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BBY時事】「新波斯帝國」之夢 (2006年11月20日星期一)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11-23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主筆:賴緯
        ●華盛頓牙逢里最不情願擠出的一句話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務院高級顧問、伊拉克事務協調員薩特菲爾德11月16日在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上作證時表示,美國「原則」上同意與伊朗就伊拉克問題舉行「直接會談」。他說:「至於伊朗,我們原則上準備討論伊朗人在伊拉克境內的活動,不過還在研究與伊朗直接對話的時機。」報道稱,在共和黨失去參眾兩院控制權后,布希政府中東政策面臨重組,直接與伊朗會談的壓力與日俱增。前國務卿貝克領銜的伊拉克研究小組可能在未來的報告中作出類似呼籲。報道還說,英國首相布萊爾13日推出了「中東新戰略」並表示,國際社會應讓伊朗和敘利亞明白,兩國參與解決伊拉克暴力衝突,有助於推動中東的和平進程。布萊爾說,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將左右中東的和平,國際社會應明確地向敘利亞和伊朗說明,兩國提供的協助在促進和平方面可起什麼作用,阻礙和平進程又會有什麼後果。他說:「伊拉克問題的答案主要並不在於伊拉克自身,而在於它的外部,在整個地區」。
        華盛頓終於從牙逢里擠出了最不情願說出來的一句話,即使以後做起來也是最不情願的,看來「只有永遠的利益」的華盛頓不得不「為命不要臉」了。         難以想象的是,讓一個「邪惡軸心國」來為一個世界反恐領袖、民主和正義的化身美利堅擺脫伊拉克「恐怖漩渦」,天理何在?面子何在?這恐怕就是為恐怖主義下了定義的美國,又肆意地為恐怖主義「平反昭雪」的強盜邏輯,儘管華盛頓並不認為這是屈尊於德黑蘭。
        還有更具諷刺意味的,什麼時候布萊爾敢跟美國唱起「反調」來了?布萊爾的「中東新戰略」一出爐,竟然就被分析人士稱之為「英美在伊拉克問題上的首次裂痕」。其實,布萊爾不過是布希「忠實的傳聲筒」,他還遠遠不能象英國足球那樣給布希給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白宮辦公室主任博爾頓13日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就說,布希總統當天在會見顧問委員會時表示將參考所有意見。他說,在伊拉克問題上,採取新策略顯然是必要的,而且並不排除與伊朗和敘利亞討論伊拉克的未來。
        顯然,這個布希說朝東不敢往西走的「布氏兄弟」,在發表自己「中東新戰略」之前,少不了先跟布希「大哥」神秘討論一番,然後先有那一邊布希當著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的面大談特談「伊朗跟我們對話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可以證明他們停止了濃縮鈾活動」,這一邊布萊爾卻洋洋得意地向全世界公布「英國關於緩和伊拉克局勢的中東新戰略」。其實,全世界都看在眼裡,布萊爾這一回「象男人一樣去戰鬥」的力量,源自布希「象跛腳鴨一樣去接受世界的嘲弄」所噴發出來的無奈。
        正如我們在11月13日《布希的中東「新視角」》中所評述的:恰恰就是這個波浪不驚卻潛伏著戰爭危機、對改變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伊朗核問題,才是布希當前最容易找到切入點的「當務之急」。理由十分簡單,布希、賴斯、蓋茨、民主黨目前正在趨同於與伊朗直接對話,而且這個對話僅僅需要布希拿出一點勇氣和智慧。當然,蓋茨在上任前後應該就會拿出一套世界矚目的所謂「伊拉克政策重大調整」的解決方案,但這並不影響他可能將伊朗問題放在首位。其中一個最關鍵的因果關係是:伊拉克問題的解決不一定就能對解決伊朗核問題產生影響,但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卻能夠直接影響到伊拉克問題、巴以問題、黎以問題幾乎整個中東的問題。
        現在看來,這個切入點就是「美伊就伊拉克問題直接對話」,「布希拿出一點勇氣和智慧」就是讓布萊爾找來了一個「體面台階」,「把伊朗問題放在首位」就是在美國「伊拉克政策重大調整」的解決方案還沒出來之前率先啟動「美伊就伊拉克問題直接對話」,「伊朗核問題的解決直接影響到幾乎整個中東的問題」就是布萊爾所說的「伊拉克問題的答案主要在於它的外部」。
顯而易見,美伊就伊拉克問題的直接對話一旦啟動,實質上就是美伊有關伊朗核問題直接對話的「熱身」前奏,中東將在布希的「新視角」下煥然一新。
