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命

[複製鏈接]

19

主題

73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uebo0908 發表於 2007-1-8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唐崇懷:得著成全的生命
[日期:2006-11-20] 來源:  作者:唐崇懷 [字體:大 中 小]  

    生命是一種存在。不單是「存」的表現,更是「在」的肯定。生命的形態就是不斷地追求生存和生存的意義。生命的「在」 無形有形是通過「存」來肯定生的活躍。簡單地說,生活的表現生命,讓生命品嘗、享受生活的樂趣。雖然生活的樂趣會逐漸在「命」的制限中哀嘆、悲切甚至消失,但仍然充滿生機。從存在到生存,從生存到生活,從生活到生命,從生命到生活,的確給我們造成了形形式式的謎和形形式式的奧秘,可畢竟能激發人嚮往、憧景,即使不解又有何妨!



    哲聖蘇格拉底曾說:「沒有檢驗過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人應當如何檢驗生命、檢測生活?無以維繫存活,檢驗生存和生命的探討必成了紙上談兵、玄妙無意義的玩藝!



    不論人要不要、肯不肯承認,「活」其實並不困難。當你閱讀這篇小品時,起碼證明你是一個活著的人。不但是有悟覺地活著,是一位能夠思考和尋求「活」的方法和意義的活人。不論是你的悟覺、思考或尋求,都證明你具有內里生命催促和外界存活的需求,你會情不自禁地尋覓生命和生命意義,更為迫切的是你在尋求生命的成全!



    一、生命的追求:



    教育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簡潔地將人的生命基本需求,以金字塔式排列為五個階段。人是從生理需求發展到安全要求,再從安全需要求發展到社交需求,再從社交需求發展到自尊需求,最後從自尊需求發展到自我實現和自我成全的需求。在人的五個階段需求中,生命必然會經驗到節節上進的欲求和不斷的內質化催促意欲直抵頂峰──自我的實現。



    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和自我的成全(Self Fulfillment)是人生的最後階段。然而,即使自我成全了又能怎麼樣?多少時候的感慨還不是虛空一場、功虧一匱甚至令人絕望。正如傳道書所說的: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人的一切勞碌都是是虛空、都是捕風(傳1:1-3,17,2:17,26; 12:8)。



    問題到底究竟出在那裡?在馬斯洛的思想架構中,自我實現和自我成全似乎是生命的最高理想,但仔細分析,馬斯洛的思想只不過是一種自我欺騙的哀艷而已。



    二、生命的缺憾



    追求,含隱著生命的缺憾。追求的過程隱約暴露出滿足缺憾的對像性導誘。哲學家說的好,人通常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可人一旦得到了,卻又有失落的覺悟——因為人所得著的也不過如此,而且是僅僅如此而已。難怪歷代英雄好漢在大有成就之時,就自然自動地在悲傷暗淡傷感中的退隱人生舞台,這也是世界最大的富豪同樣會出現飲憾自殺的成因。



    生命的殘缺或許可以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暫時遺忘,或得著意象性的彌補, 但當世態真情水落石出、暴露無遺、人生獎金幕垂劇終之時,人才會頓然發現追求的虛空與捕風是無以否置的真實。



    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里的自述中說:我是希伯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三3-6)。很明顯的,保羅堪稱當代猶太人所羨慕的「人樣標準」。可保羅緊接著說明:「只是我先前以為有益的,我現在都當作有損的」(腓三7)。事實就是如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徹悟與感慨,有達頂峰而失落的傷懷,處富有而覺空無一物的悲涼!頓悟勞煩、虛空、捕風緣何而起?生命本身就是缺憾無望。除非遇上生命的主宰──生命的創造者重獲生命,否則一切孑然。此乃歷代大成者的共同心聲與哀鳴。



    耶穌傳道時代,有少年官從小都遵行了律法的一切規條,當他得到機會謁見耶穌卻求問說:當如何行才能承受永生(可10:17-22)?號稱日不落國家的元首伊利沙白女皇一世斷氣前說了這麼一句話:多麼多的財富,多麼大的榮華、尊貴,卻是多麼短的時間!這話發人深省。生命本就有缺憾,或者說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缺憾。



    三、生命的成全



    人的希望是生命可以自我實現、自我成全。但事實告訴我們,自我實現和自我成全的前提必須得到自我中「我」的本體、本體的意識和本體的肯定,才能詮釋成就生命。當「我是誰?」還是懸疑時,人在自我「懸疑」的彷徨中又如何能為我和自我尋找實現和成全的可能?!除非自有永有,自存自在,無始無終的創造主所肯定的才可肯定,否則,一切出於「懸疑」自我的肯定只是空談和夢想。



    從哲學的思維原理基礎中,我們識定了所謂存在的自存性(Aseity),就是所謂無需原始、無始無終的本元(Origin)。 除了神以外,沒有任何存在有這種屬性。自存性是創造者所獨有的本體屬性。為這緣故,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除非人活在恆常自欺中——而神又是在恆常中任人自欺。否則,人根本無能自我實現,更無能自我成全,。



