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欣弗肇事企業原老總自殺 公司陷理賠財務危機

[複製鏈接]

1074

主題

2690

帖子

173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7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rsdent 發表於 2006-11-6 0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報訊 (記者 錢昊平) 一陣鞭炮之後,一列車隊從安徽華源生物葯業有限公司(下簡稱安徽華源)院內緩緩駛出。


  11月5日上午9點,安徽華源原總經理裘祖貽的骨灰盒啟程送回老家上海,幾百名藥廠職工送行。


  四天以前,裘祖貽被發現死在自己租住的房間里。此前,媒體報道對其死亡原因有多個版本,本報記者第一時間獲知警方初步調查結論顯示,裘系自殺身亡,在其遺書上,他提及「欣弗事件」發生后壓力非常大,所以「要與欣弗同去」。


  安徽華源正是因「欣弗事件」而為公眾所熟知。今年8月3日,衛生部發出通知,因發現有患者使用安徽華源生產的克林黴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俗稱「欣弗」)出現不良反應,要求緊急停用。10月16日,裘祖貽被免去總經理職務。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欣弗事件」帶來的理賠難題與財務危機一直伴隨在他左右。


  「要去『欣弗』同去」


  裘祖貽雖被免去了總經理職務,但廠里有一些工作還會向裘彙報或諮詢。


  警方目前認定,裘祖貽死亡時間在10月31日夜間。就在這一天中午,他的妻子剛剛離開阜陽。


  裘祖貽和妻子都是上海插隊知青,此前,裘的兒子已經回到上海,裘祖貽在阜陽工作,他的妻子退休後來往於兩地之間。




  裘祖貽被發現死亡后,其死因有多個版本。有媒體報道,廠方曾發布《訃告》稱,裘祖貽是因「夜以繼日操勞,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不幸於11月1日意外逝世」。


  安徽華源一車間主任說,「欣弗」事件發生后,裘祖貽雖被免去了總經理職務,但他實際上還以顧問的身份在協助新任總經理工作,廠里有一些工作會向裘彙報或諮詢。


  阜陽市公安局一直沒有向外公布對裘祖貽的死亡結論。記者昨日獲知了一份該局出具的一份書面材料,稱初步確定裘為自縊身亡。材料中稱,裘祖貽的妻子和兒子對這一結論沒有異議。


  據公安機關調查,華源葯業的職工自今年10月31日下午起就沒有見到裘祖貽。


  11月1日上午,有幾個來自哈爾濱的「欣弗」使用者到華源葯業討要說法,工廠多次撥打裘祖貽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11月1日晚上,華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文棟、劉新民和保安部經理楊中山三人找到裘祖貽租住房的房東,用備用鑰匙打開了房間。


  進門時,發現裘已死亡。晚上23:30,阜陽公安局潁州分局文峰路派出所接到報警。


  在房間小客廳頂部的天花板懸掛下一根繩子,吊著裘祖貽的脖子,腳下還有一木凳子。


  在房間大客廳的桌子上放有裘祖貽分別寫給其單位同事、妻子和兒子的遺書。其中講到「欣弗」事件發生后,他自己感到壓力非常大,所以「要與欣弗同去」。


  遺書的落款時間是2006年10月31日。


  曾使企業「轉危為安」


  2002年2月,裘祖貽出任總經理一職。欣弗一度成為安徽華源盈利最強的產品。


  11月5日中午,阜陽市潁上南路一家小區內裘祖貽租住的房間房門緊鎖,門口的看門老人說,以前裘總每天上下班都由公車從這裡接送。

  患者「鬧事」真相


  但是,「欣弗」事件發生后,不少人還是注意到了裘祖貽的變化。「出事後,能感覺到他壓力很大。」安徽華源保衛部負責人說。


  「壓力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不斷增多、不斷上門的索賠者。」他說。


  10月16日,裘祖貽被轍職后,仍留在廠里工作,此時,擺在他面前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善後處理問題。


