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方時事解讀2006年11月13日星期一

[複製鏈接]

1061

主題

3031

帖子

246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enwoke 發表於 2006-11-16 0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伊朗警告:如果以犯愚蠢大錯,幾秒內將予以「毀滅性」回應


【德黑蘭消息】 據伊朗媒體報道,12日,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罕默德•阿里•侯賽尼在每周例行記者招待會上稱,以色列若膽敢對伊朗動武,伊朗將給以色列以沉重回擊。


侯賽尼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如果以色列犯下愚蠢大膽的錯誤,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衛隊將給以色列以明確、堅決、有力的「毀滅性」回應,這一決定將在幾秒鐘內做出。


在昨天(12日)的記者會上,談到伊朗是否會按計劃在2007年3月之前安裝3000台用於製造濃縮鈾的離心分離機的問題時,侯賽尼說,伊朗官員和科學家仍在按照這項計劃努力。


有輿論認為,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指責伊朗可能正在秘密從事核武器研究,因此兩國有可能襲擊伊朗核設施等目標。


剛剛結束莫斯科之行的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首席核談判代表拉里賈尼當天在機場對媒體稱,他會見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面交了伊朗總統內賈德寫給普京的信函。俄羅斯不同意對伊朗實施制裁,他們認為,通過任何決議均破壞目前理智的氣氛。


在此之前,伊朗國家電視台11日晚在黃金時段播放了一段由伊朗革命衛隊無人駕駛飛機拍攝的美國航空母艦在海灣活動情況的錄像。


這段長約一分鐘的錄像顯示,一艘航空母艦正攜帶戰機在海上游弋,但是畫面劇烈抖動。畫面的旁白解釋說,這是位於海灣的美國艦隊的一艘戰艦,由伊朗革命衛隊的無人駕駛飛機所拍攝。電視台援引革命衛隊人士的話說:「當時無人駕駛機成功實施了拍攝,而美國的戰機沒有能夠予以有效攔截。


電視報道還說,革命衛隊的無人駕駛飛機總共拍攝了10段類似的錄像,其他的錄像畫面「拍攝了更多關於(美國)軍事裝備、兵力部署和其在海灣地區活動的具體細節」。但是報道沒有說明畫面顯示的是美國哪一艘航母,也沒有說明是何時拍攝的這些錄像。


伊朗國家電視台是在伊朗軍方舉行的為期10天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即將結束時播放這段錄像的。


【時事點評】 我們知道,幾天前,以色列國防副部長斯內公開威脅說:「發動空襲摧毀伊朗核設施,是以色列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後方式,在有的情況下,是唯一的解決方式」。顯然,就如許多媒體所說的:這是迄今為止以色列軍方就「軍事打擊伊朗、解除伊朗核計劃上」發出的「最為清晰、也最為強烈」的警告。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我們點評以色列進行這番「軍事威脅」的意圖之前,有這麼幾個「場景」值得注意:


●以色列公開軍事威脅伊朗時,並沒有象以往那般「盲目自大」


場景之一:以色列發出這番「明確的軍事威脅」時,伊朗正針對美國組織的、旨在演練「如何封鎖伊朗」的海上軍演,舉行一場針鋒相對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就如我們之前所強調的,伊朗在軍演中展示了「據說」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統進行精確導航、不僅可以投擲殺傷範圍巨大的集束炸彈,甚至還可以攜帶核彈頭的一系列先進中程彈道導彈(流星3及其改型)。


因此,東方評論員的感覺是,在「這一場景」下,這位以色列副防長在公開軍事威脅伊朗時,就表面而言,顯然沒有象以往那般「盲目自大」,而是像《耶路撒冷郵報》所詳細記錄地那般「留有餘地」。


根據報道內容,我們注意到,在發出上述「迄今為止最為明確」的警告之後,這位態度強硬的副防長還進行了這樣的補充,既:「我不是在鼓吹以色列率先對伊朗發動軍事行動,我很清楚由此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因此,我認為那是最後的手段,我是意思是,最後的手段有時是唯一的手段」。


●斯內的這番警告與其說是在「軍事警告」伊朗,倒不如說是在「著重提醒」華盛頓 \u0007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有了這份「留有餘地」之後,斯內的這番警告與其說是在拿伊朗的核問題說事兒、軍事警告伊朗的,倒不如說是在「著重提醒」「沒有了美國國會的白宮」、「乍逢大變、正在審視下一步怎麼走」的美國統治階層,提醒美國人注意這一事實,那就是:如果沒有軍事解決伊核問題的計劃與決心、既「沒有使用唯一手段」的計劃與決心話,那麼,不論是伊核問題、還是伊拉克問題、中東和平進程問題,就一句話:美國「既定的所有中東政策」都將無解。


