論者,是否有點兒「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覺?

    中醫是科學嗎

  現在人人開口閉口都講科學,科學成了標籤,成了某人想要加以褒貶某一客體的標籤。
科學是標籤嗎?回答很簡單:如果是標籤,科學就不是一個開放體系而成封閉體系了。於是
科學就失去了前景,沒有了前途。而這正好是科學要排除的東西,所以,不要隨便給一種你
未能認知或知之甚少的客體去貼標籤。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在未知事物面前總是抱持著謙卑
的態度,而具有勇於不斷探索的精神,絕不輕言「放棄」、「廢止」、「不可救藥」這類走
向極端的話,這才是科學精神。

    醫學在西方一般是與科學、技術相提並論的,互不隸屬。因為醫學既包括理論,又充滿
技術因素,而且很多是要憑經驗看病治病,哪一類都包含不了。現在,人們將之歸於廣義上
的科學範疇,是因為基礎醫學部分科學理論的比重越來越大。不過,西方科學史家、特別是
臨床醫生,比較普遍的看法是醫學、特別是臨床醫學,基本上屬於經驗醫學範疇。所以,從
嚴格的科學定義角度上看,醫學是不屬於科學範疇的。

    基礎醫學各有所屬,例如解剖學、生物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物學等,都是科學范
疇內享有獨立地位的科學學科,它們離開醫學照樣存在,它們是醫學所用的知識和工具,並
不為醫學所獨佔。醫學只是借用了它們來充實自身,發展自身。醫生看病一定會盡量利用它
們,但利用不上的事還是經常發生的。這時候,醫生還是要看病治病,他們靠的就是經驗。
俗話說「後生手藝老郎中」,醫生愈老,經驗愈多,看好病的機會就愈大。所以在西方,同
樣是信任老醫生勝於年輕醫生。

     由上可見,醫學是科學、技術和經驗的混合體,在嚴格分類上是一個獨特的知識體系。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個新的醫學概念流行起來,叫做「循證醫學」
(EVIDENCEBASEDMEDICINE),其矛頭所指就是經驗醫學。

     診斷也好,治療也好,教課也罷,先要來一句當頭棒喝:拿出證據來,沒證據,一切免
談!這證據必須是經過雙盲、隨機、對照和統計學檢驗分析合格通過的。這就是真正的科學
醫學了,經驗醫學時代行將結束。

     然而,這只是近10年才提出的,並在西方醫學界也引起了極大困擾。最近,《英國皇家
醫學會學報》就有專門討論,自然也有人加以質疑,因為極端的「循證醫學」是高妙的殿堂
醫學,而不是救急的床邊醫學。

     我不反對醫病要有證據,也不反對循證醫學去佔一席之地,讓醫學進入科學殿堂。但我
反對一刀切,反對先貼標籤再救人。從認識論上講,人們取得經驗,然後上升為科學理論,
都要有一個過程,而經驗是不斷產生並積累起來的,而且大多數情況,正是經驗成為科學理
論新鮮的生長點。

     有人會說,照以上所論,現代醫學也是不科學的,那中醫就更是不科學的了。錯。我強
調科學是一個發展概念,是一個開放系統,不要把一個自以為是的「科學(或不科學)標籤」
硬往人家身上貼。一定要貼的話,我們就找一個比較得到公認的科學範疇概念(未必可稱為
定義)作一對照判別。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6-12-1 01:12 編輯 ]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 01:0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的本質及科學內核

  我曾經花了10年之功研究中醫理論的本質問題。我是西醫科班出身,文化大革命在山村
行醫的醫療實踐使我親身體會到中醫的臨床有效性,文革后第一屆研究生學習使我認識到了
中醫的博大精深。


