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盤西化才是出路

[複製鏈接]

1074

主題

2690

帖子

173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7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rsdent 發表於 2006-11-27 10: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創]tangmingao 加帖在 貓眼看人

我,一個曾經堅定的挺儒者,可現在我開始動搖了,我開始問自己,儒家文化真的象傳說中那麼優秀,那麼神聖嗎,西方文化真的不敵儒家文化了嗎,我們是否誤解了西方文化,在這裡有幾個問題想要跟大家探討:

一,自由主義真的是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嗎,如果自由主義是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那是否可以說現在的美國社會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呢,可現實的美國社會顯然不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恰恰相反是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卻出現在中國,那麼這就奇怪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原因在哪裡,經過反覆思考,我終於明白,原來是我們誤解了西方文化,因為自由是跟平等,博愛,寬容,理性聯繫在一起的,而我們只引進了自由,卻沒引進平等,博愛,寬容,理性,所以一個適者生存的從林社會就自然在中國出現了。

二,西方文化不如儒家文化仁義嗎?或者說現代的西方人沒有古代的中國人文明,人道嗎?依我來看,現代的西方人遠比古代的中國人人道,文明,比如在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方面,比如在社會公益方面,比如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比如在誠信方面,比如在慈善方面所做的因該都遠在古代中國人之上,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現代西方文化是不如中國古代文化仁義的呢?

三,中國人真的已經把儒家文化丟棄了嗎?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討論起了這個話題,可你知道我朋友是怎麼對我說的,他說:」中國人從沒丟棄過儒家文化,我們從娘胎出來就開始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如果你想知道儒家文化是糟粕還是精華,你只要到中國的農村去看看你就明白了」。我說經過了五四和文革,哪裡還有儒家文化的影子,他說:「你錯了,五四運動只是少數知識分子接受了西方文化,而文革只是破壞了一些文物,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由於文化的程度太低,他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科學民主,什麼叫馬列主義,他們接受的思想還是儒家思想。

四,可怕的儒家等級制度,西方文化提倡人人生而平等,而儒家卻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這就為什麼中國人精英主義會這麼嚴重,城市人歧視農村人,富人歧視窮人,官僚歧視平民,知識分子歧視文盲。相反的在美國,幾乎沒有職業歧視,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都會受到人家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美國人還懂得包容,比如一個生活在中國大城市的人在國內會歧視農村人,但這個人去美國以後,如果以這個城市人自己的眼光來看,他在美國人眼裡顯然是個下等人,可美國並不會用這種有色的眼光來看他們,他們懂得包容,因此我認為只要中國的人等級觀念還存在,歧視就會永遠存在,階級鬥爭就會永遠存在,暴力就會不斷。

五,讓人不寒而僳的儒家天命觀,中庸一書中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呼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白話解:君子祇求就現在所處的地位,來做他應該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處在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該做的事;處在貧賤的地位,就做貧賤時應該做的事;處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應該做的事;處在患難,就做患難時所應該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樂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隨遇而安,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 本帖最後由 marsdent 於 2006-11-27 10:13 編輯 ]
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每一天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沙發
菜鳥潛水員 發表於 2006-11-27 10:28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只引進了自由,卻沒引進平等,博愛,寬容,理性
這句很有道理!

不過思考問題還是要避免用二元對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中國邪乎 發表於 2006-11-27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4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6-11-27 12:51 | 只看該作者
儒家天命說的是社會定位,人因社會定位而有其社會角色(Social Role)。經由學習教育使人的能力改變從而其社會角色亦可以隨而改變,其中一例就是所謂學而優則仕,孔老二自己就是身體力行者,但當然有冇人buy又是另一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5
菜鳥潛水員 發表於 2006-11-27 13:4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ellowTiger 於 2006-11-26 20:51 發表
儒家天命說的是社會定位,人因社會定位而有其社會角色(Social Role)。經由學習教育使人的能力改變從而其社會角色亦可以隨而改變,其中一例就是所謂學而優則仕,孔老二自己就是身體力行者,但當然有冇人buy又是另 ...

