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也談中醫在美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1-13 0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來源: 時節雨紛紛 於 2005-05-30 01:00:09      http://members.shaw.ca/panclinic/panclinic/us%20tcm.htm


在這裡反中醫的人都不是很懂中醫,就象一個不懂籃球的人在評論NBA。認真讀過內經的人都會發現,中醫理論的形成是完全基於當時人類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包括了當時的解剖,生理,天文,氣象,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後來隨著時代的變化也在不斷的發展。象張仲景的傷寒論和後來的溫病學說。49年後在與現代科學結合的研究和實踐中又作了大量的工作。針灸之所以能進入美國也是通過針麻在臨床的應用。當然這裡也有很多瑕辟,但不只是中醫是國內的體制問題,在國內搞過科研的都明白。

再回到內經,前幾篇所講的都是如何養生和預防疾病的,這才是中醫的強項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戰而趨人之兵。未病先防是上工,用針用藥次之。中醫在這方面當時先進,現在也不落後。
剛才談到用藥,從中藥第一著作神農本草到49年後的中藥現代研究就從來沒否認過中藥的毒副作用。而是這些反中醫的人士先說中藥無副作用,然後再倒打一耙。

關於中醫在美國的地位問題,美國的大多數州已為針灸立法。針灸師可獨立開診。全美已有40多家中醫學院,每年有數千名學生畢業。很多州已把針灸納入保險,向一些東西海岸的州甚至硬性規定,本州內醫療保險必須包括有針灸在內的所謂替代療法。也有些州已允許針灸師進入醫院工作。美國醫生對針灸的認同程度更是驚人,他們自己組織的醫療針灸協會就有一萬多人。像紐約等州要求這些醫生必須經過300到500個小時的正規中醫知識學習方可使用針灸。而那些培訓他們的老師大都來自中國的中醫學院。很多醫學院都有包括針灸在內的替代療法的介紹的課程供學生選修,今年開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首次把它改為必修課。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NBC關於替代療法的調查,在美國有20%以上的人用過草藥(當然不光是中藥) ,5%的用過針灸。這已經不是一個小數字了。中醫針灸正式進入美國不過二十幾年,可以說是幾年就上一個台階。可以說是形式喜人。不向有些人說的那樣不能登大雅之堂,而是正在登堂入室。那些認為中國中醫師只能在中國城混日子的人。我只能說你的生活圈子也只能看到這些。其實這裡95%的中醫師是白人,在中國受過正規中醫訓練的醫生奇缺。而且個個富足。反觀國內的西醫來美除了少數能考取行醫執照的,大多在實驗室或醫院作技師,有的改作護士。也有一些乾脆進美國的中醫學院重新學習中醫。這裡絲毫沒有貶低中國西醫的意思,這是大家境遇不同。但在美國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裡收入高本身就是社會對你的地位的一種肯定。

談到替代療法,在中醫進入美國之前 Naturopathy 和 Chiropractor 是美國的主要自然療法,已得到了大多美國人的認同,可現在這兩個組織是哭著喊著要把針灸也納入他們的範疇。原因就是他們看到了針灸的療效是他們所不能比擬的。你看你不珍惜的人家拿來當寶貝。那些瘋狂貶低中醫的人,你以為你拋掉了自己稱作糟粕的傳統文化然後再能投上一票就實現了你的科學和民主的夢了嗎?了解美國的朋友都知道你永遠也實現不了。JACKSON用錢把皮膚變白,但他還是黑人。保持中華傳統文化,堂堂正正作一個中國人才是我們在美國受到尊重的根基。不然就會象那些丟盡了傳統文化以西化為榮的東南亞人,只有到伊拉克當炮恢的份兒。

也許有一天基因工程發展到叫人一生不得病或將來大家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醫就不再需要了。不過你我都見不到這一天。有生之年我們還會看到中醫會不斷發展和被更多的人接受。

15

主題

196

帖子

5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52
沙發
ljzhy 發表於 2006-11-13 16:56 | 只看該作者
「針灸之所以能進入美國也是通過針麻在臨床的應用。」
請看看http://whccamp.hhs.gov/ 美國白宮關於CAM政策的2002年報告
chapter 2
"New York Times writer James Reston's account of his emergency appendectomy in a Chinese hospital during then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s visit to China in 1971 was particularly influential in this process.25 Reston's article described how his post-operative pain and discomfort were relieved by acupuncture and herbs. For most Americans, this was their first glimp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potential uses. "
"In addition to these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s, an NIH scientific review panel concluded that acupuncture is a plausible option for treating several conditions, including nausea associ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anesthesia, acute dental pain, headache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fibromyalgia, and depression."


"剛才談到用藥,從中藥第一著作神農本草到49年後的中藥現代研究就從來沒否認過中藥的毒副作用。而是這些反中醫的人士先說中藥無副作用,然後再倒打一耙。"
請列出任何一份中醫經典中關於中藥的毒副作用詳細描述。

「再回到內經,前幾篇所講的都是如何養生和預防疾病的,這才是中醫的強項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之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戰而趨人之兵。未病先防是上工,用針用藥次之。中醫在這方面當時先進,現在也不落後。」
真的?燕窩、人蔘、首烏能延年益壽?以形補形,所以吃鞭能改善性功能?現代的免疫學和我們以前的種痘是一個層次的?這就是「現在也不落後」

"也許有一天基因工程發展到叫人一生不得病或將來大家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醫就不再需要了。" 用不了這麼長遠吧?不少國家現在都沒有中醫,人家活得也挺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3
koomglobe 發表於 2006-11-13 20:56 | 只看該作者
z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4
goodoctor 發表於 2006-11-14 15: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ljzhy 的帖子

Ding many time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