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轉移輿論焦點 「綠色間諜」陷害馬英九?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6-11-24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馬英九「市長特支費」風波,在綠色媒體和綠營政客的炒作之下愈演愈烈。民進黨一改在陳水扁弊案上的縮手縮腳,擺出一副為台北市民請命的架勢,來勢洶洶。國民黨也發起了「護馬戰役」,除了在媒體上詳細解讀馬案與陳案的本質區別外,還對外披露說,「特支費」風波源自於「綠色間諜」的蓄意策劃,陷馬英九於風暴之中的「市府文官」余文,便是民進黨埋在馬英九身邊的一顆炸彈。

  民進黨轉移焦點

  台灣政壇素以抹黑髒水四處潑、爆料炸彈滿天飛而著稱。「小馬哥」縱橫台灣政壇數十年,素有「不粘鍋」雅號,現在也因為貪腐問題被炸了個滿頭污水,陷入從政以來的最嚴重危機。
  「特支費」風波緣起於台北市長辦公室科員余文,他用大額發票核銷馬英九「市長特支費」實際支出的小額發票。雖然余文對外宣稱只是貪圖方便,但事件經過綠色媒體的放大,已經和陳水扁「機要費」貪腐案並列成為近日台灣政壇最轟動的新聞——這也正是綠營掀起馬英九「特支費」風波的目的,使出「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招數,將滔滔輿情從陳水扁身上轉移。

  涉案人曾任陳水扁下屬

  雖然超過六成的民眾相信馬英九清廉,但余文現象的出現,還是給國民黨敲響警鐘。馬英九「特支費」風波真正詭異的地方,不在於錢哪去了,而在於余文是幹什麼的。

  余文,不過是台北市長辦公室的一名普通科員,但就是這個科員,卻和台灣政壇上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均有聯繫,一是他正在為之服務的馬市長,一是前台北市長、現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

  據島內媒體披露,余文在陳水扁台北市長任內,便在市府禮賓科服務,還曾和陳水扁一起到澳大利亞訪問。台灣TVBS電視台找到當時的畫面,發現1996年在布里斯班歡迎酒會上,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帶著吳淑珍出席,一直站在吳淑珍身旁的就是余文。

  儘管面對媒體的質詢,余文辨稱只是「因為機緣巧合,當過扁馬兩人的下屬,但是與兩人沒有特別的關係」,更不是「刻意要陷害馬英九」。然而,民進黨掌握余文事件的信息之准、反應之迅速,讓人不得不懷疑馬英九的「特支費」風波出自民進黨的蓄意策劃,馬英九身邊很可能埋伏著綠營的定時炸彈,而余文無疑是嫌疑最大的一顆「人體炸彈」。

  民進黨「立委」早知情

  島內媒體報道說,早在馬英九「特支費」事件披露出來的前一個月,當時還是民進黨籍「立委」的林濁水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竟突然說了句「馬英九也貪污」。同時,馬英九「特支費」的詳情甚至資料,也早在眾多民進黨「立委」手中悄悄流傳。

  國民黨籍「立委」孫大千說,民進黨「立委」近日不停地開記者會爆料,對馬英九「特支費」的報賬情況可謂了如指掌。那些資料,顯然是有人早在數年前即已從市政府中偷出來,預備今日之用。民進黨開始「倒馬」時,泛藍「立委」就開始去收集蘇貞昌的類似資料,但資料早就被審計部門拿走。藍軍千方百計都無法拿到資料,但「綠委」手上卻內幕多多,「情況很不正常」。

  新聞分析:「機要費」案和「特支費」案的差異

  陳水扁的「機要費」貪腐案和馬英九的「特支費」風波,細究起來,區別非常明顯。

一、發票用途。

  「機要費」貪腐案和「特支費」風波都涉及報假賬,但「機要費」案中用來報賬的發票既包括陳水扁家族用於私人用途的實際花費,也有他們四處索要來的發票,前者是公款私用,後者則是赤裸裸的貪污;「特支費」風波則是馬英九辦公室幕僚以大額發票沖銷小額發票,「便宜行事」,給馬英九定下「貪污」罪名的證據並不存在。

二、「白條」去向。

  台灣當局的相關規定,允許陳水扁和馬英九兩人不出示任何票據,便可從「特支費」當中支領一半金額。此舉類似前清的「養廉銀」,既然不需要任何票據,審計機構也就無從審起。因此,「白條」金額的去向全憑支領人的良心。
陳水扁盡可以憑「白條」領走這一半金額,只要他不承認這筆錢已經劃到陳家私人賬戶上,檢調部門便無可奈何;馬英九卻老老實實地將這部分金額作為「私人財產」報稅,從而被民進黨抓住空子大潑污水。這樣就造成陳水扁「悶聲大發財」反而平安無事,馬英九爭當「納稅模範」卻惹火燒身的局面。

三、知情程度。

  就「機要費」貪腐案和「特支費」風波的法律層面而言,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人的知情程度完全不同,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也迥異。在陳瑞仁檢察官的偵訊過程中,陳水扁已經承認自己授意家人搜集發票,不管基於什麼理由,存在主觀故意是確定無疑的;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特支費」發票的「狸貓換太子」,出自馬英九的授意或默許。

國際先驅導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