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古代婦女不許改嫁的由來

[複製鏈接]

6195

主題

6540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00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DT001 發表於 2006-11-21 0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方飛龍]認清蒙古建立的元朝——婦女不許改嫁的源頭

一、元朝不是封建社會而是奴隸社會

 元朝不是封建社會,而是更接近奴隸社會。元朝所處的歷史階段撐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隸社會比起幾百年前的唐朝的封建文明階段來說都是大大的落後。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經濟商業社會更是大大的落後,至少落後幾百年的文明進程。

  元朝統治實行領主分封制、工奴制這些都是典型的奴隸社會特徵。元朝大量「驅口」(奴隸)極其普遍的存在,證明元朝是奴隸社會。在開設的「人市」可以任意買賣驅口。在元朝一個中等官員就可能有人上百個驅口,一個大使長(奴隸主)的驅口往往成千上萬,忽必烈寵臣阿合馬就有七千多個驅口。

 驅口就是奴隸沒有人身自由,是主人的私有財產。驅口既要向使長繳租,也要向政府納賦。元朝法律規定「驅口與錢物同」。主人可以隨意買賣或饋贈。主人殺死無罪驅口杖八十七,良人打殺他人驅口杖一百七。殺一個「驅口」與私宰牛馬的刑罰幾乎相等。元朝佃戶地位也極其低下,元朝法律規定:主人打死佃戶只杖一百七。在元朝曾是自由之身的農民再度淪於農奴的命運。

 元朝不止用法律的形式赤裸裸的宣布各族人的不平等,也赤裸裸的宣布同種人的極度不平等。元朝這個由低級原始民族游牧部落建立的朝代使中國又回到了奴隸社會。


二、元朝不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朝代

  目前許多中國人認為元朝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朝代,這是一種誤解。大大的認識錯誤。元朝滅了南宋后迅速腐化墮落。其腐化墮落的程度與速度比滿清的八旗子弟有過之而無不及。忽必烈很窩囊,對日本、瓜哇的討伐皆力不從心,死時很窩火。忽必烈以後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現在吹噓蒙古的人只有吹噓鐵木真,而鐵木真死時根本就沒有統一中國,別說南宋就是金朝都沒完全攻佔。元朝對外戰績可謂其差無比。

 元朝自統一中國后,其對外戰爭幾乎是次次失敗。眾所周知忽必烈於公元1274年(至元十一年)、公元1281(至元十八年)兩次發動對日本的遠征,皆以慘敗而告終。從此日本人開始從仰視中國到蔑視中國。公元1282(至元十九年)、公元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元朝軍隊兩次征伐安南(今越南北部)最後的結果還是都以慘敗告終。公元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元軍遠徵佔城(越南中南部),公元1293年(至元三十年)遠征瓜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又是均以失敗告終。忽必烈抱著遺狠耿耿於懷而死,忽必烈之後元朝談不上對外有什麼戰績。歷史再次證明,擅長掠奪貧窮的流氓強盜,喜歡不勞而獲的原始游牧民族再搶到富貴的學者文明人的財富,享受到幸福后,它們往往表現得更貪生怕死。

 元朝成立后對外戰績是其差無比的。元朝不僅根本沒有給中國增光,反而給中國丟盡了臉。


三、「倭寇之禍」是從元朝開始的

  許多國人大概都以為「倭寇之禍」始於明朝,其實「倭寇之禍」是從元朝開始的。公元1308年(元武宗至大元年)倭寇在慶元「城郭,抄略居民」。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倭寇欺負中國的記載。元政府對倭寇入侵表現得無能為力。公元1309年(元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樞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慶元,官軍不能敵。」1311年(元武宗至大四年)十月,以江浙省嘗言:「兩浙沿海瀕江隘口,地接諸蕃,海寇出沒。」樞密院官議:「慶元與日本相接,且為倭商焚毀。」元朝統一中國后不到三十年已經被日本人欺負了。

 元朝末年倭寇更是日益猖獗,紅巾軍起義時佔領遼東的金、夏二州后,「倭人攻金夏州,殺紅軍據其州者,即奏遣人往賞賚而撫安之。」此時元政府竟然無恥到派人加賞倭寇。


四、元朝用法律形式規定婦女不許改嫁

 公元1311年(元朝武宗至大四年)元政府頒布的法律明令規定「命婦夫死不許改嫁。」這是中國歷史第一次用法律形式明確限制婦女改嫁鼓勵婦女守節。在《元典章》記載著「不改嫁誓狀」、「失節不封贈」、「奩田需聽夫家為主」等等壓迫婦女權益的法律。

 宋朝婦女改嫁比比皆是,宋朝在法律上從未限制婦女改嫁,在關於婦女改嫁的法律上比唐朝還要寬泛、自由。可是中國有些竟認為宋朝不許婦女改嫁。很奇怪怎麼能把元朝的行為怪在宋朝身上呢?


