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告別「紙上談兵」:中美軍事關係進入新時代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2-2 15: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月19日,中美海軍第二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在南海海域成功舉行。此前,9月份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訪問美國聖迭戈時,與美國海軍艦艇舉行了第一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這次第二階段演習在中國與外國所進行的10多次海上聯合搜救演習中,動用兵力最多、情況設置最複雜、武器裝備使用最先進、雙方協同最深入,而且是中美兩國海軍首次在南海海域攜手展開演習,因而引起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吸引了海內外數十家媒體跟蹤報道。

有軍事分析家認為,以這次演習為標誌,中美軍事交流告別了「紙上談兵」時代,將進入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交流合作。

「來了,來了!」11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當西南方向的大海深處慢慢出現一個巨大的灰色身影時,早已守侯在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湛江港的幾十名中外記者禁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朱諾」號兩棲船塢運輸艦正緩緩地向它首次訪華的目的地──湛江港駛來。這已是美國海軍艦艇第三次訪問湛江,而作為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的基地所在地,湛江港在2003年首次對外開放接待的就是美國海軍的艦艇。在對中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中,「朱諾」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將與「菲茨傑拉德」號導彈驅逐艦一起,同中國海軍艦艇在南海海域舉行第二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

在等待「朱諾」號靠岸的間隙,《環球》雜誌記者對美方最高指揮官、已經先期抵達碼頭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加里拉夫黑德海軍上將進行了採訪。拉夫黑德表示,美國海軍艦艇對中國的訪問以及中美兩國海軍即將舉行的第二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是兩軍友好關係和透明度不斷提升的體現。他說:「最近我們做了一系列的事情,使我們兩軍變得更加接近了。」

在談到中美兩國海軍即將舉行的第二階段海上聯合搜救演習的意義時,拉夫黑德指出,演習標誌著中美軍隊之間的軍事透明度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為了舉行此次演習,中美兩國的高級將領、中級軍官和普通士兵之間都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這樣的演習,將提升中美兩國聯合應對海嘯、地震、火山等自然災害和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的能力。拉夫黑德表示,人道主義救援已成為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越來越重要的一項任務。中美之間在人道主義救援等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空間非常廣闊。美方將積極尋求並不斷擴大雙方在這些領域的合作。

在15日晚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為到訪的美國海軍官兵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拉夫黑德表示,對於軍事交往來說,海軍的潛艇、艦艇等裝備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只有當這些東西在有人操縱的時候,才真正有價值。而軍事透明度和互惠互利只有透過人與人的交流才能實現,而不可能在裝備之間實現。「我希望今天這些在座的兩國海軍年輕的官兵們,在10年、15年、20年以後,還是好朋友,這對於我們兩國、兩軍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拉夫黑德將軍訪問期間,有關「中國海軍潛艇在太平洋跟蹤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的問題被一再問起。對於這一「敏感」問題,拉夫黑德總是乾脆利落地回答:「我沒有接到相關報告,不掌握相關情況。」

在招待會上,中方高級將領笑著向拉夫黑德批駁了這一傳言的真實性,「炮製這一消息的人,如果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缺乏基本軍事常識。」該將軍說,報道中所提及的中國常規動力潛艇,在水中的航行速度要遠遠低於航母戰鬥群的巡航速度,根本談不上追蹤。「如果說是在公海海域發生偶遇,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將軍說,「在公海,每個國家的海軍都有航行的自由。」記者注意到,對於這一解釋,拉夫黑德將軍頻頻點頭,表示同意。

這次演習是在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朱諾」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圓滿結束對湛江的友好訪問后舉行的。中國海軍南海艦隊的「湛江」號導彈驅逐艦、「洞庭湖」號綜合補給艦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菲茨傑拉德」號導彈驅逐艦、「朱諾」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參加了演習。中美雙方還分別派出了運─7運輸機和P─3C巡邏機參加演習。

中美雙方先後進行了通信操演、雙方海上會合、艦艇海上機動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通信操演於18日晚間在湛江港以東海域舉行。艦艇海上機動演習和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於北京時間19日上午7時30分開始,中午12時30分許結束。這次搜救演習設定一艘船隻在南海海域遇險,失去聯繫,中方請求航經這一海域的美國海軍艦艇協助搜尋和救援。整個演習過程由中美雙方分階段實施指揮。通信及艦艇機動演習先後由中方和美方指揮;聯合搜救演習搜尋「遇險」船階段由中方指揮,救援階段由美方指揮。

演習組織方法靈活多樣。在演習中,雙方透過實際海上搜尋,發現並判明目標,根據海上實時態勢隨機給定情節,鍛煉了雙方海上臨機處置能力。演習採取相互交替指揮方式組織,便於雙方了解對方指揮方式、方法,從而達到了鍛煉雙方理解對方指令能力的目的。

演習中,中方首次使用北約國家與非北約國家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統一使用的《演習戰術1000》、《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等文件,與美艦進行溝通識別,並組織海上機動和通信聯絡,從而積累了與外軍在海上意外相遇及聯合行動的寶貴經驗,奠定了今後在無約定情況下,雙方在海上聯合行動的基礎。

此次演習非常重視對相關問題的交流和總結。在雙方互派觀察員的同時,明確觀察員可以在第一指揮現場隨意了解情況,同時雙方救援隊之間組織了觀摩演示。演習結束后,雙方觀察員進行了深入交流,達到總結經驗、相互學習和提高的目的。

這次第二階段的聯合演習,是在聯合搜救演習第一階段基礎上的深化。演習中方指揮員丁新雙上校告訴記者,中美海軍進一步演練了海上聯合搜救的組織指揮和協同方法,取得了實質性成果,並提高了中美海軍聯合處置非傳統安全領域海上救援的協同能力。雙方水兵透過聯合救援行動,相互交流和學習,增進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印象。

中國南海艦隊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次演習是南海艦隊與外軍聯合組織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實質內容最豐富的一次聯合演習,也是繼美海軍「考彭斯」編隊及「藍嶺」號訪問湛江之後,南海艦隊與美太平洋艦隊最廣泛的一次交流。

演習結束后,前來觀摩演習的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錢利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演習的舉行標誌著中美軍事關係「走向務實」,對未來兩軍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他透露,中美經過8年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才達成共識,決定在今年舉行首次海上聯合搜救演習,這是中美兩軍開展交流合作20多年以來的一次重大務實性交流。錢利華說,以前中美兩軍交流只限於高層互訪、人員往來和一些機制化磋商專案,但這次兩國海軍在海上進行聯合搜救演習,拓展了兩國軍隊,特別是兩國海軍之間務實性合作的內容。

近年來,中國先後與英國、法國、巴基斯坦、印度、澳大利亞、泰國等國舉行了海上搜救演習,但是中美海上搜救演習還是第一次。「儘管這次雙方參演兵力不多,兵器有限,但對於深化兩軍合作、擴大合作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錢利華說。

158

主題

286

帖子

14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9
沙發
abc747 發表於 2006-12-3 06:57 | 只看該作者
中方高級將領笑著向拉夫黑德批駁了這一傳言的真實性,「炮製這一消息的人,如果不是別有用心,就是缺乏基本軍事常識。」該將軍說,報道中所提及的中國常規動力潛艇,在水中的航行速度要遠遠低於航母戰鬥群的巡航速度,根本談不上追蹤。「如果說是在公海海域發生偶遇,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這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將軍說,「在公海,每個國家的海軍都有航行的自由。」記者注意到,對於這一解釋,拉夫黑德將軍頻頻點頭,表示同意。

「嘴上談兵」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8: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