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樊綱:中國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癥結在於美元高估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1-15 18: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外匯儲備越過1萬億美元大關,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中國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攻擊和壓力。第一財經日報發表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樊綱文章指出,那些向中國發難的人,在又一次揮舞他們手中的貨幣牌之前,最好仔細想一想,這對於解決中美貿易逆差問題的作用是多麼的微乎其微,而倉促的匯率調整對於兩國又將造成多大的損失。
文章認為,與國會山流行的看法相左,貿易順差幷不一定是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的主要原因。拿2004年的貿易數據來說——當年中國外匯儲備增長了 2000億美元,達6100億美元——其中祗有33.2%的儲備增長是由貿易順差造成的,剩下的66.8%則主要歸因於資本流入。

文章稱,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這段時間流入中國的資金類型,我們會發現:注目長期的私人股權投資和中國企業境外IPO收益是近年來中國資本流入中增長最快的兩種形式,兩者加起來大約佔到了去年中國資本流入總量的80%。

私人股權投資者自然樂意看到貨幣升值帶來的那一點收益,但這個原因還不足以說服他們將資金投入中國。相反,相對於貨幣升值的收益來說,大部分境外投資者更有興趣發掘 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機會。例如,一些以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一種有限進入中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機制)安排進入中國的投資者,他們從交易中獲得的利潤祗能以美元計價,而 人民幣升值的收益卻由操作這些交易的國內投資管理公司所獲得。

文章表示,這裡的關鍵在於,匯率調整幷不是所描繪的那種「萬能葯」——既不能降低引起政治爭端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也無助於減緩資本流入中國的速度。恰恰相反,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祗能引發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從而導致更大規模的投機性資本流入。大幅的升值還可能對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和成百上千萬低收入工人的就業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是否還記得10年前,過早的貨幣自由兌換和過快的金融市場自由化怎樣引發了一場重創眾多亞洲經濟體的金融危機?無疑,中國正在採取一種要謹慎得多的方式來應對外部平衡問題——貨幣升值祗是其中的一部分——以避免破壞國內經濟增長。

文章指出,中國絕不是唯一一個經歷了儲備快速增長的經濟體,儘管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中國的單一份額是最大的。亞洲經濟體目前共同持有價值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其中大部分是美元資產。中東產油國家的美元儲備甚至增長得更快。很明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這個世界的美元太多了。根據美聯儲公布的數據, 60%的美元如今在美國境外流通。這無疑意味著美國的過度貨幣發行。

簡單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鈔票印得太多會導致通貨膨脹和本幣貶值。然而,在當前「美元本位」的全球貨幣體系下,匯率調整的壓力反而轉嫁給了其他國家。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意味著其貿易逆差可以維持很多年,即便高估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一個主要原因。

由於眾多的貧窮農村勞動力在國內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中國的實際工資存在黏性,這是導致全球失衡的「中國因素」。此外,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將人民幣匯率釘住美元,頂住了貨幣貶值的壓力。但中國目前正在努力進行矯正。去年,中國將匯率制度轉變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幷且允許人民幣匯率以更快的步調漸進升值。如果人民幣匯率一年平均升值5%,那麼未來5年,人民幣將至少累計升值30%,這將非常可觀。

中國同時還自願限制其出口。8月份創紀錄的188億美元的貿易盈餘很大程度是因為出口商趕在9月1日出口退稅率降低的大限之前出貨。在國際配額體系去年年初廢除之後,中國甚至施行了自己的紡織品出口配額。

但是不要指望中國會按照一些批評家所要求的那樣,讓人民幣更快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