  11月1日白天,在裘祖貽被發現死亡的日子,又有6人到安徽華源討要說法。


  當天上午,安徽華源葯業門口去了6個男子(後來警方調查來自哈爾濱),自稱是「欣弗」的使用者。他們買了幾個花圈擺在公司門口,還不停地燒紙錢,口口聲聲地要找裘祖貽解決問題。


  後來,華源方面報了110.警察在處理過程中了解到,這6個人當中已有3個人去了上海華源總部討要說法,上海華源答應在11月20日之前給予答覆,但他們沒有等到20日就到了阜陽。


  最後,警方徵求了華源保安部的處理意見。「我們表示了對6名當事人的諒解。」負責處理此事的華源葯業保安部負責人說,最後,6個人坐火車離開阜陽。


  事情發生當天,廠方曾與裘祖貽聯繫未果。如果按照警方初步結論,當時裘祖貽已經身亡。


  艱難的理賠


  公司方面認為,每個病例只能賠付幾千元,患者方面則提出最低在6-7萬元。


  「8月份「欣弗」事件發生后,裘總就告訴我們,對所有的患者都要做到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華源的保安部負責人說。


  「處理的難度非常大。」他介紹,今年9月之後,華源就開始受理要求賠償的患者登記工作,但一直未能全面解決。


  國家葯監局的認定數字是,由於劣質欣弗造成的傷害者人數大約在100例左右,但到目前為止,到華源要求賠償,並登記在案的人數已經超過400例,而且數字還在增加,11月1日6名男子就是一個例子。


  善後的難度還不僅在於此。一位參與公司善後處理的人士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說,「從來訪的資料看,有些患者根本與欣弗無關,有的也只是僅憑一些主觀癥狀就認定是欣弗造成,有些心臟病、白血病人也都提出是問題欣弗造成的。」


  「誰來認定這些案例究竟和欣弗有沒有直接聯繫?」一位了解此事的人士表示,企業個體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沒有一個出面協調的部門,讓身處其間的企業非常被動,壓力很大。


  此前的「齊二葯事件」中,國務院出面協調組織,由國家葯監局和衛生部組成的聯合專家評估組負責處理善後工作。但在「欣弗」事件之後,並沒有類似的機構設置。


  善後的另一個難題與藥品定價制度有關。


  安徽華源葯業一車間主任說,就算是要給患者賠償,應該按哪個標準來賠償,目前也有爭議。他介紹,出事的「欣弗克林黴素」成本在兩元左右,出廠價為2.7元,按照物價部門的限價,醫療機構賣給患者時最高價格可達38元。


  按常規,「欣弗克林黴素」參加藥品集中招標的競標價格應在20元至25元,但在藥品批發市場上3元多就可以買到。


  但是,很多患者找安徽華源索賠時,是要求按照購買藥品時的價格進行賠付,「但我們藥廠的獲利沒有那麼多。」


  10月18日,安徽華源人員在北京中濟律師事務所與黑龍江來京的17位患者或親屬進行了集中會面,但雙方對賠償金額分歧極大。公司方面認為,每個病例只能賠付幾千元,患者方面則提出最低在6-7萬元,最高六七十萬元的要求。


  阜陽市政府一位官員表示,8月10日,國家葯監局新聞發言人曾表示,對「欣弗」事件關聯性評價的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時至今日,無一權威機構對關聯性評價的相關標準、程序宣布結果。

財務危機


  由於公司實際凈資產幾乎為零,如果再把賠償列入負債,企業已經是資不抵債了。


  裘祖貽死亡后,關於自殺原因猜測有多個說法,除了關於患者的索賠壓力之外,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公司拖欠職工的大量集資款。


  小章是公司檸檬酸車間的工人,2004年,廠里對職工稱要擴大生產,需要向職工集資,小章和愛人單位的幾個人一共集資了14萬元給廠里。


  去年,華源葯業又增加了一個塑瓶三車間,同樣面臨資金難題,再次向職工集資,不過方式與上次有所不一樣,這次除了向本公司職工集資外,還向「買工」的人集資:就是誰拿出15萬元就可以到廠里上班,三年後全額退款,但沒有利息。