●在伊核問題上,華盛頓的真實心態


必須強調的是,以色列所謂的「唯一手段」是建立在美國新保守勢力「準備繼續」其「既定全球戰略」之基礎上的,同樣,以色列的「這一提醒」,也是建立在美國統治階層「根本就不打算」從根本上調整「既定全球戰略」之基礎上的。


對此,首席評論員就指出,以色列這次沒有象以往那般「盲目自大」,且一方面強調「有可能」使用「唯一手段」,一方面又「公開暴露」以色列「清楚那樣做會引發嚴重後果」的擔心,在某種程度上,這又何嘗不是華盛頓決策層的真實心態?


●伊朗軍事演習的意圖、就在於證明這樣一個事實


顯然,造成這一心態的真實原因,恐怕就是著名的法國《回聲報》日前所指出的那樣:伊朗在軍事演習中展示一系列遠程精確打擊手段,其意圖就在於證明這樣一個事實,既:一旦伊朗受到各種形式的、來自任何人的先發制人式軍事打擊(包括小規模核打擊),那麼,「發起打擊者」絕不可能全身而退。


●以色列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對伊朗進行「最為明確的軍事威脅」,在於「一種無奈」


也正因如此,伊朗官方在聽說以色列的軍事威脅之後,立刻就做出了強烈反應、並馬上還以顏色,稱「如果以色列犯下愚蠢大膽的錯誤,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衛隊將給以色列以明確、堅決、有力的『毀滅性』回應,這一決定將在幾秒鐘內做出」。


事實上,在「場景之一」的背景下,在伊朗總統早就公開聲稱要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的「有言在先」下,這種「毀滅性的回應」可謂是以色列意料之中的事情。


然而,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以色列之所以在明知伊朗定會做出強烈反應的情況下,仍然要衝著伊朗發出這番迄今為止最為明確的軍事威脅,其實與以色列明知歐盟、阿拉伯聯盟定會強烈反應,但仍然決心對巴勒斯坦對加沙地帶發動代號為「秋雲」軍事行動的原因非常類似,都是出於「一種無奈」,都是出於「為美國製造」與欲增強中東和平進程話語權的「中歐俄」,特別是與同時拿毒害「兩核問題」與華盛頓「洽談」中東和平進程、伊拉克重建進程的「中俄」進行討價還價之籌碼的無奈。


●以色列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還在於「兩個擔心」與「一個期望」


另外,在我們看來,以色列之所以選擇這個時候,對伊朗進行「最為明確的軍事威脅」,還在於「兩個擔心」與「一個期望」


第一,是在擔心伊核局勢「最終發,展到」那一步,既:以色列必須在「是否使用」這一「唯一手段」與承受「是否使用」分別帶來各自嚴重後果的問題上「不得不做出抉擇」;


第二,我們認為,以色列更在擔心伊核局勢「最終發展到」華盛頓在面對「是否使用唯一手段」與「是否承受由此引發之嚴重後果」的關鍵時刻,為了美國的全球戰略,為了美國的核心利益,甚至為了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美國經濟穩定的現實利益,在與「中歐俄」的討價還價中,最終做出「不利於」以色列國家安全利益的「戰略抉擇」;


那麼,隨著局勢的發展,至於以色列在擔心華盛頓「有可能做出什麼」不利於以色列國家安全的戰略抉擇呢?我們再來考察「另一個場景」。


背景之二,就在朝鮮「願意重返」六方會談的當天,就在美國中期選舉投票前三天,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透露、稱「沙特、阿聯酋、埃及等幾個中東國家都表示有興趣發展民用核能」,且理由是很簡單,就是想「實現能源結構多樣化」。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實現能源結構多樣化」正是伊朗堅持發展核能的「借口」、也是「中歐俄」也協調一致、頂住華盛頓的壓力,全力支持伊朗「有資格和平利用核能」的「借口」。


不難看出,就在朝核試驗引發的、對華盛頓西太平洋框架有著巨大殺傷力的「東北亞核競賽」,終於因華盛頓對巴基斯坦打掉一所宗教學校保持沉默、強硬的喬治亞總統最終決定解除更加強硬、且公開聲稱「不怕與俄羅斯開戰」的國防部長職務之後才有所緩和的「當天」,對美國全球戰略更具殺傷力的「中東核競賽」就已經依稀可見了。