  1985年前我發表的論文,基本結論是:中醫是自然哲學的醫學;其認識論的方法論主體
是樸素系統論的方法論。1985年至1988年我在劍橋大學工作並繼續研究中醫。1990年應上海
人民出版社之約,撰寫過一本63萬字的《中國醫學文化史》。我發現,中醫理論的本質和科
學內核,始終是一種生態醫學適應理論。我在該書中寫下的結論是:「中醫學是以自然和社
會生態狀況及個體自身的心理變化影響人體健康和疾病的規律為研究對象,並從中指導臨床
診斷,治療及預防的科學。」


  此書出版至今十數年了,雖然用中文寫,但在國外影響比國內大。後來我又陸續發表了
一些進一步闡述的論文,但關於中醫是生態醫學的結論,並未引起當局和有關科學思想史研
究者的注意。


  我提出這一結論的意義在於:肯定中醫是科學,中醫是與西醫不同體系的醫學科學,研
究中醫應在研究的方法論和方法學上找出突破口。


  現在的「中醫不科學」論者,是以西醫作為參照物,認定西醫是科學,而中醫不能融入
西醫這個體系,所以中醫不科學。這一三段論邏輯推理,形式上正確,但大前提不準確,所
以結論錯誤。科學是多元的,西醫也只不過是科學醫學的一大門類。西醫與中醫的不相融好
比話劇與京劇,它們屬於不同的表演體系,互不取代,但都屬於表演藝術。


  論者以中醫不能實證又不能否證來證明中醫不科學,這是似是而非、掩人耳目的說謂。
中醫不能實證,否證又從何談起?關鍵問題是中醫能不能實證和如何實證。西醫的實證建立
在實驗研究和統計分析的基礎之上。這是在「還原論」指導下所得出的成果。但「還原論」
與系統論是不同的理論範疇,「還原論」方法對於系統論範疇的客體有適用不當之虞。


  所以,現代醫學科學方法證明不了的中醫不等於說中醫就不科學,它只能證明中醫是不
同於西醫的科學。同樣,西醫研究適用的統計學方法不能照搬到中醫研究中來。統計學也需
要革新。何況近來西方科學界已有人指出,當代研究中的不少統計分析結論並不正確反映科
學本質,對統計學方法和理論提出了挑戰。西醫研究尚且如此,何況對中醫豈能唯此為從?
在中醫研究中,為什麼不該去尋找適用的統計方法呢?


  中醫是科學的,其生態醫學適應理論比起西醫來是超前的。西醫也在近些年提出生態醫
學新觀念,但遠未形成理論,遠未達到像中醫那樣可操作而付之臨床應用的程度。不要民族
虛無,唯西人馬頭是瞻。


  中醫的出路何在

  說中醫不科學的那些人,其實想說的是中醫不是實驗科學,但科學並非只有實驗科學一
個門類。他們把概念搞混了,邏輯搞亂了,所以結論錯。


  中醫確實基本上不屬於實驗科學,而是屬於系統科學。要問的應該是:系統科學目前尚
無成熟的方法學可供研究中醫之用,中醫還是現代化不起來。


  中醫出路究竟何在?

  按「廢止中醫」者開出的藥方,就是把中醫從目前在中國所居有的、與西醫平列的主流
醫學地位上拉下來。節約資金,不研究,不辦學,連中醫院也關掉。


  在英國的中醫師,政府規定不準用西藥,碰上難治之症或者明知與西藥合用效果更快更
好,也得單用中藥。這就逼上梁山,能出優秀中醫。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動輒用西醫辦法
給人看病,對中醫沒信心,甚至加入反中醫行列,這隻能說是中醫教育的失敗。


  目前,系統論的方法論在實際研究中尚無計可施,但也沒人想過去進行研究。這需要有
人像數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那樣,靜下心來,冥思苦想去做研究才行。急功近利、完成指標
式的任務型研究項目分配,恐怕達不到好的結果。中藥復方研究就是個大課題,值得花大力
氣。


  分析論或實驗研究的方法不是完全不能用於中醫研究。一是找准目標,花大錢去做。針
麻的內啡肽原理,青蒿素都是有了目標,有了充分投入,才出的成果。二是現代化的、最新
的儀器也要有人想到去用才行。例如MRI,就是美籍韓人先想到去觀察針灸前後腦圖像的變
化,記錄下來從而出了專著的。英國幾所大學馬上跟進做了新的研究。中國MRI儀器不是到
處都有嗎?怎麼就沒人想到,沒人去研究呢?


