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趙碧霞:可愛溫馨的家

[複製鏈接]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3 06: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趙碧霞:可愛溫馨的家(1)


在我的印象中,許多人婚後嘔心瀝血追求的境界就是:「一畝田,二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也許,他們要的就是一個最樸實,最原始而又溫馨的家吧。

家,在漢語中的本意,就是房子下養著豬;而家之於我,幾乎是我生命的全部。

我小時候的家,貧窮,窄小,總共只用十七平方米,卻有六口人居住;因為空間實在太小,我們只好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和無限的實用性想象力,用足空間,用盡地方,如堆砌架搭,勾掛懸藏,甚至還在看似無以為大用的角落,凌空飛樑,立柱挾木,硬是在房中整治出了兩張上下鋪床,那懸掛縛繩的作品,就像現在火車上的硬卧那樣,簡單實用。如此,立腳嫌大,橫躺略寬,行走,舉步維艱,礙手礙腳;極目,無一新品,環視,難見奢華;雜務,林林總總,用品,錯落無序。但是,就是這個擁擠不堪,破破舊舊的家,給我童年的生活烙上了美好與溫馨的記印。

我那時所謂的家,既沒有一件象樣出色的傢具,也沒有一方哪怕稍稍見得人的擺設,那份寒磣,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叫做「一錢不值」,或者,可用一句話來形容,叫做「慘不忍睹」。儘管如此,我的家卻是溫暖如春,甘之如詒,既有父母的相敬如賓,關心體貼,又有兄弟姐妹的和諧融洽,相互依賴,合舟共濟。雖然我們吃的是粗茶淡飯,但我們卻安之若素;穿的是粗布百納,卻整潔如新。有時,我們還苦中作樂,以與黑色幽默異曲同工的方式美化自己的生活,將我們當時的居住條件形容為「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特指我們兄弟姐妹四人在兩張上下鋪上的童年嘻鬧;借用當時庸俗化的美好的生活目標,一方面是揶揄自身的貧窮,另一方面,卻也道出了我們兄弟姐妹的歡樂與和諧。為什麼有此一說,那是因為在我的童年時代,我們不象現在的小孩獨居一室,沒有安全感,總是害怕,而當時的我,有兩個哥哥鎮守下面,旁邊還有一個保鏢姐姐,生活在如此嚴密的保護之下,何其樂哉。更何況,身旁的姐姐,冬天可以焐背,夏天還能搖扇,而最重要的是,與姐姐相伴,她能給予我幼小的心靈以莫大的慰籍。

那時我的家,苦中有甜,貧中有甘;雖貧,但生活得堂堂正正,不失志氣,雖苦,卻一家親密無間,一樣有快樂,一樣有愉悅。



結婚以後,我有了自己的小家。第一個小家,是安置在我丈夫的工作單位。那時,如果按論資排輩以及我丈夫的時時為人著想,處處與人為善的性格,我們是無緣構築自己的安樂窩的。但青年時代的我,具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我曾通過正常的渠道與相關領導交涉,也據理力爭地與相關人士談判,還費盡周折的託人說辭,總之,經過我的艱苦努力與抗爭,我們終於得到了一間位於近乎平民窟二樓的約十七平方米的房子。不過,那已經是我新婚後幾個月的事了。現在想來,十七平方米的房間,實在是夠小的了,因為裡面包括了人生吃喝拉撒睡的全部功能;我得到房子時,就將那一屋多用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既用作客廳,飯廳,書房,睡房,夜間還當廁所。

在那個年代,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住房,那是多麼的幸福喲。當時,甭提我是多麼沉醉於享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果實,也甭費筆墨去形容我是多麼地喜歡自己的小小安樂窩,因為,我使出渾身觧數,將它精心布置,費心整理。現在很難想象,那原本邋塌,灰暗,破舊的小屋,在我魔手的巧妙安排下,就神奇地變了模樣,顯得那麼清爽,整潔,敞亮。