      ●「世界霸主」風光的背後
      我們注意到,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布希18日抵達越南河內時指出,三十年前美國在越戰的失敗,可作為今日伊拉克戰爭的教訓。他把伊拉克戰爭稱為「很大的掙扎」。布希十分清楚,國內有來自民眾和民主黨要求從伊拉克撤軍的巨大壓力,而縱觀美國的全球戰略,幾乎無不受制於伊拉克問題,比如,黎以衝突讓「新中東時代」中途夭折、朝鮮核問題讓「偉哥藝術」風光不再、在中亞跟中俄的角力始終拿不出力拔千鈞的氣勢、台灣海峽總是因北京「沉默是金」卷不起千重浪,中日東海爭端正是北京那份惹不起的「中國最男人」讓華盛頓退避三舍,而影響到美國在中東乃至全球戰略的伊朗核問題連「外科手術」都無法付諸實施,現在的美利堅除了掙扎還能做什麼?
        顯然,唯有解決了伊拉克問題,美國的全球戰略才有可能得到矯正並有效地重新找回主動權。而伊朗偏偏又是這個不穩定的伊拉克局勢的一個最關鍵因素,任何試圖繞開伊朗去解決跟德黑蘭「藕斷絲連」的伊拉克問題,恐怕只能徒勞無益。 其實,這並非布希一時的心血來潮,早在2005年11月賴斯就已主動向伊朗伸出了就伊拉克問題進行談判的「橄欖枝」。當我們在5月27日《「石榴裙之惑」話伊朗》中指出美伊直接對話就象牛郎織女般的「欲罷不能」的時候,賴斯5月31日在布希總統授權下就伊朗核問題發表聲明,表示如果伊朗終止鈾濃縮計劃,美國將參加歐盟與伊朗的核談判,並且美國保證將與伊朗展開更大範圍內的經濟合作,德黑蘭也有權開展民用核電項目。
        儘管布希早就有了這股「青春的騷動」,但只是苦於當時的中俄歐壓根就不想充當為華盛頓解套的「有心人」,沒人給他「紅娘的信心」。現在,主張與伊朗進行對話的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大獲全勝以及新國防部長蓋茨的即將上任,成了布希「無奈的力量」,而這股力量,必定把布希推向我們一直強調的「美國最終不得不無條件與伊朗直接對話」的談判桌。
        也許這一畫面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繪製,但「世界霸主」的霸氣已漸露虛弱。難怪中國人總是千解釋萬解釋自己從來沒想過稱霸世界,難怪中國人愈是解釋美國人愈是發慌,中國從美國獨霸世界幾十年的酸甜苦辣里,早就把美國當作一面「最佳的鏡子」:當「世界霸主」的滋味只有美國自己能夠真正品味到「風光的背後」。
但就在中國人一再「謙讓」的時候,「新波斯帝國」已不顯山不露水走到了世界的視線里,尤其讓華盛頓「耳目一新」。
●一年「核博弈」造就一個「新波斯帝國」
        在我們看來,伊朗尤其是內賈德當政的德黑蘭現政府,從一開始並沒想過在全球組成一個強大的反美聯盟跟世界霸主抗衡。但歪打正著的是,一個27年來始終都在為自己生存頑強抗爭的波斯民族,在內賈德當選為新總統並為獲得核權利奮鬥不止的當中,一個在2500年前版圖包括古希臘、古埃及、呂底亞、小亞細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古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印度河流域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新波斯帝國」,已經被美國推到了當今世界的舞台中心。
        我們一直強調伊朗核問題不是朝鮮核問題,內賈德不是金領袖。內賈德跟金領袖最大的不同是,內賈德必須要充當這場遊戲的主角並且一定要贏得最大的國家利益。在國內,他要贏得民眾對政府對核項目的支持;在外交上,他要繼續爭取中俄乃至歐盟以及全球盟邦的支持;在國際經濟領域,他要與中俄歐保持良好的全方位的合作。 也許內賈德並沒有「新波斯帝國」的夢想和野心,可是伊朗的盟邦包括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朝鮮主席金正日、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古巴總統卡斯特羅、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還有發展中國家的「15國集團」,卻非要緊密地團結在以內賈德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這就「歪打正著」地形成了一個以「邪惡軸心國」伊朗為核心、以反美國家為成員的全球反美聯盟——「新波斯帝國」。
        而這僅僅需要美國付出了27年的「制裁光陰」以及一年的「核博弈」。這一經驗,應該讓戈爾巴喬夫潛心研究一下,前蘇聯刻意用了40多年打造包括東歐在內、軍事力量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全球反美聯盟,卻最終被老布希不費一槍一卒就弄了個土崩瓦解,為什麼27年來連生存都成問題的伊朗卻被小布希一下子就推到了世界的顛峰?