  中醫在海外正在熱乎起來,尤其是英國,政府已將之納入立法過程之中。醫藥公司、大
學和各種研究院所也都虎視眈眈,想從中醫這兒吃一口肥肉。國人不要再不爭氣,自亂方寸
,把國寶當垃圾扔掉。


  我最近看到了中國科技部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正在徵求我們這些海外醫學人
士的意見,我是舉雙手贊成的。這才是有遠見卓識的大計。停止爭論,就地出發,同心同德
為中醫現代化而奮鬥,這是我們海外中醫最熱切的期望。


  對中醫文化的感言

  在這次廢中醫論者的言詞中,有人說,「告別中醫中藥比破除迷信更容易」,把中醫等
傳統文化稱為舊文化,「下定決心用科學和哲學來改造我國傳統文化」。這些論調中,至少
有不少概念是搞錯了,混淆了。


  中醫文化在技術層面上說是臨床實用的技術文化:從理論層面上說是一種學術文化。它
的科學性前面已作論述。儘管在歷史上或現實中還夾雜著一些民俗甚至迷信的東西,但其科
學內核及其本質的光輝是掩蓋不住的。特別是它作為生態醫學理論及系統科學的前驅性和前
瞻性,是其他醫學科學望塵莫及的。


  為什麼說中醫文化是優質文化,為什麼說中醫不但不能廢除而且應當加大投資,加大研
究力度?就是因為中醫理論的科學性、超前性和在實踐中的有效性。


  所以,「中醫是舊文化」的說法,是出於對中醫的無知,對醫學前景的無知。人家的都
是新的,自己的、傳統的都是舊的。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卻不知外國人還認為中國的月亮
比他們的圓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 01:0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風靡世界是一例,道家哲學、儒家哲學、孫子兵法等在世界受追捧,武術和中餐受
到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更是眾所周知的例子。要用科學和哲學改造傳統文化以救中國,為什
么不從自己國家那些優質文化中去發掘提煉呢?先破后立———先破壞后建立,實是敗家子
行為,教訓還少嗎?


  研究科學哲學的人,應當分得清楚崇拜、信仰與理解之間的差別。中醫能看好病,不是
因為病人崇拜或信仰,而是因為醫生正確使用了針灸與中藥。從反覆不斷累積的經驗中,醫
生和病人都從不同角度增加了對中醫的理解和信任。有些病人可能進而產生了對中醫的崇尚
心理。在歷史上也有渲染而成為崇拜或信仰的,把名醫變成神來加以膜拜。中醫發展至今,
主流是理性醫學文化,不能因為民間醫學文化中有迷信現象,就本末倒置,把中醫文化推到
醬缸里去。


  我一再強調,中醫走到今天,是一個文而化之的過程。從原始醫學、巫術醫學到自然哲
學的醫學,生態理論的醫學就是脫胎換骨的過程。要說中醫對人類的貢獻,這生態醫學的理
論和實踐,就是最大最重要的貢獻。


  有人說,古代的歐洲人用自己的醫學征服過黑死病。有嗎?懂西醫史的人都知道,14世
紀流行於歐洲的黑死病,是在死了2500萬人後突然銷聲匿跡的。當時的歐洲醫學對之束手無
策,毫不起作用。鼠疫在20世紀中葉抗生素問世之前,醫生對之並無特效辦法。倒是中國人
,醫生伍連德曾經成功阻止了20世紀初中國東北鼠疫的流行,他的辦法是將屍體焚燒,號召
民眾大放炮竹(正好是過年)。炮竹爆炸后散布的硫黃起了滅菌作用。伍連德正是利用了中國
的民俗文化。