原來,我通過抗爭而得到的住房的樓道的環境相當惡劣,既是煙熏火燎之源頭,又是狼籍不堪之淵藪:勤儉節約的職工就在樓道生火燒飯,滾滾的濃煙勝過硝煙瀰漫的戰場,柴禾滿地,雜物滿道,沒有燈光的走道由於常年累月的烏煙瘴氣而黑得瘮人。但是,我只要將我的門一關,我自己的小天地就如一片洞天福地,溫馨可人。我至今記憶深刻的是那兩幅在我的小房間里能夠起畫龍點睛作用的窗帘。我的房間樓道外這邊雖然如斷壁殘垣的廢墟,但臨窗的一邊卻是仙景奇觀,因為我的床正對著單位的最漂亮的花園。掀開窗帘,風光這邊獨好,碧綠的喬木,絢爛的花朵,茸茸的草坪,隨季節的變換而各呈其妙:春來發幾枝,樹芽爆新綠;夏日濃蔭蓋,輕風徐徐來;秋風撫黃菊,滿園果實香;冬迎臘梅放,痴情盼新年。我享受著婚後的喜悅和家庭的快樂,我更享受著這片完全在我視角範圍內的芬芳濃郁的「私家花園」。

[ 本帖最後由 意浮 於 2006-11-23 06:55 編輯 ]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沙發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3 06:49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2)


我是一個很會過日子的小女人。結婚時,丈夫的全部家當,除了書,就只有八十圓的存款,外加一個當時很時髦的大立櫃。我用這筆錢,再加上我的幾十圓節餘,購置了一張床,那是一張時興的人造革赭紅色嵌黃色線條的弧形靠背棕繩繃子床。我在床上鋪墊了兩層厚厚的棉絮,上面再罩著我媽媽送給我的嫁妝――一幅帶花圖案的床單,我的房間一下子就豁然顯派了,這個原來看似不起眼的陋室頓時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家;是的,任何房間,有了床,就有了家的感覺。

每個月,我倆除了吃穿等正常的花費和象徵性的給父母一些「意思」外,我們就攢錢購傢具,因為我們沒有父母作我們的經濟後盾,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在那個時代,物質不是十分豐富,人們的購買力也相對低下,存錢購物的簡單意願一般來說都較容易實現。這不,很快,我就用我倆第一個月的工資節餘添置了一個書櫃,用第二個月的再置了第二個書櫃,再存兩個月的錢,我們還添置了一個黑色人造革沙發。――將那沙發的靠背延伸出來,我們還多了一張床。至於書桌,則是我丈夫單位發的;我在上面鋪了一張漂亮的桌布,那是我精心挑選的一段布,與兩幅窗帘同一個花色。

我就這樣分期分批地進行我的家庭基本建設,將它慢慢裝扮得十分可人,讓它慢慢變得溫馨宜人。不過,在我的一系列自珍的「精品」中,我對那兩幅窗帘情有獨鍾。那是兩幅淺藍色作底,深藍色竹形圖案為主,白色竹葉為襯的簡單布料,整個圖形與窗口相得益彰,彷彿是一幅雅緻中透著大方,樸素里蘊藏著高潔的水墨畫,風起處,它們隨風而飄揚,仿若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將那春的韻律,夏的熱烈,秋的豐收,冬的消息一一不漏的傳達給我。它們使我在享受美妙生活的同時又充分感受著大自然的輕吻。到現在,二十多年過去了,那兩幅床簾一直在我眼前晃動,我至今都很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保留下我的最愛。帶著這份遺憾,我總想在今日的生活中找回一些陳舊的記憶和一些哪怕是蛛絲馬跡的碎片,以至於我每次逛商店,我都特留意去尋找我那款夢裡尋它千百度的布料,但至今我都未找著;每次搜尋,每次失望,每次悵然。

建設一個小家庭的過程是一個輕鬆愉快而又美妙的夢景,就像小時候的「過家家」那樣,內容豐富,精彩無限。不像有的同學或朋友,一上來就出手闊綽,準備好了富麗堂皇的傢具,大有欺龍宮,賽天庭的氣派,或者,他們有家中強有力的經濟後盾,一結婚就可置備齊全,而不用操心費神去選購。他們固然求得了心滿意足,但他們卻沒有那份如攀緣高峰時,沿途獲得峰迴路轉,奇峰紛呈的精彩。而我和丈夫,量力而行,存多少錢,就購置多大的家當。我們與其他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是轟轟隆隆的一氣呵成,我們是點點滴滴的涓涓細流,他們興奮激動在一時,我們開心在月月歲歲。我們每置一件新家什,心裡都有無窮的快意,因為從謀劃到實施,那漫長的過程,就是我們開心的時候。想想吧,心裡有期盼,天天能比照,那興奮,那擁有,不是白日夢的貪婪,而是屈指可數的事實。

