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鄭州12歲男孩收撿20名棄嬰 離異母親支持(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2-5 1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2月05日14:19   大河報 



鄭州12歲小男孩的大愛人生:6年收撿棄嬰20名



  3歲多時首次撿棄嬰,母親不願惹麻煩,他拉著母親說:「狗會吃他。」母親最後把嬰兒抱回了家從1997年到2004年的6年時間裡,鄭大第二附屬小學的趙雙斌和母親在澠池收撿棄嬰20名。


  12月1日下午,鄭州大學第二附屬小學五年級一班,放學鈴聲一響,12歲的趙雙斌便很利索地收拾好書包,徑直向附近一所幼兒園跑去。媽媽不在家,他要去接弟弟回家。


  弟弟趙高翔剛三歲,調皮的他一見哥哥,跑過去就摟住哥哥的脖子撒嬌,而趙雙斌像一個小大人,微笑著拍拍弟弟的屁股,然後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拉著弟弟的手朝家走去。


  這是兄弟倆生活中極為平常的一幕。母親不在家時,弟弟的日常生活全都由小雙斌照料,儘管他也是一個需要人照顧的孩子。


  事實上,趙高翔並不是趙雙斌的親弟弟,而是趙雙斌9歲時撿到的棄嬰,當時小高翔才剛剛半歲。


  而小高翔也只是趙雙斌收撿的眾多棄嬰中的一個。從1997年三歲多時第一次把被拋棄的嬰兒帶回家到2004年初,6年中小雙斌收撿過的棄嬰共有20個。


  3歲多時他「撿回」第一個棄嬰


  「最多的時候家裡養了5個他撿來的孩子。」母親趙文華對記者說。


  1995年,與丈夫離異后,趙文華離開鄭州到義馬與澠池交界的一個煤礦工作,剛剛一歲的趙雙斌跟著母親在礦區生活了8年。



 母子倆生活的礦區地處310國道和隴海鐵路之間,在它周圍大大小小有近千家煤礦,礦上的工人大都來自雲、貴、川一帶的貧困山區,流動性強。在公路旁和鐵路旁,經常有出生沒多久的嬰兒因為家庭貧困或者有生理缺陷而被父母遺棄。


  1997年深秋一個寒冷的下午,3歲多的小雙斌在自家房后玩耍時,聽到不遠處一個廢棄的機井房傳來嬰兒的啼哭聲。他好奇地跑過去,看到一個嬰兒被層層包裹,只有一張小臉露在外面,一隻黑狗圍著它嗅來嗅去。很多鄉鄰都在圍觀,但看完之後都搖搖頭走開了。


  天漸漸黑了,圍觀的人散去,最後只留下小雙斌一個人蹲在嬰兒身邊。後來,他跑回家拽著母親來看這個嬰兒。趙文華不願惹麻煩,就哄兒子說家裡養不起,小雙斌不依,拉著母親一直說:「狗會吃他。」趙文華只得把嬰兒抱回家,這一年,小雙斌還不到四歲。


  自從撿回了這個嬰兒,以前喜歡在外邊瘋玩的小雙斌就一天到晚守在家裡,隨時「督促」母親照顧嬰兒。自己要工作,家裡突然多了一個時時需要照顧的孩子,母親有些吃不消。一次,趁雙斌走親戚,趙文華把撿來的孩子送到了澠池縣福利院。後來小雙斌為此跟母親大鬧了一場。


  這件事後,小雙斌出去玩耍時總是喜歡在附近尋覓,希望能再發現被人遺棄的嬰兒。這事傳開后,甚至有人把不想要的嬰兒放到他家門口。據趙文華介紹,在義馬期間,從1997年到2004年初,被小雙斌抱回家的棄嬰共有20個,其中差不多一半有生理缺陷。


  「治好(棄嬰的)病,就能給她找到家了」


  煤礦上事多,兒子抱回家的嬰兒讓趙文華十分為難,她只好一邊找來保姆照料這些孩子,一邊尋找合適的家庭來收養他們。大部分健康的孩子在家養了一兩個月後,都能找到合適的人家送走;而那些身體有缺陷的孩子要在家裡養得更久,直到給他們治好了病患后才會有人願意收養。


  2001年春,7歲的小雙斌跟著鄰居到宜陽縣鹽鎮趕會,途中遇到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女嬰。小雙斌立即鑽進人群,把女嬰抱回了家。女嬰撿回來不久就被當地一對老夫婦領養,但過了兩天,卻又被悄悄送了回來。


  「我給這個小女孩洗澡時,發現她先天性肛門缺失。」趙文華打算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小雙斌不依:「福利院的小孩都沒爸媽,為她做手術治好了病就能給她找到家了。」


  在小雙斌的堅持下,趙文華當天抱著女嬰到義馬礦務局醫院花了2000多元為女嬰做了手術。不久,女嬰被鄰村不會生育的一對夫婦領養了。


  2002年,雙斌又撿回一個兔唇女嬰。在他的要求下,趙文華把女嬰送進醫院做了兔唇修補手術,最後在澠池縣為她找到了收養者。


  6年來,為撫養這些棄嬰和給他們治病,趙文華已記不清花了多少錢。「孩子一歲時,我就和他爸離婚了,我一直覺得孩子從小沒有爸在身邊,挺委屈。所以只要是他願意做的事情,我都會儘力滿足他。花錢在這些孩子身上,雙斌高興,又做個善事,也值了!「