        也許,現在人們不需為「新波斯帝國」是否真正形成而爭論了,應該去研究美國不是邀請中俄歐而是主動「邀請」伊朗來共同解決伊拉克問題、巴以問題、黎以問題、美洲後院問題,去探討這個「新波斯帝國」對世界對中俄歐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去透視一個不是依靠軍事擴張而是依靠影響力擴張就能夠成為地區大國甚至世界大國的奧秘。
    ●世界為「新波斯帝國」準備好了嗎?
        據美聯社消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1月10日在伊朗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說:「美國中期選舉不是純粹的美國民主問題,而是布希的『戰爭生意』政策和侵略政策在全世界的失敗。」報道還稱,伊朗革命衛隊地面部隊指揮官扎赫迪准將8日在伊朗「偉大先知2」軍事演習進入第八天時發表講話稱:「伊朗已經從一個地區強國轉變為一個跨地區強國。」
        誰導致了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誰將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毫無疑問,那就是伊朗。如果說布希為世界反恐事業嘔心瀝血卻無所建樹的話,那麼他現在看透了伊朗核問題給美國全球戰略利益所帶來的巨大衝擊,恐怕就是最大的收穫。從某種意義而言,華盛頓願意與德黑蘭就伊拉克問題直接對話的本身,除了說明華盛頓對中東策略進行調整之外,其實就是對伊朗「跨地區強國」地位的一種默認。就如我們在8月24日《內賈德「最後的機會」》中所評述的:黎以衝突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打出了世界對伊朗在中東地位的重新認識。而我們也一直都在強調這個觀點:內賈德之所以堅持伊朗必須和平擁有核權利,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本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提高本國地區大國的地位。
        現在這個目的正在得到實現。布希總是試圖讀懂比拉登還要「拉登」的內賈德,遺憾的是,布希至今還弄不明白:為什麼「美式民主」在文明的台灣一塌糊塗而「非美式民主」在邪惡的伊朗卻大放異彩?其實,布希的悲哀就在於:在世界以倡導合作、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今天,他仍然以冷戰思維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就在布希還在為伊拉克局勢、伊朗核問題苦苦不能自拔的時候,世界又不可避免的面臨了一個最新課題:世界為「新波斯帝國」之夢的出現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在11月13日《布希的中東「新視角」》中評述:最令布希擔心的就是在中東地區擴大影響力甚至把手觸及東亞和美洲、美國在中東的軍事目標都在其打擊範圍的「邪惡軸心國」伊朗。現在,人們已經看到,伊拉克亂局的「伊朗情結」、黎以衝突的「伊朗影子」、朝鮮核試驗的「神秘推手」、美洲反美聯盟的「章魚魔爪」,這一切都與伊朗有著理不清說不白的因緣,這個世界幾乎都籠罩在「新波斯帝國」的夢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波斯帝國」不同於歷史上的波斯帝國,它沒有皇帝,也沒有龐大的軍事實力,它主要還是以影響力和全球反美聯盟贏來的美譽。有人把口出狂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內賈德視作當年的希特勒,其實內賈德與希特勒在思想、信仰、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政治人物。有人在指責伊朗敵視以色列、核計劃目的不純的時候,就如同忽視數十數百巴基斯坦民眾被肆意屠殺卻十分在乎一個以色列民眾被襲擊、忽視上千上萬伊拉克民眾被無辜地殺害卻十分在乎一個美國大兵被襲擊一樣,忽視了美國和以色列對阿拉伯民眾血腥殺戮的犯罪行徑。