漸漸地,我的小家從無到有,由少變多,自朴升精,到後來,我在那十七平方米的陋室中,硬是井然有序地塞滿下了一張雙人床,兩張書桌,兩個書櫃,一個三開門的大立櫃,還有一張三人沙發,一張長條茶几,最後,我們甚至還想方設法塞進了一台那個時代不易弄到手的原裝「松下」牌的大冰箱。

後來,我倆又精打細算,籌集資金,然後在眾人的咋咋聲贊中託人購買了一台萬人羨慕的原裝「非利浦」牌的二十英寸大彩電和一台雙缸洗衣機。如此「空前絕後」的超「豪華」的裝備,如此超前地享受「工業文明」帶來的便利與實惠,自然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許多人在「見識」了我倆通過自力更生而換來的勞動成果,都開玩笑地說我是「富農」。――用此形容我當時的經濟狀況是一點都不誇張的。我倆那時的確會「倒騰」――掙錢。新婚一年多,精力充沛的我倆,通過多承擔授課時間,多列印試卷或各類輔導材料,多改考試卷子,多參加一些增加創收的活動,等等,硬是給自己掙了一個「富農之家」。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3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3 06:50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3)

可愛溫馨的家(3)


「富農」的東西太多了,我那小屋已無富餘之立錐之地。幸運的是,我們又在同一棟樓里爭取換到了另一間屋,足有三十二平方米寬,相比之下,「新房」簡直就是「豪宅」:鋥亮的紅漆地板,四平八穩的正四方形,兩扇大大的窗戶,那是以前外教的住房,後來還曾一度是我丈夫所在單位的「外辦」。――憑前兩戶房主的身份就可知道我那間房的份量和級別了。唯一遺憾的是,這次我的窗外可沒了風光絢麗的「私家花園」,而是一塊開闊的空地,沒了抬眼望的春色滿園,卻有一覽無餘的極目遠舒。

住進大房間后,空間大大的富裕,我又想到了折騰,準備做一套組合櫃,那也是那個年代時興的傢具。我參照了我丈夫單位一位搞美術的人的家的組合櫃,然後根據自家的面積,自己設計了一套能與原有的那個大立櫃相匹配的組合。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這套組合傢具的主要材料竟是一項變廢為寶的舉措,是來自加拿大的五層板。當時,我丈夫在一個與加拿大有聯繫的部門工作。

作為加拿大政府的基本國策之一的是,加拿大一貫支持國際上的加拿大研究,並慨然饋贈一些與這種研究有關的書籍或物質。我丈夫當時工作的部門就得到加拿大國際開發總署贈送的一台前沿的彩色膠印機和一大箱圖書。而裝運這些東西的硬包裝材料就是當時國內罕見的質地結實的五層板或七層板(傢具製作用料)。他們當時正愁怎樣處理那些廢料,我靈機一動,為那些來自遠方的「客料」找到了最好的歸宿。於是,這批結實耐用的層板就名正言順地組合進了我的家。

組合櫃做好后,我就請人漆成不冷不暖的淡白天藍色,以便與窗帘的顏色協調相配,而大立櫃,書櫃,長條茶几,我則將它們漆成色差不大的藍色,然後,將組合櫃安置在中央,把房間一分為二。裡面用作寢室,大床臨中一放,四平八穩,如泰山,如中流砥柱,貼牆處,兩個書櫃一字排開,顯出大開大闔的氣派,再配兩張書桌於前,如平穩重心之制衡點,將內寢協調得恰到好處。於是,內寢空間既顯得遊刃有餘,又能使我們在其中左右逢源;有此一隅,賽過神仙。組合櫃外面,則是我的主要活動場所及對外展示我之生活理念的窗口。我在組合柜上的那些小方隔里擺放了各式靈巧的小玩意兒,算是展示我的童趣和女人心,精心儲放幾本書,昭示我內心有那麼幾縷書香,柜上特意留存的醒目處,那台大電視如黑暗中的明珠,給人以視覺的衝擊。對面遙相呼應的是長沙發,茶几和冰箱,這樣的對稱安放,完全避免了房子中傢具安置的比重失調。另外,我還在進門的角落處,安放了一個清爽的竹書架,外用窗帘布一遮,將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全部隱形籠罩。這樣一來,整個房間乾淨利落,相映成趣。睡房簡潔明了,客廳象模象樣。這在當時條件下,絕對算是中上水平。