五、率先閉關鎖國實行海禁的是元朝

 率先閉關鎖國實行海禁的不是明朝而是元朝。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施行海禁的政府,元朝前後一共搞了四次海禁,四次關閉市舶司,禁止平民出海貿易。

  第一次海禁從公元1292年(世宗至元二十九年)到公元1294年(世宗至元三十一年)止。第二次海禁公元1303年(成宗大德七年)到公元1308年(武宗至大元年)止。第三次海禁從公元1311年(武宗至大四年)到公元1314年(仁宗延枯元年)止。第四次海禁從公元1320年(仁宗延佑七年)到公元1322年(英宗至治二年)結束。後來由於南宋地區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實際元朝已經失去對沿海的控制能力,所以以後再無力實行海禁。

  元朝禁止出口的貨物比宋朝多,不僅包括銅錢、金銀鐵、糧食、弓箭、馬匹、兵器連中國傳統的重要出口手工業品絲綿、緞匹、銷金綾羅等也被列為禁止出境貨物。元朝出海的限制、要求遠比宋朝嚴苛,出海憑證也遠比宋朝繁瑣複雜。元朝實行的種種嚴苛措施使中國海外貿易日益萎靡衰落。


六、元朝使中國農業受到嚴重破壞

  元朝還沒完全統一中國之前,蒙古貴族寵臣別迭竟然進言:「漢人無補於國,可悉空其人以為牧地。」 如果實行的話,中原將變成草原。中國文明的發源地黃河流域,具有上千年的文明開墾的中國的中心地區,將毀於一旦。多虧契丹人耶律楚材堅決反對,才保護了千年的文明成果,中國人應該記住這個漢化程度極高的契丹貴族的後裔,保護中國文明的人。但中原的大片地區也受到了極其嚴重的毀壞。

 元朝統一中國之後,蒙古人開始把良田變成牧區,弄得中國境內到處都是養馬場,山東沿海登、萊一帶,都成了「廣袤千里」的牧場。甚至兩淮都有養馬場。「今王公大人之家,或占民田近於千頃,不耕不稼,謂之草場,專放孳畜」。宋朝經過上百年興建的水利良田變成草場,致使中國農業大倒退。


七、元朝的使中國經濟社會僵化衰退

  元朝不僅禁海還禁夜市,禁止夜間點燈,禁止結社集會,禁止民間練習武藝、打獵等等。元政府還關閉南宋貿易場,致使「舟車停留,道路蕭條」,每年「越境私販作罪者動以千人。」這說明宋以前的商業貿易是多麼的繁榮,也說明生活在開放環境下的宋人不適應元朝落後的管理統治,雖然元朝法律嚴苛但依然有大量的宋人冒險犯法。

 元朝政府的專制落後的統治致使人民民生失去活力,中國商業發生大倒退。游牧民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完全不懂經濟規律,一點不顧民生實行的種種倒退落後的政策、措施,徹底阻礙了中國工商業文明因素的成長及原始工業化進程的推進。

 宋朝先進的民主氛圍、快樂的民生、繁榮的商業氛圍在元朝種種倒行逆施的政策統治下,逐漸變得僵化失去活力。那些宣揚游牧民族輸血有利於中原王朝恢復活力的言論,完全是不顧歷史事實的顛倒黑白的胡說八道!!!


