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報曝光敏感備忘錄披露美伊不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2-1 1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2月01日 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伊拉克特約記者 歐虹 嚴帆 環球時報記者 張楠伊

  當地時間11月30日早間,美國總統布希和伊拉克總理馬利基終於在約旦首都安曼見了面。這看似普通的首腦會晤實際上一波三折,本該29日開場的晚宴會面突然在最後一刻被馬利基單方面取消,長達兩天的磋商減到兩個小時,準備參加三邊會談的約旦國王也不見了蹤影。不少人紛紛猜測,這種外交史上聞所未聞的戲劇性事件都是被一份泄露的白宮機密備忘錄鬧的,而美國媒體認為,無論布希和馬利基是否見面,美伊首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明擺著了。

  三方領導人會晤突然取消

  30日早上,布希和馬利基共進工作早餐,隨後兩人舉行了兩個多小時的會談。在之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馬利基表示,分裂伊拉克不是伊拉克人民所希望的,當務之急是加快美國領導的聯軍向伊拉克安全部隊移交安全職責的工作;布希則一再重申,只要伊拉克政府需要,美軍將在伊拉克「堅持到底」。

  各國媒體對這次簡短的會晤都顯示出異常的興趣,但它們關注的不是會晤的內容與意義,而是它背後令人瞠目結舌的經過。布希原定在安曼停留兩天時間,主要目的就是和馬利基會面,討論棘手的伊拉克亂局。白宮對媒體公布的會面計劃從29日晚間開始,由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做東,邀請布希、馬利基和他一起共進晚餐。然而馬利基卻突然在最後一刻宣布,他不能參加三方晚宴了,而此時布希已抵達拉格丹王宮,與阿卜杜拉國王開始了記者拍照活動。由於馬利基「臨時爽約」,布希與阿卜杜拉國王也只得縮短晚宴時間,會面結束后布希早早返回了下榻的酒店。

  如此唐突地取消了三方首腦級會晤,這讓美國媒體大跌眼鏡。美聯社評價說,「這在美國高層外交圈裡真是聞所未聞,大家的疑惑在所難免,各種矛盾的解釋肯定也會接踵而至。」面對總統被晾的尷尬局面,白宮不得不為馬利基毫無徵兆的爽約尋找借口。白宮顧問巴特利特稱,布希參加北約峰會前就與馬利基見過面了,這次三邊會晤因此「顯得沒有必要」。伊拉克和約旦也隨後表示,這是他們雙方共同的決定,因為他們都有單獨與布希見面的機會,三方晚宴「顯得多餘」。

  白宮機密備忘錄批評伊總理

  預先安排好的會晤突然不明不白地被取消,三方給出的解釋實在有些蒼白。美國媒體迅速把這場「外交戲劇」和一份被泄露的白宮機密備忘錄掛上鉤。11月28日,一向善於曝料的美國《紐約時報》再次公開白宮機密文件內容,援引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蒂芬·哈德利的一份備忘錄說,哈德利認為馬利基「沒能力」控制伊拉克境內持續惡化的教派衝突,並告訴布希和其他高官,美國應採取措施,「增強」伊領導人的「政治領導能力」。

  備忘錄還稱,巴格達街道上的混亂局勢說明,馬利基要麼是「對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要麼就是「缺乏將良好意願轉變為現實的能力」。作為布希國家安全顧問的哈德利竟然質疑馬利基的領導能力,馬利基用爽約做抗議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雖然媒體報道通篇都是將馬利基的名字和備忘錄聯繫在一起,但白宮顧問巴特利特堅決否認馬利基無法赴宴與備忘錄泄露有關。由於備忘錄里還涉及了如何加強伊拉克領導人的領導地位,為了維持巴格達正常秩序可能增派部隊,以及為伊政府提供更多資金援助等內容,以至於有人說,「這與其說是給布希的備忘錄,還不如說是給馬利基的。」 

  就在布希打算與馬利基坐下來細細磋商時,突然冒出來一份「布希根本信不過馬利基」的文件,這讓白宮實在下不來台。白宮發言人斯諾趕緊出面澄清,總統「對馬利基總理有信心」,還特別補充一句,「在最近幾周內,馬利基在一些重要挑戰面前很是敢作敢為」。白宮另一官員則稱,這份文件是「對伊拉克領導人的支持」,「總體上對他的描述還不錯」。

  馬利基日子難過

  對馬利基為何不打招呼就突然取消晚宴,外間還有別的說法。一位與馬利基一同前往阿曼的伊高層人士透露,晚宴取消的真正原因是馬利基得知阿卜杜拉打算擴大會議討論範圍,將巴以衝突也納入議題中,於是他就決定不赴宴了。另兩名陪同馬利基出訪的官員則稱,馬利基本來就不想去約旦,到安曼后更是決定不能讓「第三方」參與到美伊間敏感的對話中。

  其實,在馬利基抵達安曼后不久,效忠伊拉克什葉派反美領導人薩德爾的5名政府部長和30名議員隨即宣布暫停履行職務,抵制議會和政府,對他們的會晤表示抗議,因為這是對伊拉克民眾感情的「挑釁」和對人民憲法權利的「侵害」。本為尋求和平的會晤卻引發新一輪政治危機,馬利基在巨大壓力下只得草草結束了與布希的會面。

  借用美國《時代》周刊的話說,不管馬利基是否選擇會見布希,他與美國的矛盾都暴露無遺。一邊是反美什葉派的激烈言行,另一邊是白宮的懷疑甚至否定,徘徊在水火之間的馬利基如果得罪國內教派勢力,就會被架空,而得罪了美國,恐怕總理的位子都保不住。美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備忘錄暗示馬利基可能最終倒向反美什葉派,白宮也許正在考慮換掉這個「不聽話」的總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8: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