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話聖經(9):一個誤解

[複製鏈接]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冷不丁 發表於 2006-11-7 1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督徒總是告訴別人,亞伯拉罕是他們的「信心之父」,因為他可以為了上帝殺死他心愛的兒子。言下之意就是,亞伯拉罕在正常人眼裡是個瘋子。真是這樣么?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仔細分析亞伯拉罕的心理演變過程。

上帝告訴亞伯拉罕,他和拉萊會有一個兒子叫以撒,從以撒所生的才是亞伯拉罕的後裔,現在卻要亞伯拉罕殺子獻祭,而以撒當時還未婚,根本沒有子裔。這是完全矛盾的兩件事情,亞伯拉罕不可能全信,否則他的的確確是個瘋子,但是根據我們前面讀到的他的種種作為,這種懷疑可以排除——亞伯拉罕是個聰明人。有基督徒說,因為亞伯拉罕知道即使他殺死了以撒,上帝仍會顯神跡使以撒復活,所以這不是什麼矛盾。這種說法根本不值一駁,如果亞伯拉罕真是知道以撒會復活,那麼他的殺子獻祭就完全是在作秀,哪裡談得上什麼信心?

我們再度回到聖經。雖然上帝對他和拉萊有說,但亞伯拉罕不相信拉萊還能生孩子,最起碼他是有所懷疑,所以他半推半就的和夏甲生了一個兒子:以實馬利。上帝對此肯定是不滿的,所以決定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上帝用的方法是,讓亞伯拉罕殺了以撒獻祭。從聖經的描述來看,亞伯拉罕顯然知道上帝對他的不滿,也知道這是上帝在考察他。我們記得在上帝殺所多瑪的人時,亞伯拉罕為了不相干的人與上帝討價還價,希望上帝手下留情。而在殺以撒的問題上亞伯拉罕居然毫無抗拒地就答應了。這就說明,亞伯拉罕心裡完全清楚是為什麼,他違背了上帝對他的信任,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所以對殺以撒這件事他無法抗拒,自覺也沒有和上帝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最後的結局是皆大歡喜的:上帝對亞伯拉罕知錯就該的態度滿意,亞伯拉罕也沒有失去兒子。在這裡,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亞伯拉罕的贖罪。因為亞伯拉罕認罪的態度誠懇,所以上帝在最後一刻饒恕了他的信心不堅定。如果一定要說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我感覺還是在前一段上帝說數星星生兒子的時候,「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而不是這裡的殺子獻祭。獻祭么,本身表示的也是祈福或是洗罪。亞伯拉罕的贖罪心理在殺子之前就有表現,在拉萊趕走夏甲、以實瑪利母子倆時,亞伯拉罕雖有不舍,但還是把他們趕出了家門。

亞伯拉罕生了兩個兒子,給世界帶來的麻煩也夠大。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是猶太民族的祖先、兒子以實瑪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亞伯拉罕肯定不會知道幾千年後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以撒和以實瑪利不過是兩個未成年的小男孩。這讓我想起混沌理論中的初始條件敏感,當時間過去了幾千年以後,兩個民族已經完全攪在一起分不清彼此的恩怨了。

最後,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么?我看還是「贖罪之父」更合適。他的信心有遲疑的時候,但他的贖罪沒有任何猶豫。

7

主題

90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沙發
littleflower 發表於 2006-11-7 23:26 | 只看該作者

Good point!

Just my 2 cents here:

我們記得在上帝殺所多瑪的人時,亞伯拉罕為了不相干的人與上帝討價還價,希望上帝手下留情。而在殺以撒的問題上亞伯拉罕居然毫無抗拒地就答應了。
*******Actually from here we can see Abraham has heart for others and he can also give up his own things to obey God.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是猶太民族的祖先、兒子以實瑪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
******* 以實瑪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It is a not-proved assumption.
Do little thing with great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3
 樓主| 冷不丁 發表於 2006-11-7 23: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ttleflower 於 2006-11-7 23:26 發表
******* 以實瑪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It is a not-proved assumption. ...

不都這麼說的嗎?怎麼又成了assumptio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90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4
littleflower 發表於 2006-11-8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冷不丁 的帖子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showing that. But early Muslim thought s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5
 樓主| 冷不丁 發表於 2006-11-8 01:5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ttleflower 於 2006-11-8 01:17 發表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showing that. But early Muslim thought so.

對你的說法存疑。我去查查資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6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11-8 05:59 | 只看該作者
對了,這個僅僅是說明,亞博拉漢把一切放在神的後面。

如果你把禮物看得比送禮的人更重要。當然不是一件禮貌的事情。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