  至於白內障,中國唐代就有針撥白內障,白居易寫詩記錄過。再說,手術確非中醫強項
,但華佗是手術專家,還是世界最早的麻醉藥發明者。後來中醫轉向外病內治、疝氣之類,
中醫是可以用針灸和中藥治的。


  再看我自己的例子。文革我在山區,在沒有條件為病人開刀治急性闌尾炎情怳下,我用
針灸治癒了它。從此我努力自學中醫。今天我在英國,治癒了上千例英國西醫治不了的疑難
雜症,包括疝氣。


  中醫在實用技術層面上對人類最有貢獻的一項是人痘接種預防天花。英國的琴納醫生原
本是種人痘的,在實踐中受到擠牛奶姑娘得了牛痘不再得天花的啟發后,才改用牛痘漿取代
人痘術的。中國人為什麼要妄自菲薄?為什麼自己沒研究過中外醫學史,卻拿那些無厘頭的
例子嚇唬國人?


  中國的醫學文化一直是平穩、向上發展的。1983年我發表過一篇文章,就中西醫的歷史
過程用曲線圖示出來。結論是:西方醫學大起大落,中國醫學穩步前進。


  是的,抗生素和激素治療是西醫劃時代的躍進,但時至今日,它的抗藥性和副作用問題
已嚴重困擾著西醫生們。對病毒引起的疾病,至今未找到有效辦法,但中醫卻多少有些辦
法。中醫在西方是以其獨特療效立住足根的。在英國,不少西醫專家也來學針灸學中藥了。
這是什麼現象?這是醫學的跨文化傳通。


  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信息傳輸使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內的今天,優質的中醫藥文化
,誰會拒之門外?自毀長城的人,最終將被歷史恥笑。


  (馬伯英教授現任全英中醫藥聯合會主席,他同時任西醫師、中醫師、醫學史家、科學
哲學和方法論研究者、醫學文化人類學家等多種職務,並擔任英國劍橋大學和英國學術院訪
問院士,現為英國皇家醫學會終身院士,著有《中國醫學文化史》、《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
》等著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

[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6-12-1 01: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 02:02 | 只看該作者
收藏本頁  

歐洲中醫藥調查:英國人愛針灸德國人信草藥

時 間:2006-11-17 09:42:26  閱 讀:33 次    責任編輯:黃麗珊



  中醫知識傳入歐洲已有約350年歷史,但上世紀70年代前,中醫療法在西方臨床仍只有零星個案。中醫藥在英國有過兩次發展高潮,都發生在上世紀,第一次是70年代的針灸熱,第二次是80年代後期的中醫藥熱。

  倫敦街頭英國人排隊看中醫

  如果問英國人是從何時認識中醫的,絕大部分人會提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當時尼克松在中國觀看用針灸麻醉進行手術的鏡頭轟動了西方。此後,英國不斷派人前往台灣、香港、日本等地學習針灸,後來派出大批人員前往中國內地學習中醫。這些人學成回到英國后,紛紛興辦針灸學院。目前,英國的針灸從業人員已達1.6萬人。

  提到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不能不提到羅鼎輝的傳奇故事。她畢業於廣州中醫學院,1983年在倫敦唐人街開設了一家中醫診所。1986年,一位在英國醫院沒有治癒的皮膚病患者求助羅鼎輝,服用幾副中藥之後,病情竟然奇迹般轉好。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過去中醫診所主要面對華人,很少有英國人問津。此後,羅鼎輝的中醫診所前,變得門庭若市,就連歐洲其他國家的病人也紛紛慕名前來求診。

  英國著名皮膚病專家戴維?阿瑟頓注意到了此事。他跟蹤那些經過羅鼎輝治療的病人,定期為其複查檢驗,證實確有療效。阿瑟頓為此著文指出,在那些未被醫院治癒、後向羅鼎輝求助的病人中,最終有70%的人痊癒。

  這些故事經英國廣播公司等主流媒體報道后,英國人在羅鼎輝的中醫診所前排起了長隊,每天等候就診的人最多時有七八十人,有時不得不動用警察前來維持秩序。務實的英國人從此信服了中醫和中藥。

