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建中國人心中的道德定律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2-4 18: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許青安

當雞蛋生產出來還是雞蛋的樣子,只是裡面有了蘇丹紅;魚生產出來還是魚的樣子,只是裡面加了孔雀石綠;當120還是救命電話,卻在甘肅省定西成為壟斷的醫療與電信賺錢的工具,120轉接時間長到付出足夠電話費卻延誤了治療;當救命的藥品不是治病而是奪命;當能源供應的代價是一個個礦難和生命;當教育沒有「大師」出現卻出來很多高爾夫球場、很多博導作假的新聞;當高舉「以法行政」的時候,深圳讓遊街賣淫女捂上了眼睛。執法部門大力掃黃無可厚非,只是用刑法上沒有的遊街方式進行懲罰和警示,在「展覽」賣淫女的同時沒有把「賣淫女的保護傘」也拉來展覽。

此事件具有「標本意義」,沒有對於每一個生命和權利真正的尊重,恃強凌弱,吃柿子揀軟的捏,這就是我們看到這事件背後的價值觀念。崇尚恃強凌弱、崇尚巧取豪奪,「平等」、「尊重」、「勞動」、「誠實」這些價值觀就要下崗,如果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和價值觀不能體現在我們的社會觀念和制度設計中,我們還需要「文明進步」嗎?

試問我們現在社會的價值觀念支持「創造」嗎?「創造」、強大的人力資源,其邏輯起點首先是平等,是我們對於每一個生命和權利的尊重,而不是以地域、收入、地位所決定的差別。可是,當腐敗觀念滲透到經濟領域,使創新成為高成本的事情,大家的遊戲規則根本就不是要競爭力,而是關係。

沒有「平等」、「尊重生命」,就使「騙」與「瞞」這兩個魯迅先生最痛恨的價值觀念在今天更加「發揚光大」,造成全社會的虛偽矯飾,前幾天新聞,總理焦慮中國大學不出大師,可是回答總理的幾位官員和校長,幾乎全部是答非所問的發言。難怪過幾天總理在文藝界的發言用了「說真話」,胡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呼籲「真善美」這些最基本的價值觀念;沒有「真和善」,我們的價值觀上就只有輸贏沒有對錯,難免不擇手段,難免用「環境污染」、「血汗工廠」、「礦工生命」、「食品安全」、「壟斷企業」、「強行拆遷」作為我們發展的代價,這樣的代價我們承受得起嗎?

在制度文明還有待健全的時候,政府的先進性示範,就是全社會的榜樣,而政府官員的內心世界里,是不是也和溫總理說的一樣,英國《泰晤士報》記者問溫總理,你晚上經常讀什麼書?掩卷以後,什麼事情讓你難以入睡?總理回答,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里的話:「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當執法違法一次次讓人驚訝的時候,當貪污腐化的案件一次次擊穿道德底線的時候,道德的觀念,難道真是幾千年來虛無縹緲的「鄉願「而已?

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鄭永年說,所有崛起中的大國,都是因為它內部的國家制度的健全。所謂的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一個外延。而這「內部力量」的起點就是「心中的道德定律」,這定律包括對每一個生命權利的尊重,鄧朴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現代化,不講人道主義、不講人權是不行的。此言可謂意味深長。

在「大國」和人權的選擇上,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只有後者才有前者的可能,這個順序是不可能被改變的,我們不願意被大國這塊「布」遮住雙眼,告訴我看見了幸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6: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