沒錯!
不過這種思想有一個重大的負面作用,並且最終被王權統治者發揚光大。
如果一個社會的三六九等很嚴格,沒有融合的可能,則地位低的群體會聯合起來反抗或用其他方式來爭取其利益,就象一堵不透風的牆,最終會被推倒。學而優則仕則在牆上開了一扇小門,給下層群體一個改變個人地位的機會,於是人們都往這個小門擠,由共同利益者變成了競爭者,雖然有一些仕進了門,改變了自身的地位,但絕大多數人還在外面,而且失去聯合起來的可能。所以,中國的社會結構一直沒有什麼改變,後來科舉制度的完善,更是增強了王權統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6
DDT001 發表於 2006-11-28 01: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菜鳥潛水員 於 2006-11-27 13:45 發表

沒錯!
不過這種思想有一個重大的負面作用,並且最終被王權統治者發揚光大。
如果一個社會的三六九等很嚴格,沒有融合的可能,則地位低的群體會聯合起來反抗或用其他方式來爭取其利益,就象一堵不透風的牆, ...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中國邪乎 發表於 2006-11-28 11:53 | 只看該作者
說的有些道理。

但不應是什麼全盤西化,應該是文明化。

就像我們現在用西方的醫院,學校,交通等制度一樣,如果你不用紅綠燈,斑馬線,高速公路,公交系統等等,不用現代大學的學科體系,科研體系,不用現代醫院系統制度,這個國家一定是落後,愚昧的國家,不是個現代國家。

但是大米飯還是要吃的,中國茶還是要喝的,孝順父母還是要按中國的習慣的,中國的節日也要繼承的,這些傳統的習俗,文化,是不可能西方化的,也根本不用西化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8
phtsl 發表於 2006-11-28 13:16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2646

帖子

2238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4

積分
2238
9
YellowTiger 發表於 2006-11-28 14:01 | 只看該作者
5樓的好說,但以我們中國的改朝換代,不論是貴族造反或平民革命,是一時推倒了舊牆,一幫新的人涌了上去,坐定不久這幫新人又開始築新牆。以我們的說法是"世道循環",西化後的說法是聖經里的"太陽之下無新事"。很不幸,以我們的歷史,到今天還是走不出這個框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1916

帖子

81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0
10
菜鳥潛水員 發表於 2006-11-28 15: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ellowTiger 於 2006-11-27 22:01 發表
5樓的好說,但以我們中國的改朝換代,不論是貴族造反或平民革命,是一時推倒了舊牆,一幫新的人涌了上去,坐定不久這幫新人又開始築新牆。以我們的說法是

"世道循環",西化後的說法是聖經里的"太 ...



造反和革命的結果取決於其目的,中國曆來的造反和革命,主要的目的是取而代之,所以只是換湯不換藥,社會結構不會發生改變。這種目的的形成是人們的價值觀造成的,中國傳統社會是以王權為上的權力社會,人們的社會地位,生活品質乃至精神享受都和權力掛鉤,在權力的道路上前進一步,則人生幾乎所有的方面都會前進一步,所以中國人在傳統上價值觀上都會認同權力,中國人的終極目標就是做皇帝。而中國千年來的社會演變是適應這種價值觀的,形成的是一個穩定的權力社會結構,人們的奮鬥目標就是攀登權力的金字塔,而終極目標的實現則要通過造反,但沒有人會推翻這個人人認同的社會結構。

西方的價值觀則有差別,西方人重商業,重契約。西方也沒有出現象中國這樣世代集中權力的帝王,作為西方的國王,下要獲取貴族的支持,上要得到教會、教皇的認可,而且國小事多,權力分散,遠不及中國皇帝這般滋潤,所以西方人對權力和強制的認可遠不如對契約和財富的認可。而不受約束的權力與對契約的尊重是矛盾的,封建制和商業也是矛盾的,這些都會導致社會的演變。而且中世紀的黑暗也使西方人的心中產生了改變的願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11
tenwoke 發表於 2006-11-28 15:45 | 只看該作者
這是胡趙時代就有學者提出的改革方案,於是招來反資產階級自由化批判,更進一步演變到胡死後的6.4運動.

所以,這一條路是行不通。

只有通過政改,從GCD內部分成兩派互相成為執政黨和反對黨,才能改變現在一壇死水的政治面貌。

[ 本帖最後由 tenwoke 於 2006-11-28 15:4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