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交代一下背景,我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女孩兒,年芳25,生在一個高幹家庭,上名牌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國務院某部工作,月薪6K多點,當然了獎金補貼另算。相貌尚可,經常被人驚嘆漂亮;品行一般,也就是比較孝順父母;感情經歷複雜,正式交往過的有十來個。未來理想是出國定居,到了一定歲數能撈個駐外大使噹噹;嫁個說的過去的男人,生個可愛健康的孩子然後了此一生。
之所以交代背景,一是希望義憤填膺的眾眾憤青們不要看見題目就扔磚,二來男方家裡特別有錢或者個人特別沒有本事的,女孩兒品德高尚,賢惠,任勞任怨或是家裡有錢有勢的,不在本帖討論範圍內,本帖不討論小概率事件。下面我來陳述我的論點和論據:
1 父母 你父母是高幹的,所以有社保社會地位穩定的工作,他們的養老國家替你完全承擔了。而如果你婆家是外地的,又很不幸不是高幹(中國大部分人都還不是高幹,這是事實),你要面對以下三件事(1)贍養費 你和他結婚後你們要從少之又少的每月存款中給他的父母寄去一部分,有時候月底還要去父母家蹭飯,美其名曰「常回家看看」(2)醫療費 得一場病要花多少錢就不用我廢唇舌了,如果沒有醫保...(3)同住 他的父母和他的兄弟姐妹及七大姑八大姨都毫不吝嗇的用最美好的詞句描述他在北京的生活,於是他父母就「很自然」的奔赴到北京來享受天倫之樂了。你並不排斥,畢竟你品德一般,還不算壞。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兒子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時(北京的姑娘有點嬌氣,有點直腸,確實不拾大體,「伺候」老公那是甭想的事),你會發現你成了眾矢之的,雖然這房子,你們住的這房子,是你父母掏的錢。
2 房子 北京的男孩兒,父母要不已經準備了別墅要不能最起碼給你們買套商品房,外地也有,在村裡給你蓋了大瓦房,你去住嗎?有人說外地也有有錢的呀,說句實話,能在家鄉混好的誰跑到北京來呀,引自一外地同學。所以你要花你的私房錢,沒準還要找甭著你的親戚批條子,當然你也可以買單元房,像許多外地夫妻一樣和兩三人住在一套三居室里。
3 親戚 你可能是獨生子女,或者有一個親的兄弟姐妹,而他可能有三,四個?不巧他又是老大,不巧他的弟妹有很爭氣,大學,碩士,博士一個勁兒的讀。還好他不是老大或者弟妹早以自食其力,你本以為可以輕鬆了,誰知他三姨奶奶的二閨女的女兒又來了北京,哥長嫂短的叫著,無非就是讓你給找個工作,於是你打了幾通電話調動了一下你的關係,(其實你在北京的親戚也都和你父母一樣都是高幹)為她安排了工作,過了年她的男友又來了北京...
4 丈夫 丈夫是誰?廢話就是你嫁的那個外地男人。不得不承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些習慣,觀念是很難融合的。你小心的過著日子,有天他得了大病,住院了,你忙前忙后,這是他三姨奶奶的二閨女的女兒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而你確信你是告訴她了。你父母怕你累著,幫忙照顧他,親戚也來看他,有個平時對你不錯的叔叔沒有來看他,他那敏感的自尊受到了嚴重的傷害,終究不是一家人呀!廢話,叔叔是看著你長大的,他小子才來幾天呀!
5 家庭 北京男人大多安於現狀,所以也就能早早的回家吃飯,能常常看看雙方父母,你孩子看見鄰居家狗的時間沒有看見你丈夫的長,恭喜你,你的孩子從小就有父愛母愛,長大后也能人格健全。如果你嫁了個外地的...
下面來舉三個實例
1 一個姐姐 念大學時愛上了一個上進的好外地青年,結婚後在兒子兩歲時離婚。三口子出門從不在外面吃飯,兒子病了先不去瞧,忍忍就過去了。估計他小的時候就這樣。
2一個阿姨 結婚多年後丈夫小有成就,瞞著妻子給老家的父母在上海買了別墅,他家以前是浦東農村的,且已經蓋了小洋樓。他一個遠房的表妹在你們家的企業里做管理工作,媽媽呀,只有大學本科文化。此妹妹的結婚生子都是他這個表哥出的錢,甚至做月子還要上你們家來,嫌工廠宿舍破。哼!你在農村只能在公共醫院生娃。
3 另一個阿姨 結婚時兩人一窮二白,現在在北京三環內買了一套兩千多平方的別墅。夫妻二人,加上一個上初中的兒子,一個有社保,身體健康的娘家媽生活的也算小康。今年初,男方父母來京為父看病,至今花去盡三百多萬。因生活習慣不同,家庭常有摩擦,家庭危機已初露端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