八、元朝的稅收遠比南宋繁重

 中國目前有些人用元朝政府攻佔南宋后實行減免稅暫時收買人心時的稅收對比南宋政府末年在強敵壓迫數十年時的稅收,說明南宋剝削繁重而元朝的剝削輕。

  元朝人評價元朝的稅收時說:「割剝民飢,未見如此之甚!」,元朝後期「酒課,鹽課,稅課,比之國初,增至十倍。征需之際,民間破家蕩產,不安其生。」 宋元之際的詩人汪元量《利州》:「雲棧遙遙馬不前,風吹紅樹帶青煙。城因兵破慳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岩谷搜羅追獵戶,江湖刻剝及漁船。酒邊父老猶能說,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好四川。五十年前是宋朝的好時光。這是宋朝遺民懷念宋朝美好的時光,元政府、南宋政府誰的稅收重一目了然。

  南宋政府後期稅收相比宋朝以前是有所加重,那是因為國家面對強敵,被迫而為。元政府攻打宋朝前的疆域包括金國、西夏、西藏、雲南等大片疆域,南宋被完全包圍。此時元政府用一半以上的稅收做軍費攻打南宋。抗日戰爭時期不到八年,中國已經減感不支。而南宋政府苦苦支撐四十多年,此時稅收必然比常時繁重。唐朝安史之亂之後被圍困還吃人呢。這時南宋大部分百姓都是自願,而南宋反而末並未出現大規模的造反現象。說明南宋很得人心,現在有人竟用南宋政府在戰時的稅收來證明南宋政府的「黑暗」統治。更有甚者用此時的稅收代替整個宋朝的稅收,真是無恥之極!!!


九、元朝比南宋貧窮

  元朝雖大,卻沒有南宋富裕。據忽必烈統一中國后統計,中國南方為1184萬戶,北方為135萬餘戶,南北比例為九比一。這南方就是南宋曾統治區域。公元1283年(至元十九年),北方居民大量南流15萬戶,相當於北方總數的十分之一以上。元政府屢次下令禁止,並在黃河、江淮諸津渡設立了緝查南移流民機構,勒令已到南方的流民北返。但即使這樣「民望南而流如水之欲東」,直到元朝滅亡也未解決嚴重北方人民大量遷移到南方的社會問題。這是貧民地區往富裕之地的移民。相當於今天的墨西哥、古巴往美國偷渡移民。這反映了當時的南北經濟差距,也反映了宋朝統治地區的富裕。元朝中葉文宗天歷年間,全國商稅九十萬錠,曾是南宋的江浙行省一地就達26萬錠,而當時全國中心元大都只有10萬錠。

 元朝的經濟大部分依賴南方,就是依賴南宋統治地區。元朝的所謂經濟成就只是南宋的有幸遺留,這還不包括元朝不開明經濟政策造成的惡劣影響。這還不是南宋未遭到嚴重毀壞前的文明奇迹。元朝各方面都嚴重落後於南宋。是中國文明的衰退時期。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導言中說:「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對於偉大的中華帝國的沉重打擊,這個帝國在當時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進的國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華文明在許多方面都處於它的輝煌頂峰,而由於此次入侵,它卻在其歷史中經受著徹底的破壞。 」


十、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爆發農民起義最頻繁、規模最大的朝代

  《中國史稿》:「在號稱全盛的忽必烈統治時期,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就沒有停息過,在元朝統一全國后僅七十年,就爆發了席捲全國的大起義。」 「忽必烈統治時期,南方人民的反抗鬥爭風起雲湧。根據元政府統計,至元二十年,大小起義二百餘處,至元二十六年就增加到四百多處。幾乎南方各地都有起義發生,尤以浙、閩、廣、交界地區最為激烈。」這說明在南宋曾統治地區人民反抗元政府的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這個起義頻率規模還沒有哪個朝代能超過元朝。

  元朝在南方的統治極不穩定,「荊湖閩廣之間,兵興無寧歲」。反元的武裝起義更是前仆後繼。從1280年(至元十七年)到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之間,漳州陳弔眼、許夫人,福州林天成、南康杜可用、廉州霍公明、鄭仲龍以及福建的黃華,四川的趙和尚都先後起兵。起義的首領大都是南宋抗戰將領張世傑的舊部,多以恢復南宋為號召。

 公元1351年(至正十一年)由韓山童、劉福通發動紅巾軍起義更是波瀾壯闊,更是建立「大宋」政權,一度攻佔杭州、汴梁、上都等重要城市。並在上都開平燒毀了「富誇塞北」的蒙古宮闕。朱元璋的隊伍也是歸「大宋」政權統轄的,最後朱元璋徹底把蒙古人趕出中國,建立 「明朝」。

 元朝從建立的那天起,直到滅亡。農民起義就沒有停止過,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爆發農民起義規模最大、最頻繁的朝代。
一個內心陰暗的人是容不得任何光明的,因為光明讓他們原型畢露,嘲笑正義、調侃崇高是他們的心理需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16: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