很多來找我的學生在經過樓道時,看見外邊一片狼籍,又臟又亂,心想,老師怎麼住在如此破舊的平面樓里,悲憐之心頓起,可一進得屋來,眼睛一亮,仿如換了人間,屋裡乾淨整潔,敞亮舒適,他們一下子就鎮住了。――這些都是學生們後來告訴我的。

到我出國以前,我一直住在這個家裡,這個我感覺到十分溫馨可愛的家。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4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3 06:51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4)

可愛溫馨的家(4)


出國以後,和丈夫住了三個月的集體宿舍,爾後搬進了我們的魁北克友人尚達爾的家,住了近一年。那是一幢相當大的,可謂真正意義上的豪宅。主人對我們十分友善,幾乎把我倆當成他們的兒女。我們同吃同住,中西合壁。都道鄰家風光好,可惜不是自家園;借居友人樂怡然,無奈卻有分離時。

我倆在國外開始有真正意義上的小家,那是九十年代初了。那時,我們已搬到蒙特利爾。我和丈夫分別找了一份小工,租了一套在當地慣稱的四半(所謂幾半,是指幾個房間加半個不成其為房間的廁所連盥洗室)。那是一套不起眼的小四半,房租費出奇的便宜,一個月僅二百八十加圓,還包暖氣。我們剛搬進去時,可謂家徒四壁。我們剛開始工作,捨不得花錢,但又沒有東西來裝備我們的蝸居。於是,我們效法許多比我們更早安家的留學生們走過的路,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光榮傳統,到大街上去探尋寶藏,變廢為寶。

蒙特利爾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城市,其中景觀之一就是搬家。每年七月一日,幾乎全城都在搬家。過中原委大都因為房客與房東有矛盾,於是待約定的租約到期時,即六月三十號,傾城忙碌。在那些前後的日子裡,如果有心去檢拋棄的傢具電器等,只怕沒有場地來放置。除此之外,在平常的日子裡,也有不未交房租而被趕的,也有偷偷搬逃的,當然,也有喜新厭舊想時時更新的。因此,每逢垃圾傾倒的日子,到大街上隨便轉悠,一定收穫甚豐。基於我倆還是窮人的理由,也得益於蒙特利爾這種特殊的生活習俗,我們每天小班后,沒事時就去街上轉悠。發現有人扔沙發,我們就趕緊往回拉,發現桌子就往回搬。我們通常「不虛此行」,碩果累累。一時間,我們撿到了床,覓得了書桌。那時,青春熱血的我們,苦中作樂的我們,美滋滋,樂陶陶,撿一樣,高興一陣,發現一件,興奮半天,沒有幾周,我們就將家庭建設得象模象樣了,幾乎樣樣齊全。當時唯一花了一千多加圓購買的奢侈品,大概就是一個286型的電腦了。哦,還有一個家當是花了錢買來的,那就是一盆像棕又像竹的植物。購來時,只有半人高,到後來,也許是沾了人氣,竟蓬蓬勃勃地躥長,高得大大超過了我的頭,為滿屋帶來了生機碧綠。就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欣欣向榮吧。

在蒙特利爾,由於我們沒有及時找到一條快速致富的捷徑,生活中不安定,不穩定的因素太多,以至於我們幾乎是年年搬家,有時甚至是半年搬家――不過,我們可是良民,即使半年搬家,也都是交齊了房租,得到房東的許可才離開的。搬家,使我厭倦,搬家,使我心力交瘁,搬家,更使我沒有家的感覺。啊,在那些苦難的日子裡,我飽嘗到了居無定所的苦惱;毫無止境的「顛沛流離」以及身體的漂泊,心靈的漂泊,我多麼懷念曾經擁有過的穩定而溫馨的家。

有了孩子,應該說是相對地安定下來,應該是好好建立一個穩定的家的時候了。那應是1992年11月左右,既我的大女兒出生前的一個月,我們賣掉了經營近一年的生意,買了一套全新的傢具,搬進了一間稍為象樣的四半。那時,我父親的到來,女兒的出生,都為我的家庭增添了喜慶,溫馨和甜美。那時段,是我到加拿大后最開心,最愉快的時光。

