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寓意比較深的一部喜劇,其中粗話髒話俏皮話不少,但是讓人沒有感覺到突然和不堪,而是與劇情成為比較有機的一體。這部喜劇,除了講述要追求真愛這種老套的好萊塢電影真理外,重在表現喜笑言罵中的思考,對不同層次人生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一位影迷在評論這部電影時說,我是伴著《瘋狂店員》長大的,從1994年的第一部到2006年的第二部,片中主角在成長,我也在銀幕下成長,這部影片使我想起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同時也提醒我要懷著美好的熱情地注視著前方的未來(I was reminded of a better time in my life, and also reminded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電影的結局是大圓滿結局,兩位店員哥們開了自己的店,其中一位還找到了真愛及未婚先孕的一子。兩位大麻哥們,不知還賣不賣毒品,但是他們依然站在店外一角就那麼立著,恰如店內的兩哥們立在收銀機旁為顧客服務一樣。正如片中所說,我們的工作就是站立,為什麼站在那裡呢?還是請大家看英語原文吧,原文還是很傳神的,」Standing For Truth. Standing For Justice. Standing Around.」(是不是覺得用詞太大了,是不是覺得每個普通人的生活用不著使用這些大詞?不知若干年後還會不會拍第三部,估計會拍的,只是不知又要講什麼樣的人生大道理,受教育了的美國影迷們又如何評價此片對其人生的影響?嘿嘿。)
這部影片是部喜劇,也是部黑色幽默劇。從大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對當今大學教育模式的「反動「。其實對每個學業不成功的孩子和學生來說,卻有更深一層意味。一位影迷評論道:I've seen this film before. In fact, we've *all* seen this film before, haven't we? The problem is, I have no idea how anyone could do it differently.我們每個人都「看過」這個影片,難說不是嗎?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能象影片所描述的那樣做嗎?答案是否定的。沒有學校錄取你,你只好與大學失之交臂,在以後漫長的生活中恐怕也很難拿一個學位回來,以後社會自然有份工作會分配給沒有學位的學生們。差生不能抱怨社會,只能承認自己的失敗,中外古今社會歷來如此(當然天才除外)。影片的結局是令人振奮的(當然也是虛幻的)。影片後半部是描述S.H.I.T學院被鄰近的正規大學發現是冒牌學校而告上了法庭,原因是這個急速擴張的大學想買S.H.I.T學院這塊地,但被男主人公拒絕了。一個未經當地教育委員會同意並註冊的學校,下場只有一個,學生被遣散,學校關門,主持人被法辦。但是在法庭上,法官也被感動了,被學生們自救的初衷感動了,被S.H.I.T學校所採用的「每位個體自設課程併兼當教員和學生的自我教育模式」感動了,法庭批准S.H.I.T學院可以試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