  據全英中醫藥聯合會的資料顯示,英國現有中醫診所3000多家,中藥進口商約40多家。英國政府還撥款給大學,支持中醫研究。

  德國85%的人認為草藥有療效

  與針灸不同,中草藥在歐洲國家的推廣卻並不樂觀。在德國的情況最好。

  德國是歐共體中使用植物葯最多的國家,約佔歐洲草藥市場的70%。草藥的應用已納入了德國醫療保險系統。據調查,德國85%的人認為草藥有療效、毒性低。草藥製品在任何藥店都可以出售。德國政府重視傳統醫藥的發展,每年撥專款資助開發自然療法,並成立中國傳統醫學研究院。

  西歐各國中最早經政府批准並由保險公司支付醫藥費用的一家中醫院,也設在德國。這家醫院由德國的企業家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由於療效顯著,目前患者預約住院至少需等候一年半的時間。這在西歐產生了轟動效應。

  質疑《中國藥典》中有"毒藥"

  上世紀90年代末,一位患者因服用中藥"龍膽瀉肝丸"而出現腎損傷,造成中醫藥在英國發展的良好勢頭遭到重挫。時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名譽副主席的羅鼎輝感嘆道:"這一拳打到英國中醫界的身上,不知道有多疼!"

  2001年9月,英國衛生部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中藥毒副反應案例,告誡英國公眾選用中藥要慎重;隨後,又從英文版的《中國藥典》中摘錄一長串有毒和違禁的單味葯及中成藥名單,在網上公布。從此,英國人"談中醫色變"。

  為應對嚴峻局面,英國中醫界開始加強行業自律,並積極為中醫謀求合法地位。英國皇家醫學會院士、倫敦杏林中醫研究生院院長馬伯英,還以專家身份出現在法庭上,為蒙受不白之冤的中醫診所進行辯護。馬伯英說,在海外,對一些疑難雜症的實際療效,讓西方人開始信服中醫;但因為缺少科學的數據佐證和中醫本身自律性的問題,使得中醫不能完全被接受。

  總的來說,目前在西方國家,中醫仍被歸類於輔助性醫學的範疇,雖然可以自由開業,但從醫者不能稱為醫生,沒有法定地位,只能在當地醫療體系裡充當"配角"。

  西方醫學專家稱中國人應珍惜國粹

  多位西方醫學專家接受本刊專訪  

  "萬人網上簽名反中醫"一事,使中醫再次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而此時在國際上,中醫正由最初被排斥,一步步開始"滲入西醫的世界"。
  為了解中醫在國際上的發展情況,本刊專訪了來自瑞典的著名血液學專家、曾任諾貝爾醫學獎評委的比格?布洛姆巴克博士,瑞典卡洛林斯卡醫學院教授、諾貝爾醫學獎評委秘書漢斯?喬尼瓦勒,以及在英國中西醫兼治的菲利浦?弗農醫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2-1 02:03 | 只看該作者
針灸神奇療效吸引西方人

  記者:中醫藥是何時進入當地的?當時人們怎樣看待它?

  弗農: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我還是醫學院的學生。那時,我看到了中國醫生為一位美國記者實施針灸麻醉的新聞,覺得非常有意思。

  當時,歐洲的國民保健系統已經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而在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中國,人民的健康狀況卻不錯,這足以說明中醫藥的療效很不錯。

  布洛姆巴克:20多年前,瑞典最大的綜合性醫院南方醫院,派出一個學習小組,到中國醫院學習針灸。這個小組的成員都是當時瑞典各個醫院婦產科的接生大夫,大家對針灸減輕分娩疼痛的功效感到很好奇。而那時,西方有些人還在討論中醫和巫術的區別。

  記者:您作為一位專業人士,對中醫總體上的認識是什麼樣的?