        所以這個「新波斯帝國」給世界帶來的「威脅」,目前只是對美國在全球尤其在中東的戰略地位,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嚴峻的挑戰。也就是說,這個「新波斯帝國」現在是純反美血統的,一旦偏離了這一航道,這個帝國必將會走當年波斯帝國衰落和破裂的老路子。必須警惕的是,由於沙特、阿聯酋等鄰國對伊朗核計劃的擔憂,也提出了核開發計劃,一旦出現伊朗與這些鄰國核競賽以及軍事對抗的局面,「新波斯帝國」也將失去了其價值和意義。
        據伊拉克外交部11月19日透露,敘利亞外交部長瓦利德·穆阿利姆19日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訪問。庫爾德議員馬哈茂德·奧斯曼稱,穆阿利姆將成為自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后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國斷交、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以來,訪問伊拉克的敘利亞最高級別官員。此行也是兩國向恢復外交關係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帝國成員」敘利亞響應了華盛頓的「革命號召」,看來下一步美伊就伊拉克問題的直接對話不會僅僅是各自外交策略的「虛晃一槍」。誠然,「新波斯帝國」只是一個虛構的夢,但實際已經構成的這個全球反美聯盟所能產生的震撼力,足以讓「未來戰士」華盛頓不得不回到了現實當中。
●一年「核博弈」造就一個「新波斯帝國」
        在我們看來,伊朗尤其是內賈德當政的德黑蘭現政府,從一開始並沒想過在全球組成一個強大的反美聯盟跟世界霸主抗衡。但歪打正著的是,一個27年來始終都在為自己生存頑強抗爭的波斯民族,在內賈德當選為新總統並為獲得核權利奮鬥不止的當中,一個在2500年前版圖包括古希臘、古埃及、呂底亞、小亞細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古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印度河流域並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新波斯帝國」,已經被美國推到了當今世界的舞台中心。
        我們一直強調伊朗核問題不是朝鮮核問題,內賈德不是金領袖。內賈德跟金領袖最大的不同是,內賈德必須要充當這場遊戲的主角並且一定要贏得最大的國家利益。在國內,他要贏得民眾對政府對核項目的支持;在外交上,他要繼續爭取中俄乃至歐盟以及全球盟邦的支持;在國際經濟領域,他要與中俄歐保持良好的全方位的合作。也許內賈德並沒有「新波斯帝國」的夢想和野心,可是伊朗的盟邦包括真主黨領袖納斯魯拉、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朝鮮主席金正日、委內瑞拉總統查維斯、古巴總統卡斯特羅、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還有發展中國家的「15國集團」,卻非要緊密地團結在以內賈德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這就「歪打正著」地形成了一個以「邪惡軸心國」伊朗為核心、以反美國家為成員的全球反美聯盟——「新波斯帝國」。
        而這僅僅需要美國付出了27年的「制裁光陰」以及一年的「核博弈」。這一經驗,應該讓戈爾巴喬夫潛心研究一下,前蘇聯刻意用了40多年打造包括東歐在內、軍事力量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全球反美聯盟,卻最終被老布希不費一槍一卒就弄了個土崩瓦解,為什麼27年來連生存都成問題的伊朗卻被小布希一下子就推到了世界的顛峰?
        也許,現在人們不需為「新波斯帝國」是否真正形成而爭論了,應該去研究美國不是邀請中俄歐而是主動「邀請」伊朗來共同解決伊拉克問題、巴以問題、黎以問題、美洲後院問題,去探討這個「新波斯帝國」對世界對中俄歐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去透視一個不是依靠軍事擴張而是依靠影響力擴張就能夠成為地區大國甚至世界大國的奧秘。
        ●世界為「新波斯帝國」準備好了嗎?