可是,好景不長,為了生計,我們又決定搬家。搬家前,我心理盤算著,只要買了房子,家就可以固定了。我一旦動了這個念頭,心思就止不住了。但是,我們根本沒有怎樣購房的經驗,也沒有多少朋友可以諮詢,就草率地,匆匆地在我們新購的生意旁購下了一幢兩個小五半帶地下室的房子。那是1993年的八月,是我們第一次購置房產。當時一心想有一個穩定的家,全想不到在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前,應該多比較,多參觀,多調查等等,只覺得購完房就如釋重負了,有了房就有了自己的家,就有了自己長久居住的家。於是,樓上出租,自己住一樓和地下室。可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我們的生意差強人意,不達我們預訂之目標,權衡利弊后,我們打算立即脫手。

沒了生意,房子在一時期內於我們就沒了任何穩定等的意義,因為我們的經濟基礎還不足以厚實到守著房產,坐享其成的時候,我們還得打拚,還得在生意場上去闖蕩。於是,我們又匆匆決定,將我們自住的房子出租,自己臨時住地下室,待機會來時,我們可以重出「江湖」。

我們當時那地下室是沒有裝修的,我那僅有半歲的女兒整天哭啊鬧啊,爬在樓梯口,指著樓上,要住樓上,要到樓上去睡覺。到了晚上,她堅決不睡,我們只好開著車,讓她在顛簸和晃蕩中入睡。那是多麼凄慘的日子,那是多麼令人傷感的日子。在那樣的條件下,我是多麼嚮往有一個溫暖的家,可愛的家啊!還好,我們在底下室只住了兩天,就及時改弦更張了。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5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3 06:52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5)

可愛溫馨的家(5)


左折騰,右倒騰,其間搬家數次。到1996年夏末,我們終於在蒙特利爾的南岸尋覓到了一個相對理想的生意。而且,更令我高興的是,我們的家就安在了樓上。這個家,算是截至那個時期我在加拿大以來住得最好的,最大的房子。房子雖有近百年的歷史,但主人還是保持,裝修得很好,讓人一看,就能嗅出它曾有的風光與輝煌。在那裡,我們曾接待過一位從國內來考察的地位很高的老師。那位老師見我們住得如此奢侈,感觸很深,最後說,我們的住房,比國內的部長還闊氣。我不知道這樣的讚譽是溢美,還是事實,――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句話傳達出了一個信息,即房子還不錯。

現在,讓我領諸位去參觀參觀我當時的住房吧。房子有四間睡房,兩個盥洗室,一個大廚房,一個大客廳,還有一個特大的陽台。――說它特大,是因為其面積差不多有整個住房這麼大。在這套房子里,我曾多次接待過,招待過,留宿過許多朋友,當然也包括一些來自中國的友人等。也就是在著套房子里,我曾一次大宴賓客;那是我大女兒五歲,小女兒兩歲的歲宴,前來聚會的朋友多達67人。

我為各位走馬觀花地介紹了這套房子的輪廓與氣勢,接下來再看看細部吧。整個住房都鋪著長絨細軟的地毯,且是幾種不同顏色的搭配,如主睡房是色調溫暖的淡紅色,突出原房主的浪漫情調與家庭溫馨,另外兩個睡房則是淡藍色的地毯,給人以安恬與靜謐的感覺,我的兩個孩子只使用了一間,再有就是銀灰色地毯鋪就的客房,――一間罕見寬敞的房間,約有四五十平方米,空曠,舒適,明亮,毫不掩飾地展示出了房子本身應有的檔次。書房,即另一間無人居住的房間,淺色地毯鋪就,是孩子們的琴房。――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們,很少涉足其間。

我相信,在這套住房中,最令我們全家流連的,應該是客廳了。

首先,臨陽台的那邊全是玻璃窗戶,採光極好,我們可從那兒與陽光為伴,看風雪起舞,賞月缺月圓,而當我們都饜足這些都觀賞時,我們則可將目光轉向全幅滿壁的色彩濃烈的金秋巨幅照。不知那是怎樣的一種技術――大約是現在的噴繪技術,那一幅約五米長,三米寬的寬幅照,將加拿大楓林中的秋天的靈魂全部捕捉到了。畫面上,金黃燦爛的楓葉,被斜刺穿透過的縷縷陽光映照得光彩熠熠,滿地的落葉也在餘暉的親吻中,變得絢麗多彩。如果用氣象萬千來描述這幅照,恐怕不盡其妙,如果用輝煌壯麗來比照,又難達其境。總之,你可設想,你在那一站,整個秋日的情懷,整個金秋的壯闊,整個秋天的燦爛,都全部濃縮在其中。你不需車馬勞頓,就能賞完秋景,讀盡秋意。由於這幅巨照神形盡妙,能以假亂真,許多來訪的朋友,都會毫不遲疑地拍照留念。我也在此為我本人,尤其是小孩拍了許多照片;當一些不知情的朋友見到那些照片時,沒有一人懷疑那些只是用我家的牆壁的背景照照出來的相片,都無一例外地讚頌我在金秋季節里,在濃濃的大自然的秋色中選到了絕妙的風景。