    基督徒信仰的神是大有作為、滿有恩慈、憐憫、公義的神。神的創造本是極美極善,整個創造界雖在人的犯罪和墮落中失喪殘缺了,但卻在神親自為人預備和成全的救恩中悅納人、成全人。為這緣故,保羅見證說:耶穌基督降生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提前二15)。保羅在創造主面前自稱是一個未到產期而生的人(林前15:8),神卻因著自己的憐憫,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給他(加1:16)。為此,保羅氣宇昂軒地高聲指認:我現在因基督將萬物都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8-9)。



    保羅的生命不是自我實現的感贊,乃是生命被基督所成全的寫照。保羅的生命見證猶如耶穌的比喻中那個找到藏有寶貝地產的人,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那塊地;又如遇見重價珠子的商人,就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那顆珠子(太13:44-45)。更進一步的說:保羅為要「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也得以從死里復活」(腓三10-11)的生命體認就是生命得著成全的秘訣——認識基督的生命,經驗基督復活大能的生命,效法基督而死的生命,也是與主同活,為主而活的生命。



    四、生命的頂峰



    成全的生命不是靜止的生命。保羅對腓立比的信徒殷切地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著的)(腓三12)。生命的頂峰不是人理想的實現,乃是神旨意和計劃的成全。詩人說:我受造奇妙可畏,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未成形的體質,禰的眼早已看見了,禰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都寫在禰的冊子上了。神阿,禰的意念向我何其寶貴,其數何其眾多,我若數點,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時候仍和你同在(詩139:15-18)



    除非人能認識神,能得著神,確切地說是被神所得著並甘心樂意地把自己完全地交付神。不然的話,人即使在睡醒的狀態里,仍然無法頓悟人本身的失喪和敗落的事實。當然也就無法感悟、體會創造又救贖我們的神,為我們所預備的是何等奇妙無比的福份——是我們的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對於神所愛的人來說,生命一旦得著了成全。他自然而然地、無時無刻地體會到與他同在的主,是攜著他的手直到生命的頂峰。也就是說,他的生命體驗不是別的,乃是神的同在——神的呼召、恩眷、護衛與成全,讓他能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標竿直跑,要得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獎賞而走向完全(腓三13-16)。



結語



    朋友,我相信你正在追求,或許你將要有所得著。但願你的滿足不是建立在你的追求過程中,更不是因為有所得著才頓悟自己的失落。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知道人類生命的缺憾,知道人生命的追求必須與無奈。因此,祂為你我預備了可以成全我們缺失生命的救贖恩典,但願你能真確地聽見祂的呼召,進入祂的真理和豐盛,享受祂為你我所預備的被成全的生命。但願你聽見祂的呼召,打開心門,認識基督,得著祂要你得著的那奇妙莫測的福份,享受頂峰的生命,作基督里的完全人。



2006年11月2日 巴西,聖保羅:基督工人神學院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沙發
常常 發表於 2007-1-9 10:40 | 只看該作者

這位兄台又來談生命了

能不能在你談生命之前,先講一下「人可以吃人的時候,道德觀是什麼樣,以及人吃人時代的道德觀,怎樣證明上帝的律法存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9 10:4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uebo0908 於 2007-1-8 13:38 發表
唐崇懷:得著成全的生命
來源:  作者:唐崇懷   

    生命是一種存在。不單是「存」的表現,更是「在」的肯定。生命的形態就是不斷地追求生存和生存的意義。生命的「在」 無形有形是通過「存」來肯定生的活 ...



朋友..你真的讀懂了生命的真嫡了嗎....
生..老..病..死...原本就是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命的存在,他的意義可不是為了把時間浪費在所謂的神上...
生命的存在,,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是為了實現人生的理想....(個人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主題

73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4
4
 樓主| yuebo0908 發表於 2007-1-9 15:25 | 只看該作者
能不能在你談生命之前,先講一下「人可以吃人的時候,道德觀是什麼樣,以及人吃人時代的道德觀,怎樣證明上帝的律法存在?」

對了人吃人的現象,我說的是他們的本身的種簇而不代表人們最常有道德觀念,而在乎本簇之間的關係,他們長 有序, 簇人之間存在一些觀念。 這是他們之間的最低的道德關係。在我們看到可能無法了解。就像我們無法了解他們為什麼要吃人一樣。不能否認這有關係的存在。我不知你怎麼去解釋社會秩序,我想最初是人的道德而產生的 人有罪之後,與神隔絕,人沒有辦法去明白神,但神借萬物向世人顯明了。 聖經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  人所作的,心裡不自責,就有福了。  又一處說到 他們的是非之心同作見證 或以為是 或以為非。 如果他們吃人,心中不責,就不算為罪了。 (個人見解) 我並沒有說到律法顯在世人的心裡,神的律法只交給所挑選的以色人。所以10是神要他的舊約中的選民守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