  「車間建成后,需要增加四五百工人,而且由於華源的收入高於當地其他企業,想到華源工作的人還是挺多的,很多人都是親戚湊足了15萬元後到廠里上班的。」小章說。


  安徽華源葯業一位車間主任也證實去年新增車間集資的事情。


  職工中間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以前集資了2000多萬元,去年集資了5000多萬,一共是8000多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3日報道,公司高層透露,安徽華源的財務壓力主要來自兩塊,一塊是超過7000萬的銀行借債,另一塊則是一筆8000萬的企業集資款。


  目前,上述數字尚無法得到證實。但在「欣弗」事件之後,華源面臨財務危機卻是不爭事實。


  華源生葯在提交有關部門的報告中稱:「由於我們公司原來是一個多年虧損的企業,實際凈資產幾乎為零,如果再把賠償列入負債,企業已經是資不抵債了。」


  華源的內部權威資料表明,「欣弗」事件發生后,安徽華源生物葯業全線停產,2000員工停工在家,企業受到重創。10月23日,檸檬酸線恢復生產。但是這唯一一條生產線,同樣面臨巨大難題。


  該公司一位高管表示,迫於欣弗對公司誠信帶來的壓力,他們決定在檸檬酸生產系統進行改革試點,推行事業部制,以降低成本,嚴格監管。


  「如果我們這項改革順利進行的話,當月即可盈利。」但這位人士憂心的是,安徽華源現在已經沒錢再去購買生產原料了。一般來說,檸檬酸生產周期需要45天。眼下的資金有可能使他們熬不到盈利那天。


  一名企業中層說,就在檸檬酸車間恢復生產之前,廠里還就下一步發展徵求了裘的意見。而他的自殺,使這個企業的前景更加難以預料。





  「這麼大企業的總經理,在阜陽沒有房子,還要租房子住,說起來你們也許不相信。」華源公司一中層幹部說,租房住這件事給裘在職工中贏得不少口碑。


  這位中層幹部在1979年進入阜陽製藥廠,曾與裘祖貽在一個車間工作,對裘的經歷也比較了解。


  今年56歲的裘祖貽原籍上海,1968年作為知青插隊到阜陽市潁東區(原阜陽縣),1970年進入阜陽製藥廠。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裘祖貽已經是製藥廠分管銷售的副廠長,「當時威信已經比較高了,說話比較算話。」安徽華源藥廠檸檬酸車間主任孫廣濤說。


  與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上世紀末期,阜陽製藥廠面臨倒閉的困境,2000年被上海華源集團併購,成立安徽華源生物葯業有限公司,裘祖貽任銷售副總經理。


  後來,裘祖貽因為身體原因有段時間回到了上海。2002年2月,裘祖貽再次回到安徽華源,出任總經理一職。


  「當時公司在合併后又出現了困難,資不抵債。」一名車間主任說。


  該公司另一位中層幹部也說,2002年裘祖貽出任總經理之前,工廠的平均工資還達不到當時全市的低保水平。


  「裘總回來后,先把生產搞上去了,又解決了很多欠款,建立了很多銷售渠道,局面打開了,大約半年後,公司的狀況開始好轉。」安徽華源一名車間主任說,這也是不少工人在「欣費事件」發生之後,仍不抱怨裘祖貽的原因之一。


  今年8月「欣弗事件」之前,該廠一線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已經達到1700多元,另外工廠還為每個職工每月交納兩三百元的各種保險。


  相比之下,據安徽省統計局今年6月29公布的數字,2005年阜陽市的在崗職工人均月收入不到1000元。


  而華源此次「轉危為安」,與欣弗有很大關聯。2002年之後,欣弗一度成為安徽華源盈利最強的產品。該廠主要生產輸液與檸檬酸兩大類產品,而在輸液產品中,欣弗市場最好。在全廠所有產品中,欣弗銷售量占的18%,但盈利能力卻佔到了28%
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每一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