這就是說,進入7月份,在大國鬥爭的焦點從中歐俄把持的伊核問題、因華盛頓欲進行戰略反擊而轉到黎以衝突、巴基斯坦通道、最後中俄欲進行戰略反擊而跳到朝核試驗之後,隨著以色列再次對巴勒斯坦進行軍事打擊,而重新回到了中東衝突、又回到了中東和平進程。


為了更好地進行討論,我們再來瀏覽一則消息。


中東和平有望 阿拉伯聯盟倡召新和會


【綜合外電消息】自上世紀以來,中東地區一直爭端與戰禍不絕,和平似乎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但隨著阿拉伯國家聯盟(簡稱「阿拉伯聯盟」)日前提出召開新的中東和平會議,並罕有地得到巴勒斯坦哈馬斯政府的認同,中東和平的前景似乎露出了一線曙光。


外電報道,為緩和目前中東嚴峻的局勢,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家的外長,日前在埃及召開緊急會議。與會代表於會後發表聲明,要求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參與新的中東和會,以「土地換取和平」(Land for Peace)為原則,全面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紛爭。


一直不肯承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哈馬斯政府的外長扎哈爾表示,願意接受有關建議。另外,阿拉伯聯盟又決定,結束對哈馬斯政府的經濟封鎖,預料陸續匯至哈馬斯政府戶口的經濟援助達到五千二百萬美元。


阿拉伯國家聯盟於1945年成立,是由阿拉伯國家組成的地區性國際政治組織,宗旨是加強成員國間的協作;共同維護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廣泛開展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合作。現有成員國22個,總部原設開羅。


【時事點評】請大家注意這一段文字,原文是:為緩和目前中東嚴峻的局勢,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家的外長,日前在埃及召開緊急會議。與會代表於會後發表聲明,要求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參與新的中東和會,以「土地換取和平」為原則,全面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紛爭。


對這一段文字,東方評論員想提請大家注意兩層意思:一個是「要求阿拉伯國家、以色列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參與新的中東和會」;另一個是「全面解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紛爭」。

●阿盟提出的上述建議,恰恰是「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擴大化」、及「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具體形式


顯然,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論是「人員」(包括阿拉伯、以色列、五常)、還是「內容」(全面解決......),都與「中東四方(美、歐、俄、聯合國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及旨在先解決「巴以和平」的「中東和平路線圖」有著巨大的區別。


如果您一直在關注《東方時事解讀》,那麼,您就應該對我們之前所提出的「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擴大化」、及「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說法不會陌生。非常清楚,阿拉伯聯盟提出的上述建議,恰恰是我們之前多次強調的是「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擴大化」、及「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具體形式,


●以色列總理顯然「想帶著問題」去見剛剛跛腳的布希


第三,絕非巧合的是,在發出軍事威脅時,以色列總理正準備動身去美國面見「剛剛跛腳」的布希。因此,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正是為了避免「上述兩個擔心」成為可怕的現實,從而面對伊核局勢進一步惡化,以色列要麼被迫做出「是否使用唯一手段」的抉擇,要麼被迫接受布希政府「戰略抉擇之後」給以色列的內政外交帶來嚴重衝擊,以色列政府顯然是在「有意刺激伊朗、迫使伊朗做出激烈反應」,從而好帶著伊朗人的軍事威脅去催促華盛頓,期望華盛頓在有關以色列安全的「諸多重大問題」上「給個說法」、比如說,在政治上,如果布希被迫向中歐俄妥協,向美國民主黨人妥協,從而被迫調整伊拉克政策、中東和平政策、甚至伊核政策、不得不向中東多邊框架靠近的話,那麼,是否可以在政策調整的同時,繼續保障以色列的政治地位、就向在組建朝核六方會談時、將日本拉入其中,確保日本的東亞話語權時所做的一樣。


●以色列嗅到了「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擴大化」、及「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味道了


同時,在軍事上,如果「有人」提出了以色列核問題,提出以色列核問題與伊朗核問題一樣,都是「中東無核化」的組成部分,那麼,美國是否也會被迫接受?要知道,以色列的核武器,這可是以色列最大的安全保障。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有意刺激伊朗、並「借」伊朗幾秒鐘就可以毀掉以色列的軍事威脅、從而緊急製造出一個巨大的安全問題,揣在懷裡、帶到美國、問個明白,討個說法,並期望立刻就拿到「美國的承諾」,毫無疑問,這才是以色列向伊朗發出「迄今為止最為明確軍事威脅」的最大動機,顯然,以色列已經嗅到了「中東四方工作小組擴大化」、及「修改中東和平路線圖」的味道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