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太收養流浪貓狗96隻 憂心沒錢給狗辦戶口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11-14 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1月14日04:32   蘭州晨報 





流浪狗



  一套不足50平方米的樓房,30餘只撿來的流浪狗和流浪貓,簡單的傢具,就是朱桂蘭老人擁有的一切。這個孤獨的老人在鐵路局新麗小區生活了20餘年,靠自己的退休工資養活著自己,同時養活了這些年來收養的近百隻流浪街頭的貓狗。如今,老人已經76歲了,要養活這些貓狗已力不從心,老人希望有好心人能夠幫助她照看它們。

  
  20年來


  共收養流浪貓狗96隻


  朱桂蘭退休前是蘭州鐵路局的一名職工,1984年退休后就開始收養流浪貓和狗。朱桂蘭說:「這幾年來,除了收養流浪貓狗外,一些市民也把寵物暫時寄養在我這裡。20年來,收養的流浪貓狗累計達到96隻,中間走失了一些,被人領養了一部分,現在只剩下18隻狗和16隻貓。」朱桂蘭說:「只要它們還有一口氣,我就會儘力去照顧;只要它們還能吃,我就會儘力去呵護,雖然付出了很多,但得到了快樂,這裡就是它們的天堂。」


  朱桂蘭出生在上海,在蘭州鐵路局參加工作后結婚,後來因與丈夫感情不和離婚,兒女都和前夫一起生活,1986年她再婚,老伴不幸在5年前因病身亡。現在唯一的親人就是被父母收養的弟弟。她說自己收養流浪小動物的做法,也許跟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



  月入800元


  給貓狗花600多元


  在這20年來,她每天都得為這些小動物操心。2004年,她收養的貓和狗有50多隻,如此多的貓狗呆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間里顯得有些擁擠,家裡的各個角落全成了貓狗的天下。今年10月,一隻貓和一隻狗同時下崽,為了能很好地照顧它們,朱桂蘭把它們都安排在了床上,而自己晚上則睡在沙發上。


  朱桂蘭現在每個月的退休工資是800元,平均每月花費在貓食和狗食的費用在600元以上,而自己的生活費用不足200元。


  老人憂心


  給狗辦戶口實在沒能力


  在採訪中,朱桂蘭老人向記者打聽養狗的一些政策。「給一隻狗辦戶口據說要花費近千元,如果要辦,那得花1萬多元,我哪有這麼多錢啊。」老人對此顯得憂心忡忡,朱桂蘭稱,就是每年給貓狗打疫苗就得花費上千元,已經讓她吃不消,如果讓她再給狗辦戶口,她經濟上實在吃不消。


  記者從蘭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處治安科了解到,早在2002年1月,蘭州市政府就頒布了《蘭州市城鎮區域限制養犬規定》,養犬應當繳納管理服務費,重點限養區內每隻犬繳納登記費1200元,年度審核費每次600元,但對如何管理流浪狗,並沒有明文規定。


  蘭州市政府法制辦副主任羅應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有人將城市養狗和動物保護等同起來,這是偷換概念,二者根本不是一碼事。羅副主任還說,對於盲人飼養的導盲犬、鰥寡孤獨人群養狗等特殊情況,在保證履行其他義務的條件下,有關法規在修訂時也會放寬政策,免收相關費用。


  對此,蘭州愛護動物協會趙靜會長認為,保護流浪貓和狗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大家的關注,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保護流浪貓狗的行列中來。
------------------
善良的老人,
定有好報。

請那些大腦簡單,
動作粗野的城管、政府有關部門的人員,
好好的思考一下。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7: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