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樣的鬧劇應該儘快結束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6-11-4 1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樣的鬧劇應該儘快結束

張功耀

   科學是在不斷的批判活動中進步的。沒有任何科學享有免於批判的特權,更何況人命關天的醫學。像《光明日報》發表的「中醫不容置疑論」,《中國青年報》發表的「取消中醫即取消傳統文化論」,都是錯誤的,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科學每時每刻都在面臨著置疑。錯誤的科學理論,尤其是那些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理論被取消,在科學史上也是常見的。拒不接受置疑的理論只有偽科學、迷信和神秘主義。中醫要與偽科學、迷信和神秘主義劃清界限,就必須要有接受科學家和哲學家置疑的勇氣。

   眾所周知,以傳統方式接受中醫教育的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因而,他們普遍缺乏基本的文化修養。他們完全不能理解科學進步的意義,對於科學進步理論更是茫然無知。正是這些識字不多,缺乏基本文化教養的人,在最近一個時期,披一身「愛國主義」盔甲,發動了對一種正常的醫學批判活動的文化圍剿。

   今年的這場文化圍剿鬧劇,是針對我的一篇學術論文開始的。

   我是已經從事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研究25年的大學教授。以往,我在數學、物理學、化學、進化論、農學、軍事學方面都發表過我的相關哲學思考和思想史總結的論文。2005年10月,我把我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研究領域向醫學拓展,寫出了《告別中醫中藥》一文,並於當年11月在武漢理工大學召開的全國「科技文化與社會現代化」學術談論會上宣讀。此後,這篇文章在北京大學的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網站上貼出。2006年4月,我的這篇論文在大連醫科大學主辦的《醫學與哲學》雜誌上,以傳統學術媒體形式公開發表。

   這篇文章的批判精神是顯而易見的。正如科學哲學家多次指出的那樣,這樣的批判精神對於科學進步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這樣正常的科學批判精神和學術批判活動,卻遭受了比文化大革命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圍攻,其語言之污穢,態度之惡劣,是與一個已經進入21世紀的文明大國應有的文化風範極不相稱的。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參與這場文化圍剿的人是少數或極少數。筆者曾經就網路上出現的謾罵,進行過語言特色分析。我發現,表面上看,我遭受了「四面楚歌」的謾罵,但是,經過語言分析以後我發現,實際最初參與謾罵的只有6個人。正是者6個人,用車輪戰術輪番發表的毫無創新意義的污言穢語,不厭其煩地用大致相同的語句對我進行了圍攻。

   政府發言人代表政府表達政意,這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我們可以充分理解的。可是,某些政府發言人在表達政意的同時,又帶頭謾罵,就在民間非理性的國民情緒之上起到了火上澆油,推波助瀾的壞作用。這是我們所不能贊同的。就是說,我們尊重和理解政府發言人表達出來的政意,但我們反對政府發言人帶頭謾罵。

   用同樣的語言分析方法,我注意到,自從我國非理性的國民情緒被推波助瀾之後,網路上謾罵我的人數增加到了大約18個人。這樣的謾罵,其實對於一個敢於追求真理的學者來說,並不起任何作用。為了進一步開啟民智,革除中醫千年積弊,倡導尊重生命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促使我國政府有效利用我國的醫學、科學和教育資源,我和王澄先生在進行理論研究、澄清事實和歷史考證之餘,發起了旨在調查和集中民意的「徵集簽名活動」。這個簽名活動所針對的是我國現有的醫療體制弊端。我們認為,應該儘快啟動我國的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我們表達的關於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核心思想是,讓中醫中藥退出國家醫療體制,回歸民間。但是,考慮到我國的醫療體制弊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累積了許多社會學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這個醫療體制改革不應該過多地傷害中醫生。我們的觀點非常明確,那就是對中醫的批判和對中醫生的善待,應該同時進行。

   我們的「徵集簽名活動」不是為了請願。對於請願活動,發起請願簽名的人往往希望簽名的人越多越好。而我們是為了調查和集中民意,因此,我們所希望的不是簽名越多越好,而是參與簽名者越理性,越客觀,越好。

   這個簽名不是「全民公決」,沒有「投票率」概念,所以,它所代表的僅僅是願意向有關部門提出這個建議的人的簽名,不能客觀地反映民意的整體。比如說,有些同志儘管反中醫的態度很堅決,但並不願意在目前情況下就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提出具體建議,或不同意我們允許讀者簽筆名這種「不嚴肅」的做法,因而也沒有在我們的公告上簽名。大家所熟悉的方舟子先生,至今沒有在我們的公告上簽名,就是例子。

   醫學屬於科學。為人命關天的醫學尋求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是我們從事科學哲學和科學史研究的學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阻礙和壓制我們繼續進行這樣的研究。以扣帽子、打棍子的「文革遺風」來煽動非理性的國民情緒對我們進行圍攻,更屬不智。

   解鈴還須繫鈴人。挑起這場圍攻鬧劇的,是那些至今缺乏文化教養的人和部分既得利益者。我們呼籲這些人,儘快放棄通過謾罵和打壓來贏得一場學術爭論的企圖,結束當前的鬧劇。

398

主題

851

帖子

76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68
沙發
小草民 發表於 2006-11-4 14:33 | 只看該作者
說得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新鮮人 發表於 2006-11-5 0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goodoctor 的帖子

面臨壓力比較大 張功耀高掛免戰牌
http://www.rednet.cn  2006-10-16 12:36:31  

 張功耀扛不住了嗎?也許!
  
  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張教授毫不掩飾自己的心力交瘁:「我現在面臨的壓力比較大,這事費力不討好,我不想搞下去了,」對於老中醫的「邀戰」,他一口回絕:「現在中醫界的人有情緒,先冷靜思考下再交流可能比較好。」
  
  張教授告訴記者,他現在除接受記者採訪之外,就是在網上與不同意見者論戰。
「晚上睡覺的時候,我都在想著怎麼和人辯駁。」
  
  張功耀承認自己現在有點受不了,想擺脫這種生活,但他辯解這並不意味他放棄了自己的觀點,而是因為「精力不夠」。他說:「我是有正當職業的人,不可能把很多時間耗費在這個上面。」
  
  張功耀認為他「萌生退意」並不奇怪,因為魯迅先生反對中醫的文章只寫了2篇,李敖也寫了2篇,稍微多點的傅斯年只是寫了5篇。
  
  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是,他評價自己這樣的做法是「損人不利己」。
  
  張功耀教授乾淨利落地拒絕了榮新奇的「邀請」,因為他認為現在中醫界有些火藥味,不利於冷靜的思考與對話。
  
  他認為他也不需要再到中醫院去觀摩,因為他自己研究中醫已經幾十年,自己的太太也是搞中醫的。
  
  張功耀抱怨很多人曲解了他的意思,他的本意並不是要取消中醫藥,而是「讓中醫藥退出現有醫療體制,回到民間去發展」。這樣的好處是騰出資源來發展西醫,而讓中醫藥在民間經歷自我淘汰。
[稿源:三湘都市報]
[作者:邢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6

帖子

8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84
4
shawn6209 發表於 2006-11-5 10:27 | 只看該作者
「鬧劇」的原因是複雜的,冷靜思考是必要的,瞎湊熱鬧是可笑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205

帖子

2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4
5
YuLG 發表於 2006-11-6 02:4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不要臉的東西,被金錢吞噬了道德、良知、靈魂的敗類。既如此,當初為何要處心積慮、心懷叵測地發起這場鬧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