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對未來的恐懼

[複製鏈接]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1-12 0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白領楊明新這一年
2007-01-11 10:01:56  

  因病返貧婚姻因此破裂,白領階層光鮮背後的困局令人深思

  2006白領之困④

  楊明新沒錢看病了,看著醫院發來的電療單,他不知道下一次電療的錢該向誰借。事實上,他曾擁有過一套寬敞的住房,現在和妻子聯名的賬戶上有24萬元。但懸而不決的離婚官司讓他短期內指望不上這筆錢。
  2002年5月8日,經過多年打拚的白領楊明新夫婦買房了。四年後的同一天,因為楊明新患腦瘤,家庭經濟迅速崩潰,他們不得不賣掉了房子。但很快,因為小區鄰居捐款的支配問題,夫妻倆發生了分歧並迅速瓦解了這個家庭。直到上個月底,他們的離婚案仍在番禺區大石法院審理中。
  楊明新因病返貧的生存際遇,顯然不過是城市白領階層的一個縮影。

  
  賣房治病

  劉曉艷忍痛簽了售房協議書。這一天距離他們掏空積蓄買房正好四年

  楊明新沒有想到他會離婚。一切要從那套新房說起。

  2002年5月8日,楊明新劉曉艷一家從石牌東狹小昏暗的出租房搬進了南國奧林匹克花園的新房。這是他們在廣州打拚多年的所有積蓄買下的,總價24.9萬元,首付9.5萬元,月供800餘元,計劃供20年。

  供房從此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家庭經濟逐漸惡化,迫使楊明新一家生活得更加節儉。2003年起,劉曉艷開始把每天的交通費、餐費等各種支出一一記下。正常情況一天的花銷是:蛋卷3元,粉絲1.8元,蔥0.8元,早餐1元,合計6.1元。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的早餐支出都在1元多點。

  生活日漸拮据,這並不是最壞的結果。接下來,他們遇到了一輩子都沒有想像過的打擊。

  2003年,楊明新的視力在半年內急速下降,2004年底,核磁共振檢測結果顯示,楊明新長了一種非常罕見的「腦垂體腺體瘤」,治好需要花費很大一筆錢。次年3月,楊明新接受了手術並住院1個月,總計花費4萬餘元,借債2萬餘元。2006年2月,他又接受了第二次手術,總計花費5萬餘元。這些費用大多是跟親戚朋友借的。

  2005年9月,女兒平安降生。2006年3月20日,楊明新第二次手術后出院。就在他出院后的第二天下午3時30分左右,另一場橫禍飛來。女兒在公交車上摔傷,有腦積水及輕微腦萎縮的危險。

  一個三口之家,丈夫腦瘤、幼女受傷,家庭經濟一下走到崩潰邊緣。

  妻子劉曉艷在2006年4月底找中介公司放了盤。5月8日,她忍痛簽了售房協議書。四年前的同一天,他們掏出多年打拚的積蓄買了這套房子。
  
  婚姻破裂

  這本是個幸福的家庭,夫妻相濡以沫。如今這個家庭走到破裂的邊緣,兩人形同陌路

  2006年5月底,番禺南國奧林匹克花園以及麗江花園等地的業主們,一共為楊明新夫婦捐了3萬多元善款,許多人捐款的動機,是在這個事件中看到了共同的恐懼和絕望。

  然而,3萬多元捐款的分配問題,成為兩人感情破裂乃至離婚的導火索。楊明新要求將捐款用於治病,而劉曉艷則認為捐款是給這個家庭的,應該分一部分給摔傷的女兒和母親,作為後續治療營養費用。

  2006年8月1日,劉曉艷訴楊明新提請離婚一案在番禺大石法庭開審。

  順德陳村一個10平方米的簡易出租屋,一張床、一把小電扇、一個電熱水壺,還有一個裝衣服的蛇皮袋,這是劉曉艷搬出家后的全部生活裝備。今年6月從自己的房子里搬出來后,她就一直蝸居在這裡,至今已經有半年多了。她不再做飯,每天就在附近的小食店裡買盒飯或者吃快食麵。「重新買炊具做飯很浪費,現在也沒這個心情。」劉曉艷說,她只想著早點離婚,然後重新找一份工作,開始新的生活。

