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暴富機會 別與財富擦身而過

[複製鏈接]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空手 發表於 2006-12-4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2月02日
據說,人這一生至少會有一次暴富的機會,但99%的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與財富失之交臂,這話我以前不信,但後來,現實經歷告訴我,不能不信。 我們家第一次暴富的機會發生在我父親身上。父親是個大學教師,一輩子清貧,到五十五歲時,迎來的他一生中唯一的發財可能。
那是1992年初,上海,所有炒過股的人都知道的,一次平民暴富的機會----股票認購證的發行。
父親是理工科出身,本身對數字敏感。在朋友的介紹下,之前對股市略有了解,但因沒什麼資金,在二級市場上看多做少。
上海認購證發行的時候,父親因為寫一本書,正好在上海出差。了解到這個情況,就和他的二位朋友商量,準備每人出1000元,共3000元,購買100張認購證,如果中籤了,利潤均分。
當然,1000元,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即使父親是一位大學教授,月工資也沒到200元,且此次又非他一人的行為,所以他十分謹慎。
認購證發行的第一天,他就上街去實地考察,意外地發現門庭冷落,滿大街的認購證無人理睬,如同廢紙,於是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嚴重的懷疑。在上海的街頭來回走了六個小時之後,掏出30元買了一張尾號為555的認購證。他想,這個號碼,估計中籤的可能性很小,30元,比如我這次出差補貼沒有了。
坐火車回到家之後,他把市面上的情況告訴了另二位朋友,結果是一人未買,另一人較年輕,膽子大,買了10張。
第一個中籤號碼搖出來了,是個位數,父親知道自己大錯特錯了,中籤率最少有10%!如果按照原定計劃買100張,起碼有10張中籤,父親追悔莫及。
更讓父親難過的是,他發現這一切是可以推算出來的。新股的發行量當時公布是8隻,每隻2000—3000萬股不等,也就是說,總發行量(取中值)為2億股。新股認購價大概在4元左右,而上市后的價格在12元以上,一股有8元的利潤。2億股,總利潤16億。
30元一張的認購證,只有買出去16億/30=5000萬張以上,成本與利潤才打平,認購證會發行5000萬張以上嗎?
此次認購證發行,國家事先在報紙電視上未做宣傳,認購者以上海本地人為主,上海的城市人口(不含郊縣)為600萬,5000萬張,意味著平均每個上海人要買 9張以上,以發行第一天的冷清,平均每人買一張就算很不錯了,那也不過600萬張。這樣的話,一張認購證產生的利潤是9倍於成本。
人最難過的不是沒有遇上機會,而是機會就在你面前,你卻拋棄了自己最擅長分析能力,憑著經驗和表面現象判斷錯了方向!
父親想,就算我當時想不到精確計算的方法,怎麼連「人舍我取」這樣簡單的道理都不懂了呢?國家不會因認購證發行的少就撤消新股發行,這樣認購證的發行情況越不好,說明中籤率就越高啊!
最後的事實是,國家將那次的新股從8隻增加到了50多隻,一張認購證的利潤遠遠不止9倍,而是達到了絕無僅有的240倍!如果買一組連續的號碼,每張認購證上的平均利潤約為8000元。也就是說,如果父親他們三人,按照原來的計劃買100張,至少可賺80萬元。
父親的那張555,運氣還是不錯的,中了一隻愛建股份,在高位拋出,賺了13000元,這錢,成了他日後在二級市場搏殺的原始資金。
在這之後的十五年,父親成了祥林嫂,一說起認購證就痛心疾首,但機會走了,就是走了,父親,也不過是1992年的冬天,成千上萬個後悔的股民中的一員。

春之聲 當前離線           回復時引用此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