其次,這客廳比鄰廚房,那時我在「日理萬機」的歲月中時間呆得最久的。當我在廚房「大展宏圖」時,我的兩個女兒就在客廳里唱歌跳舞,嘻戲追逐。「看兒床前戲」,人生樂趣,莫過如此。

再往下看,看看廚房吧,那裡除了窗明幾淨,寬敞整潔外,那裡也是我的用武之地。在那裡,我已記不起曾經宴請過多少新朋舊友,也不知奉獻過多少美味佳肴。

就是在這裡,我們住了四年,享受著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生活;也是在那裡,我們為自己的未來奠定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說實在的,我是非常喜歡這個家的,因為它讓我再次沐浴了家庭的溫馨和快樂。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人,我免不了有人間的七情六慾,我更免不了有世俗的追求。儘管這房子以給我帶來了許多美好的回憶與幸福的生活,但我的慾望似乎好沒有得到完全的滿足,我嚮往住更好,更新,更高級的房子。

2001年,一次無心插柳的機會,我們搬到了緊鄰的另一個小鎮,住家是典型的平房加地下室,建於70年代初。房子不大,除了建築年代較近外,其餘的均未達到我所追求的指標。不過,這幢房子雖然居住面積不大,但它有一個於我們非常實用的游泳池。前一棟房子雖說也有游泳池,但因年久失修而在我們搬進前就被前房主棄置不用了,因此,我們未在那裡受益。而新房子的游泳池,卻是又大又新,自然成了孩子們的天堂。

我們是六月底搬入這棟房子的,那正是本地最熱的時候,孩子們見了游泳池,真是如魚得水,整日快活地在裡面撲騰撲騰,尤其是我那未滿六歲的小女兒,居然就在那個夏天學會了游泳。到第二年夏天,我丈夫和鄰居一道,以原來的陽台為起點,增擴了一個大的涼台,再接一個廊橋,一直到游泳池跳水處。其中有一段,如「長橋卧波」,很有氣勢,也如曲徑廽廊,憑添古色古香。自從這涼台完工後,甭提孩子們有多開心了。每天,她們就從陽台起步,順著那廊橋飛奔而去,縱身跳進那青波碧水之中,一陣翻江倒海下來,早將那夏日的暑氣蕩滌地「一乾二淨」。而我則在陽台上安置了一套夏日納涼的躺椅,涼傘,餐桌。那涼傘為藍白二色相間,寓意藍天白雲,悠閑愜意,而這藍白兩色之於我,還有一個特定的含義,即那似曾相識的顏色讓我時時想起我出國前十分珍視的窗帘。當我有閑時,我最愛躺在那寬大的涼傘下,任清風撫面,或看白雲悠悠,困頓時,雙眼一沉,一場春秋白日大夢伴我「逍遙」。何等愜意快哉!

我在這裡居住了兩年,享受了兩年的春光融融,夏日暖暖。時間雖短,我的家仍然溫馨可愛。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6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5 07:23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6)

趙碧霞:可愛溫馨的家(6)

我和丈夫都能吃苦,為家庭建設費盡心力,不過我倆對未來缺乏戰略性,前瞻性,而常常不按常規出牌,有時甚至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比如前述的蝸居地,我們實應在那兒開展「持久戰」,把經濟基礎打得更牢實一些,但我們還是見好就收了。我和丈夫齊心協力,努力奮鬥,拚命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的夢想――開好車,住好房,週遊世界等能早日實現。到2002年底,我們離這個目標似乎更靠近了一步,於是,我們變賣了所有的財產,彙集了所有的財力,在蒙特利爾西島購下了一處還算理想的生意,並於2003年初在那兒安頓下來。