  賣掉房子后,楊明新獨自搬到鵝掌坦只有20多平方米,月租380元的出租屋。他一再表示,自己對劉曉艷一直是真心實意的,而且曾發簡訊要求妻子與他同住。楊明新說,他現在的願望無非就是希望劉曉艷能夠把賣房款取出一部分,好讓他儘快住院治療,只有治好病,他才能繼續工作。

  面對夫妻兩人各自不同的說辭,曾經幫助並捐錢給他們的業主紛紛在網上表達唏噓之情,勸他們放愛一條生路。

  這本是個幸福的家庭,夫妻相濡以沫。2002年妻子二次創業失敗,家庭經濟拮据,他們沒有離婚;2004年,丈夫身患腦瘤,耗盡家財,他們也沒有離婚。但去年,這個家庭走到了破裂的邊緣,兩人如今形同陌路。幾個月來,在南國奧林匹克花園及其他一些業主論壇上,他們的消息仍然讓許多業主們心有所思。
  
  白領之困

  醫療、住房和教育開支三座大山壓在白領身上,超過三成的人感到透不過氣來

  因病返貧,遭受相似打擊的,在這個城市顯然不止楊明新一家。他們的生存際遇,不過是在這個城市中苦苦掙扎的白領階層中的一個縮影。

  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沒有比房子更能帶來安全感的東西了,一紙七十年的借據,可以使白領甘願變成「房奴」,然後用人生最寶貴的三十年來一步步還貸,承受壓力過大、不敢生病、節衣縮食的生活。

  做「房奴」的尷尬心理,幾乎籠罩著許多衣著光鮮的年輕人。去年7月剛大學畢業的吳小新(化名),當年11月便在上海的商業旺帶徐家匯添置了一棟124萬元的2室2廳,在同學里第一個成為「購買了豪宅」的房奴。

  「但這是完全失誤的決策」,吳小新說。他畢業后簽約上海一家房地產公司,月薪5000元,買房后,「每月的工資發下來,我連看都沒看,就被划走了,工資卡成了一個中轉站。」吳小新覺得,再這麼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自己真的要瘋了。

  據相關的調查統計,我國中等收入群體,也就是俗稱的白領階層,是目前按揭購房的主力軍。根據調查數據,中國目前有31.75%的房貸族,月供佔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以深圳為例,2005年的房價上漲率超過17%,房價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白領收入的增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6年。近一年來,因房貸壓力過大而進行心理諮詢的案例猛增,佔總數比高達10%,其中最主要的受害群體集中在22歲至35歲的年輕白領中。

  還有更多的白領一族,則時刻感受到工作以及病痛的巨大壓力。

  曾任廣州天河區某高中語文教師的歡歡(化名),就曾因壓力太多流產失去了孩子。歡歡說,常做同一個夢,夢見自己掉進課本、講義、資料中,卻怎麼也找不到教室。

  據相關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人200萬,發病呈年輕化趨勢。據廣一醫院感染科曾文鋌主任介紹,目前醫院接診的癌症病人中,有些病人才三四十歲,就被查出是晚期癌症,不乏白領。

  隨著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許多家庭因為生病而墜入貧困之中。當收入的一大半都貢獻給住房后,疾病已經成為城市中白領階層最大的隱憂。

  此外,職場的競爭、沒有時間和心機談戀愛、沒有時間享受生活等,也讓不少白領為之憂慮。甚至一些白領認為,自己未來的經濟狀況堪虞,白領這個「領」還能「白」多久都是問題。根據調查,97%的白領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甚至高達30%的白領覺得壓力已經讓人透不過氣來。

  一些政策也悄悄盯上了白領的錢袋。據了解,2007年將開始實施12萬元年薪申報制度,規定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了后3個月內要申報年收入等相關個人信息,以限制過分懸殊的貧富差距。

  在光鮮衣著的背後,白領的無奈,其實讓他們的內心無比焦躁。

  本報記者 劉榮 實習生 張瑞丹


  ■ 楊明新的2006年

  □2月,接受腦瘤第二次手術,總計花費5萬餘元,大多是跟親戚朋友借的。
  □3月20日,第二次手術后出院。次日,一歲多的女兒在公交車上摔成重傷。
  □5月8日,為籌款治病,妻子忍痛簽了售房協議書。
  □5月底,困境經本報披露后,收到社會捐款3萬餘元。捐款分配問題引發夫妻矛盾。
  □8月1日,妻子起訴離婚。
  □12月底,等錢治病。

128

主題

1964

帖子

248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488
沙發
奔騰之海 發表於 2007-1-12 08:26 | 只看該作者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