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政治評論員∶中日公報不提歷史及台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1-22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uafeng    2006-11-11 17:37:49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期間,與中國發布的聯合新聞公報,目前正成為日本政治評論員們展望中日關係的「上等材料」。《朝日新聞》政治評論員加藤千洋對該文件進行解讀,並發表了標題為「不提台灣(問題)的中日協議文」的文章。內容特別介紹:中國少提歷史以及台灣問題,顯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走出江澤民的「對日框框」。

加藤在文內說,不提台灣問題應當是公報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意外發現」。一直以來,(中方)在定位中日政治關係時,「歷史與台灣」是基本條件。

他分析道,雖說在中日兩國首腦舉行會談時提到台灣問題,那為何就不將它放在公報內?不錯,新聞公報內提到的中日共同聲明裡已說明了日本的對台基本立場,中方或許是想到日本會遵從這一約定,無需多加筆墨。然而,追根究底這還是一個罕見的特例,因為在安倍回國后,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與胡錦濤一起召開記者會時,中方還是要對方公開表明「一個中國」的立場。因此,中國不把這麼重要的問題融入中日新聞公報內,只有一個解釋,就是中國要把改善中日關係列為最首要事項,認為不必要在一些「微妙」問題上再固執。

與此同時,他在文中也提到了另一個「發現」說:在《中日聯合新聞公報》中,加入「日本戰後60多年,一直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的文詞,也是一個突破。記得,在1998年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時,日本也曾要求在「中日共同宣言」中加入此文,卻遭到中國的拒絕。

加藤的結論是:此次,安倍選中國作為第一個出訪國,其實也背負著被日本國內右翼批評的風險。中方或許是考慮了他的困境,不願多加追究。歷史與台灣,原是江澤民時代在對日關係上最為重視的兩大原則。這次,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中方還接受了安倍的「模糊決定」(意指安倍不提表明參拜與否的戰略)。
---------------------
新思維,能否見成效?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laodai 發表於 2006-11-22 11:15 | 只看該作者
還是看看全文吧,這些「評論家」腦子有效阻塞。

  一、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於2006年10月8日至9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分別與安倍晉三首相舉行了會見和會談。

  二、中日雙方一致認為,邦交正常化34年來,中日兩國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相互依存進一步加深,中日關係成為兩國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推動中日關係健康穩定地持續發展,符合兩國基本利益;共同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建設性貢獻,是新時代賦予兩國和兩國關係的新的莊嚴責任。

  三、雙方同意,繼續遵守《中日聯合聲明》、《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和《中日聯合宣言》的各項原則,正視歷史,面向未來,妥善處理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問題,讓政治和經濟兩個車輪強力運轉,把中日關係推向更高層次。雙方同意,努力構築基於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係,實現中日兩國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崇高目標。

  四、雙方認為,兩國領導人之間的交往與對話對兩國關係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方邀請中國領導人訪問日本,中方對此表示感謝,並原則同意。雙方同意通過外交渠道進行協商。雙方同意兩國領導人在國際會議場合經常舉行會談。

  五、中方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中國將同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日方對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給包括日本在內的國際社會帶來巨大機遇給予積極評價。日方強調,日本戰後六十多年一直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今後將繼續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中方對此表示積極評價。

  六、雙方確認,為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應堅持對話協商,妥善解決有關分歧;加快東海問題磋商進程,堅持共同開發大方向,探討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七、雙方同意,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文化等領域促進各層次交流與合作。

  --以能源、環保、金融、信息通信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等領域為重點,深化互利合作。

  --在經濟領域推進部長級對話、相關部門之間的磋商和官民對話。

  --以2007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為契機,通過舉辦中日文化、體育交流年,大力開展兩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交流,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感情。

  --通過中日安全對話和防務交流,增進安全領域互信。

  --年內啟動中日學術界共同歷史研究。

  八、雙方同意,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協調與合作。

  雙方對包括核試驗問題在內朝鮮半島最近的形勢深表憂慮。雙方確認,願與有關各方一道,根據六方會談共同聲明推進六方會談進程,通過對話與協商,共同合作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雙方確認,就東亞區域合作、中日韓合作加強協調,共同推進東亞一體化進程。

  雙方贊成對聯合國包括安理會進行必要、合理的改革,願就此加強對話。

  九、日方對安倍晉三首相訪華期間中方給予的熱情友好接待表示感謝。

  2006年10月8日在北京發表。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1296

帖子

27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3
3
定軍山321 發表於 2006-11-23 09: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16: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