  弗農:我用中西醫兼治的辦法為人治療。到我這裡看病的人,大部分是來治療各種疼痛,因為很多人知道針灸可以止痛。實際上,中醫的治療範圍和方法非常廣泛。有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了解了更多的中醫知識,也會要求治療別的病。我不能說我的每個病人都痊癒了,但很多人都覺得好多了。中醫確實能治好一些西醫無法治癒的疾病。

  布洛姆巴克:我的夫人是華人。當家中飄散著中藥特殊香氣的時候,我常常會琢磨自己是否該為"老寒腿"找個針灸醫生。我覺得,中醫和西醫有著本質的區別。中醫把人體看作是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的組合;而西醫則認為,人體是由各種器官、血管、神經中樞等合作形成的。目前,一些西方的醫藥公司,已成功地將中藥中有效的活性物質分離出來,把它們應用在新葯的研發中,含有中藥成分的可治療哮喘病的西藥已經問世。美國的科學家還證明,一些中藥中的活性物質對有酗酒基因的人有療效。這對中醫藥來說,也算是一個發展。

  對中醫的看法在改變

  記者:用西醫標準來評價中醫,是一種科學的做法嗎?

  布洛姆巴克:今天,任何一名瑞典產婦在瑞典醫院的產床上都會被問到是否希望用針灸減輕分娩時的疼痛感。當然,產婦也可以選擇西醫的減痛方法。對許多瑞典人來說,中醫早已經沒有了它當初在西方社會出現時的那種神秘色彩,成了病人可以自由選擇的"另一種治療方法"。

  喬尼瓦勒:中醫被帶到西方社會的時間還不長。醫生在治療中首先要給患者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很容易在患者比較熟悉的文化背景下產生,卻很難在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中找到。醫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都需要進行長期的實驗,在失敗中汲取經驗,不斷完善發展。武斷地說西醫是科學、中醫不是科學,這種做法本身就不科學。

  沒有理由"取消中醫"

  記者:現在,中國國內出現了"取消中醫"的爭論,您對此怎麼看?

  弗農:很多西方人不懂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他們認為西方是先進的,中國是落後的。一些學習西醫的中國人,也接受了西方人的觀念,否認中醫藥的價值。這中間也不排除西藥公司的背後利益在起作用。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中國人應該珍惜它。

  喬尼瓦勒:為什麼要取消中醫呢?現在西方社會正在開始正確地認識中醫,誕生中醫的國家卻要取消中醫,這可是件讓人憂慮的事情!中醫西醫都是醫學科學。在應對威脅人類健康的各種疾病時,我們需要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副作用的藥品。對於某種治療方法,不管它建立在哪種醫學理論基礎上,治癒病症才是其最終目的。
http://www.chinamtcm.com/industryhtml/7201.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6
laodai 發表於 2006-12-1 10:43 | 只看該作者
「治癒病症才是其最終目的」,這話很對!

耳鳴,是我這種年齡人的常見病,西醫怎麼也診斷不出根源所在,也無葯可治。而中醫自有他的辨治理論,5貼中藥徹底解決問題。

一種學術理論想「霸佔」學界的現象,在科技史上是作為「醜聞」載入史冊的,有關的人必須引以為戒。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500

帖子

34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4
7
angelo391969 發表於 2006-12-2 21:54 | 只看該作者
中醫不是終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40

主題

4210

帖子

589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95
8
山東大漢 發表於 2006-12-4 09:3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博大精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50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99
9
shooden 發表於 2006-12-4 12:07 | 只看該作者
請問西醫怎麼解釋上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620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10
farm 發表於 2006-12-6 19:34 | 只看該作者
取消中醫簡直是一場鬧劇, 可笑之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1924

帖子

39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8
11
Alchemist05 發表於 2006-12-7 17:17 | 只看該作者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嘛,13多億人,當中總會出現超級垃圾的人,他們為了錢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可惜每次都是鬧劇而已,唉,這也是正常的,我們對那些腦殘人士還能要求什麼呢?
每天逗逗台獨狗,做人健康又長壽>>^0^<<
原來畸形的台灣民主=大便!實在是高!和台灣的101一樣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