        據美聯社消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11月10日在伊朗國家電視台發表講話說:「美國中期選舉不是純粹的美國民主問題,而是布希的『戰爭生意』政策和侵略政策在全世界的失敗。」報道還稱,伊朗革命衛隊地面部隊指揮官扎赫迪准將8日在伊朗「偉大先知2」軍事演習進入第八天時發表講話稱:「伊朗已經從一個地區強國轉變為一個跨地區強國。」
        誰導致了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誰將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毫無疑問,那就是伊朗。如果說布希為世界反恐事業嘔心瀝血卻無所建樹的話,那麼他現在看透了伊朗核問題給美國全球戰略利益所帶來的巨大衝擊,恐怕就是最大的收穫。 從某種意義而言,華盛頓願意與德黑蘭就伊拉克問題直接對話的本身,除了說明華盛頓對中東策略進行調整之外,其實就是對伊朗「跨地區強國」地位的一種默認。就如我們在8月24日《內賈德「最後的機會」》中所評述的:黎以衝突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打出了世界對伊朗在中東地位的重新認識。而我們也一直都在強調這個觀點:內賈德之所以堅持伊朗必須和平擁有核權利,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本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提高本國地區大國的地位。
        現在這個目的正在得到實現。布希總是試圖讀懂比拉登還要「拉登」的內賈德,遺憾的是,布希至今還弄不明白:為什麼「美式民主」在文明的台灣一塌糊塗而「非美式民主」在邪惡的伊朗卻大放異彩?其實,布希的悲哀就在於:在世界以倡導合作、和平發展為主流的今天,他仍然以冷戰思維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就在布希還在為伊拉克局勢、伊朗核問題苦苦不能自拔的時候,世界又不可避免的面臨了一個最新課題:世界為「新波斯帝國」之夢的出現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在11月13日《布希的中東「新視角」》中評述:最令布希擔心的就是在中東地區擴大影響力甚至把手觸及東亞和美洲、美國在中東的軍事目標都在其打擊範圍的「邪惡軸心國」伊朗。現在,人們已經看到,伊拉克亂局的「伊朗情結」、黎以衝突的「伊朗影子」、朝鮮核試驗的「神秘推手」、美洲反美聯盟的「章魚魔爪」,這一切都與伊朗有著理不清說不白的因緣,這個世界幾乎都籠罩在「新波斯帝國」的夢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波斯帝國」不同於歷史上的波斯帝國,它沒有皇帝,也沒有龐大的軍事實力,它主要還是以影響力和全球反美聯盟贏來的美譽。有人把口出狂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內賈德視作當年的希特勒,其實內賈德與希特勒在思想、信仰、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政治人物。有人在指責伊朗敵視以色列、核計劃目的不純的時候,就如同忽視數十數百巴基斯坦民眾被肆意屠殺卻十分在乎一個以色列民眾被襲擊、忽視上千上萬伊拉克民眾被無辜地殺害卻十分在乎一個美國大兵被襲擊一樣,忽視了美國和以色列對阿拉伯民眾血腥殺戮的犯罪行徑。
        所以這個「新波斯帝國」給世界帶來的「威脅」,目前只是對美國在全球尤其在中東的戰略地位,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嚴峻的挑戰。也就是說,這個「新波斯帝國」現在是純反美血統的,一旦偏離了這一航道,這個帝國必將會走當年波斯帝國衰落和破裂的老路子。必須警惕的是,由於沙特、阿聯酋等鄰國對伊朗核計劃的擔憂,也提出了核開發計劃,一旦出現伊朗與這些鄰國核競賽以及軍事對抗的局面,「新波斯帝國」也將失去了其價值和意義。
        據伊拉克外交部11月19日透露,敘利亞外交部長瓦利德·穆阿利姆19日開始對伊拉克進行訪問。庫爾德議員馬哈茂德·奧斯曼稱,穆阿利姆將成為自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后伊拉克與敘利亞兩國斷交、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推翻以來,訪問伊拉克的敘利亞最高級別官員。此行也是兩國向恢復外交關係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帝國成員」敘利亞響應了華盛頓的「革命號召」,看來下一步美伊就伊拉克問題的直接對話不會僅僅是各自外交策略的「虛晃一槍」。誠然,「新波斯帝國」只是一個虛構的夢,但實際已經構成的這個全球反美聯盟所能產生的震撼力,足以讓「未來戰士」華盛頓不得不回到了現實當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