在西島安家,是我們「破釜沉舟」的舉措,也是我們「傾家蕩產」的結果。很久以來,我們就想著要在西島安家,一是這個地區是公認的英語區,對我那兩個只會法語的孩子的未來發展極有好處,二來,這個地區也算是叫富裕區,各方面條件都不錯。

當然,這樣的結果也是來之不易的。當我們將別處的生意,房產準備全部脫手時,我就尋尋覓覓,「四處撒網」,到處看房子。我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將房價定位在中擋層次面,以便自己的經濟「遊刃有餘」。剛開始看房時,房價已漲得嚇人。我在原來的定位層里幾乎看不到滿意的房子。此時,我已無退路,只好硬著頭皮看較高價位的房子。我在高價位上的房子也看了不少,但都不盡如人意。那時期,可謂「望盡天涯路」,不見「伊人入夢來」。正當我失去信心,開始氣餒時,「驀然回首,那房子就在燈火闌柵處」。我萬里追尋的風,我理想的窩,我夢中的道不清,說不盡的意境房,在我一次不經意的例行搜尋中找到了答案。

按照網上的描述,那房子頗有與眾不同之處,如全磚砌牆至頂,建築材料罕有類比,如不是其別緻罕見的結構,使用面積可在五至六百平方米之間,等等。這就應屬於我理想中的家園。但百聞不如一見,懷著僥倖,企盼和按捺不住的喜悅等複雜心情,我約了經紀人前往一觀。但遺憾的是,我首先看到的夢中樓宇的外觀,沒有什麼特別超群出眾的款式,而只是四棱四方的構架,於穩重中隱隱透露出那麼一些大氣,在高廣中有那麼一些巍峨。門前及台階系全由花崗岩鋪砌,露出一些豪華的端倪,而兩扇深褐色的沉重大門使我聯想到了過去描述剝削階級的腐朽生活方式下的「朱門」廣廈。――沒想到,我,一個工人階級的後代,如果能買下這棟房子,也一樣與「反動階級」「同流合污」了;我心裡竊喜著。

一進門,只覺得玄關高敞,確實有與眾不同的感覺,次見走道,客廳敞亮開闊,一眼似乎望不盡的房頂,顯得高大,莊嚴,雄偉;如說氣勢宏偉,氣勢非凡,或氣勢逼人,似乎都能各盡其妙。說實話,到此為止,我已參觀過不少房子,但還沒有見過一家有這麼氣派,豪華的。人在室內一站,空曠的高頂使人顯得渺小,還有那拱形的客廳大窗,使室內鮮明光亮。僅這樣,我已被這房子深深地吸引了,甚至可以說幾乎被迷住了。而作為房主的義大利人見我如此忘情地欣賞,就不失時機地「誇誇其談」了起來。他如數家珍地指點著一磚一瓦,一樑一木,說它們的質地是如何如何的好,是如何如何的不同凡響,其結構是如何如何的與眾不同,等等,總之,他一陣天南地北地盛讚他這似乎舉世無雙的房子,雖有點言過其實,但我還是打心底里喜歡上了他的房子,併當場向他表示了我的喜愛;誰也沒有想到,我當場的聽似不足輕重的承諾,竟給我帶來了好運。

房主是一位老人,是一個從事建築行業的包工頭,目前只用夫婦倆住在這棟「豪宅」里,是純粹的「資源浪費」。我從粗淺的交談中得知老人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這棟房子是他傾注了一生全部心血的作品,從設計到施工,到竣工,到裝修,無一不體現出他的精神,他的靈魂,他的追求。如今,他就要將他居住了十幾年的安樂窩出讓給一個素昧平生的「知音」,像傳遞接力棒一樣將他的至愛交給一個懂得欣賞,知道珍惜的「知心人」來繼承和傳遞,那是一種怎樣的割捨?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又是怎樣的一種依念?就像要將他自己心愛的孩子託付給一個他放心的人那樣,他那五味雜陳的心情,我們是無法捉摸的。

但是,我後來唯一知道的是,在我們好幾個競購人的出價中,我是出得最低的,而他,竟拒絕了其他人的出價,讓我順利競了「標」,將房子「義無反顧」地賣給了我。其實,懂得欣賞這房子的不僅是我一個人,其他一些行家一看就知道這房子的價值。但他們與我不同之出在於,他們在欣賞的同時,卻吹毛求疵地拚命地壓價,如此一來,就犯了大忌,在他人面前口是心非,讓人懷疑其誠信。試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我們剛對其讚揚稱頌完畢,然後就橫挑鼻子豎挑眼地在他人的愛物中去「雞蛋裡挑骨頭」,對方焉有不反感的?總之,我很幸運,我用理想的價錢,買下了這幢房子。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8

