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成長的煩惱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11-23 1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David Roche

今天,許多相信中國未來實力的人士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未來卻感到很悲觀。他們擔心,當今的許多龐大經濟體總有一天將在中國巨大的財富和綜合國力的光環面前黯然失色。許多人大肆渲染西方國家將因中國的崛起而出現失業加劇、資本大量外流的前景。但是,只要我們冷靜地看看現實,這些誇大其辭的說法就會不攻自破。

中國的確影響了全球資本和勞動力市場的格局。這一點並不奇怪。當一個欠發達國家以充滿活力的新姿態重新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它一定會給周圍的世界帶來變化,否則的話,英格蘭可能現在還到處都是紗廠,比利時依然以出產煤炭為主,而日本仍舊是一個生產半導體的國家。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增長仍延續了所謂相對優勢的自然規律。隨著一個國家逐漸進入低端製造業,傳統製造商將轉向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但這並不是一個非輸即贏的零和遊戲。相反,在此過程中,全球總的產出量、就業崗位和財富額會同步增長。

在中國時不時公布在各經濟領域取得驚人增幅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很明顯地看到這個結論。但過分拘泥於這些增幅數字可能會產生誤導。畢竟,在一個較低的基數上,即使經過大幅增長,也還是一個很小的數;相反,如果基數很大,即使增幅很小,也能得到一個可觀的增量。舉例來說,美國或歐盟在目前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基礎上每年增長2%的絕對值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的絕對值。所謂「稱霸」世界對中國而言實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要定量考察中國的增長潛力,做法之一是比較其總要素生產力(TFP)的變化,這個指標指的是單位資本和勞動力投入的產出量增長水平。如果資本和勞動力供應保持常量,則TFP值也就反映經濟的增長速度。

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的年均TFP為3%。美國的數字是1.7%。從這個指標來衡量,中國的生產力增長速度是美國的兩倍。但是,要想最終達到美國那樣的經濟規模,中國需要持續不斷地向經濟領域投入更多的資本和廉價勞動力。但現實情況是,中國在資本和廉價勞動力的投入已無法達到以前那樣的高度了。

直到最近,中國的發展模式與亞洲其他新興經濟體並無二致。這種模式是以廉價資本為基礎,這些廉價資本來自消費者,他們為解決自己的養老和其他社會保障問題不得不大量儲蓄,這些儲蓄被國家用於提供低成本的信貸和資本支出。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亞洲新興經濟體得以在出口製造業領域大量投資,並獲得超出其他所有領域的增長。

但這種模式現已進入「遲暮之年」。首先,中國的勞動力供應並非沒有止境,從現在到2009年,中國每年的勞動力人口增幅只有0.5%,此後將開始萎縮,從2014年起,每年將以1%的速度減少。技術工人短缺或許已經導致工資標準被抬高。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工廠,工資水平已經趕上許多即將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在臨近香港的深圳,企業工資水平已超過印度和印尼的競爭對手。

同樣,廉價資本的好日子也已屈指可數。資本之於中國經濟好比汽油之於汽車。打個比方,1992年前後,中國經濟每前行單位距離需要兩個單位的汽油,而現在則需要5.5個單位。也就是說,單位資本的產出率下降了。以紡織印染行業為例。中國的紡織企業過去不僅可以從地方政府無償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且政府也不要求它們安裝水處理設施。現在,至少在東部發達省份,紡織企業必須自己出錢買地、治理排放。因此,隨著中國經濟的加速增長,以產出來衡量的資本效率卻在下降。隨著中國逐漸進入消費社會、家庭儲蓄率逐漸降低,將來,資本將變得日益稀缺但會變得更有效率。

中國領導人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中國全國人大今年1月份制定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提出要擴大內需、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一目標只能通過減少國內儲蓄來實現,但由於目前中國社會保障系統還不健全,要說服公眾減少儲蓄並非易事。同時,中國經濟還需要轉型,從製造用於出口的商品(如裝配電子產品)轉向服務業等非貿易領域。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從業人員需要培訓,公眾的服務消費習慣需要培養。

鑒於這些制約因素,預計中國未來二十年的平均經濟增幅可能最高在8%左右(經過通貨膨脹因素調整)。財富的增加和上面提到的經濟轉型或許有可能促使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以每年大約1%的速度上升。考慮到這些樂觀假設,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按目前的美元水平計算)增長速度將比美國和經合組織(OECD)國家高出兩倍多。

即便如此,二十年後,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與美國的絕對差距將比今天擴大10%以上。的確,到那時中國人會比現在富有,生活水平將比今天高出六倍。但別忘記,美國人的起點要高得多。雖然中國人仍會熱衷儲蓄,但中國家庭的財富總額將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同時,勞動力和資金成本的不斷上升將抑制中國的增長幅度。最明顯的影響將是,中國擴大其在全球製造業貿易領域市場佔有率的能力將受到束縛。而且,從出口製造業轉型為側重內需的服務業需要一定的時間,還要求從業人員具備一定的個人創造力,而在這個領域,即使是新加坡等相對發達的經濟體都遇到了很大困難。中國或許的確發展很快,但目前它還算不上是個世界大國。

(編者按:本文作者大衛•羅奇(David Roche)曾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全球策略部主管。現在他是倫敦投資研究公司Independent Strategy的總裁。)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9: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