澠池東坡頭村撿回的兩女嬰正健康成長


  每次,趙文華把嬰兒送人,小雙斌都會十分傷心。但隨後都會讓母親帶著自己去收養孩子的家庭「考察」一番。「他對那些孩子不放心呢,非要去看看收養家庭的條件好不好。」


  2004年元旦,小雙斌抱回家一個不到半歲的棄嬰。他讓母親給孩子取名叫趙高翔,說什麼也不讓母親把孩子送人。趙文華答應了小雙斌的要求。這一年暑假,趙文華帶著小雙斌和小高翔回到了鄭州。


  「雙斌心善啊,他可稀罕孩子啦!」11月30日,當記者來到小雙斌曾經生活過8年的澠池縣天池鄉東坡頭村,一提起小雙斌,村民都對他撿棄嬰的事津津樂道。


  村民夏麗(化名)當年領養了小雙斌抱回家的一個女嬰。採訪時,記者在村口遇到了夏麗和那個已經三歲的小女孩。「他抱回家那麼多小孩,他媽怎麼能照顧過來?剛好我家沒閨女,就領養過來了。」


  在村子另一頭的李蘭(化名)家,小雙斌5歲時撿到的女嬰毛妞子今年已經7歲了。記者去採訪時,毛妞子正在學校上學,從家裡掛的獎狀看,毛妞子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


  回鄭州后,城市生活並沒有讓小雙斌忘掉對棄嬰的關注,他開始盯上了媒體關於棄嬰的報道。


  2004年夏末的一天,小雨,放學后,趙文華髮現一向準時回家的小雙斌沒回家。直到晚上近8點,小雙斌才渾身濕漉漉地回到家。問他去哪了,小雙斌不回答。當時,氣不打一處來的趙文華掄起胳膊就打。小雙斌這才哭著說,頭天看到報道,說環衛工人清早在航海路綠化帶撿到一個棄嬰。第二天放學后,他坐公交車去尋找棄嬰。結果,輾轉三次公交車來到航海路,因為不知道撿棄嬰的環衛工人的名字,尋找無果而終。


  最大心愿與撿回的孩子相聚照張相


  12月3日,在鄭州大學工學院家屬院一棟兩室一廳房子內,趙雙斌正在廚房洗碗,三歲多的趙高翔正在玩耍。見記者進來,小高翔跑過去抱住了趙雙斌的雙腿。


  「孩子和他親!」趙文華說,「前兩年因為工作的事,我經常澠池、鄭州兩地跑,很多時候都是他兄弟倆在家。走的時間長了,就托鄰居照看一下;如果只是三五天,都是他倆自己過。」


  今年10月,趙文華因為工作的事在義馬待了一個多星期。母親不在家,小雙斌就承擔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早上起床后,他要先給弟弟穿好衣服,讓他吃麵包喝牛奶,然後送到樓下劉奶奶家,再飛跑到學校上課。十來天後,劉奶奶見到回家的趙文華,就一個勁地誇:「你家雙斌真懂事,弟弟衣服髒了,他洗好后還知道拿到我家用洗衣機烘乾,說不然弟弟該感冒了。」


  「高翔和雙斌感情好著呢,我現在打算把這個孩子也撫養成人。」趙文華說。


  12歲的小雙斌不怎麼愛說話,見到生人總是靦腆地笑。為什麼要撿那麼多棄嬰,他的回答很簡單:「那些孩子太可憐了,我還有媽媽。我不想讓他們沒有爸也沒有媽。」


  前幾天,雙斌和母親去幼兒園接小高翔回家,看到從幼兒園擁出的孩子,他突然對母親說:「如果以前收養的那些小孩都沒送走,咱家現在也可以開個幼兒園了。」之後他又說:「什麼時候能把那些弟弟妹妹聚到一塊兒,在一起吃頓飯、照張相就好了……「


  採訪後記

  一個12歲的孩子,3歲多時偶然撿到一個棄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個被遺棄的小生命也因他而重獲新生。是什麼讓這個孩子有如此的舉動?他的母親在接受採訪時,也一度流露出擔憂,「雙斌也太喜歡撿孩子了,會不會是有什麼心理問題?」


  記者將趙文華的這種擔憂轉達給了鄭州12355青少年維權與心理諮詢中心主任、高級心理諮詢師袁林芳,希望能從心理學的角度找到答案。


  「童年是人生的初始階段,童年的經歷會對人產生強烈的心理效應,一般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會對社會有抗拒感,但小雙斌選擇了撿棄嬰這種非常態的方式,通過給予棄嬰關愛,轉移自小父母離異而導致的父愛缺失,從而平衡了自己的心態。」對於小雙斌的這種行為,袁林芳給予了充分肯定,「小雙斌在收撿棄嬰的過程中是認真的,他在付出愛心的同時也獲得了快樂,同時,在此過程中,小雙斌的情商和責任心也得到了滋養。」

-------------------------------
那些混吃等死的官員們看了,
應該感到羞恥!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