主題

966

帖子

592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2
7
 樓主| 意浮 發表於 2006-11-28 03:48 | 只看該作者

可愛溫馨的家(7)

可愛溫馨的家(7)
趙碧霞


這棟房子算是這個我現在居住的小區中中等偏上的住宅,對於像我夫婦倆這樣在加拿大這塊土地上白手起家的「無產階級」來說,無疑是我追求至今的理想的安樂窩。房子十分寬敞,面積有三千多平方英尺,如果算上客廳,餐廳,廚房,過到等因高空間而「浪費」的面積,再加上已有六間房的地下室的面積,說有五六千平方英尺似乎不誇張。此外,這棟房子與現在許多新建的住房相比,其結構,其用材都是許多新房無法相比的,比如說結實的硬木門,初建時代的頂級的窗玻璃,內隔門玻璃,幾處造型不同的穹頂,結實粗壯的橡木樓梯扶手,乃至最細小的材料如牆腳壓腳邊料等,用的都是頂好的硬木等等,這些都是現代一般的建築商為了減少成本而鮮用的。

擁有了自己中意而心愛的家,我精心地策劃,精打細算地選購適合此房風格的有品位的傢具。我採取寧缺無濫的原則,到場轉悠,到場比較價格,款式,大到床,沙發,立櫃,小到一幅畫。一個小擺設,我都不肯「降格以求」。如今,我已完成了目前條件下我家的全部建設。每天,我看著那些無一不浸透著我的心血的家庭陳設,還有那些都灌注了我的「美學思想」的每一個小擺設,一花一木,一草一畫,心裡歡喜無限;瞧它們各就各位,各司其職,且盡展風采,彷彿在向我述說有關他們各自的軼聞趣事。啊,我的家,我用心血和熱情構築的家,多麼溫暖,多麼溫馨。

有了這個家,我們全家的凝聚力體現得更完美。有了這個家,我的女兒對家的熱愛更深了。記得以前,我們去別人家作客,一說到回家,她們就顯得老大的不高興,那滿臉的「愁形於色」的「吃官司」形象,昭然若揭地反映出她們的內心的「無可奈何」。可自從搬入這個新家后,兩個女兒都會高高興興地想著回家。――小孩子從不會掩飾自己的喜好,敢於隨情緒的波動而有不同的表現。是的,我們的家,雖不能列入頂級豪華,但我的孩子們各自有幾乎相同的傢具的房間,有她們舒適,可愛的窩居,她們是有理由想著回家的。當然,由於姊妹倆性格的不完全一直,她們在布置和擺設上的風格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比如說,她們的床上用品和床前的小地毯無論從款式,還是從大小,顏色等來說,都可看出區別來。如果說,小女兒的生活環境像是一個動物園的世界,大女兒的房間布置則如滿園春色的學習園地。但無論如何,她們都喜愛自己的獨特布局,她們也享受著從未有過的美好生活。

丈夫喜歡這個家,它是一家之主的避風港。從外面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繁忙的工作回到安靜,溫馨的家,面對稚氣未退盡的女兒及時時刻刻惦念的太太,他心裡的喜悅是不言而喻的。對於曾經經受過苦難風雨的丈夫來說,房子的大小與寬窄,豪華與簡陋於他根本無足輕重,但他還是實實在在地熱愛這個家。「老婆,孩子,熱炕頭。」這是我丈夫理想的溫馨之家。

我自己則更熱愛我的家。每當我外出回來,打開那雙扉大門,通過玄關,我就被自己精心布置的家所吸引:西式的客廳,中式的客廳,餐廳,飯廳等,每一個細節都吸引著我;如逢我不外出,我就主要呆在我的三房,欣賞著我的家。我喜歡這個家,我更喜歡這個家的每一個人。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而我則要說,家不在豪華,而在於有人。我有兩個快樂的百靈鳥,有與我心心相應的丈夫,有此足矣。我有了人氣有了家,我的家是天底下最溫暖,最溫馨的家。(完)
意猶未盡,浮想聯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