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ndre Rieu 安德列瑞歐《Serenata 小夜曲》

[複製鏈接]

7323

主題

3萬

帖子

1萬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a6340 發表於 2006-10-31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專輯名稱:Serenata 小夜曲

  藝 術 家:Andre Rieu 安德列瑞歐

  音樂類型:Classic 古典

  發行公司:PHILIPS

  發行時間:1984年

  
    古典音樂中有一種專門在夜晚演奏的樂曲,那就是小夜曲,在曲式上來說,小夜曲與嬉戲曲類同,只是小夜曲通常在戶外演奏,小夜曲這種音樂體裁,是用於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義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窗口歌唱,傾訴愛情,其旋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如《舒伯特小夜曲》等等。另外還有一種供樂隊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調輕快活潑,始於十八世紀末,常為上流社會貴族餐宴時助興而用,如莫扎特的《D大調哈夫納小夜曲》等都廣為流傳。

  該專輯是Philips最暢銷CD之一,84年面世以來銷路不衰,馬斯垂克特沙龍大樂隊(Maastricht Salon Orchestra)樂隊由二支小提琴、一支大提琴與一支低音提琴,還有一座鋼琴組成,其實不「大」。

  主題曲為《Toselli--Serenade Op.6托賽利小夜曲作品第6號》,音樂出現之前,一段夜鶯在樹枝頭歡快的鳴叫,錄得頗為傳神悅耳,小提琴琴音緩緩響起,旋律是異常的優美,風格抒情浪漫,配合著音樂背景中若隱若現里的水聲,彷彿在林間小溪,在賞析嬋娟,在聆聽鳥兒歌唱,在琴聲中體驗愉娛,美,悄然而來,盡在不言中。此碟的選曲雖然全系輕量級古典音樂,但都是上個世紀末很受歡迎的沙龍音樂,聽來既典雅又閑適,樂器音色錄得非常的美,樂器定們及音色平衡度也屬上佳水準。

  01 - E.Toselli: Serenade Op.6 (with the wonderful song of the nightingale)

  恩里科•托賽利  小夜曲作品6號

  恩里科•托賽利,義大利作曲家、鋼琴家。1883年3月13日出生於佛羅倫薩。早期一直從事鋼琴演奏,在世界各地舉辦音樂會,包括歐洲和北美。回到佛羅倫薩后開始教學和作曲,並且一直持續鋼琴演出。1926年1月15日逝世,年僅43歲。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輕歌劇、管弦樂、室內樂曲和歌曲。

  托塞利1907年與路易絲•安托瓦妮特•瑪麗(Luise Antoinette Marie)結婚。瑪麗原是薩克森的公主,後來成為奧地利托斯卡納(Tuscany)公爵夫人,不久又被認為是背棄了丈夫而離異。托塞利與她的這段婚姻並沒有為他帶來快樂,而且使他置身於公眾的眼光之下,兩人最終於1912年離婚。托塞利最知名的作品小夜曲《悔恨》(Serenata, Rimpianto),傳說即是因他不幸的愛情而作。這是一首歌曲,是為西爾韋斯特里(Alfredo Silvestri)的一首詩譜寫的。旋律緩慢輕柔,流露出深深的哀傷。詩的大意是:「快樂的幻影像金色的夢,佔據我的心靈,難忘往日的款款深情。我依然看見你那迷人的眼睛,依然聽見你那令人忘憂解愁的笑聲。可是一切都已成夢,我的愛永遠不再歸來! 可知青春年華逝去不復返,沒有你的愛,我怎能延續此生! 莫再逗留,歲月不停,你好比是我的靈魂,失去你就是失掉我的心。啊! 你是我的天上明星,歸來吧,照耀我前程。」儘管這首曲子發表於1900,從時間上看不可能是為此而作,但人們仍然願意相信這個傳說。它不但被廣為傳唱,而且常被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和管弦樂曲。

  02 - F.Lehar: Gold Und Silber

  弗朗茲•萊哈爾  金銀圓舞曲

  奧地利輕歌劇作曲家。原籍匈牙利,1870年4月30日生於科馬羅姆,1948年10月24日卒於巴特伊施爾。1882年入布拉格音樂學院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后在A.德沃夏克鼓勵下鑽研作曲。曾參加軍樂隊任指揮,1902年定居維也納。早期創作過不少進行曲和圓舞曲,后致力於輕歌劇創作,共近40部。以《風流寡婦》著稱於世,開創了維也納輕歌劇的新風格。重要輕歌劇還有《維也納的婦女》、《一夫三妻》、《盧森堡伯爵》、《吉卜賽的愛情》、《藍色的馬祖卡》、《幸福之鄉》、《帕格尼尼》、《俄國皇太子》和《弗里德里克》等。他的輕歌劇以樂隊部分的交響樂處理、音樂與戲劇動作的協調、通俗流暢的旋律而成為繼J.施特勞斯之後最受歡迎的演出。

  這首圓舞曲創作於1901年的維也那。當時的奧地利公主是一個講究穿著、喜歡跳舞的人,他每年都要在維也納舉辦幾次時裝舞會,舞會的具體時間和服裝色彩都要由公主親自決定。當公主聽說萊哈爾創作了一首《金銀圓舞曲》后,靈機一動地請他擔任舞會的樂隊指揮,並把這首圓舞曲作為舞會的主題曲,還要求所有參加舞會的女賓都要穿金色或銀色的晚禮服前來,結果取得了勝過往年的最佳效果,不僅舞會現場金銀光芒閃爍,主題曲旋律更是深入人心,於是,萊哈爾的《金銀圓舞曲》就此名揚天下。

  03 - M.Werner-Kersten: Bummelpetrus

  04 - R.Sieczynski: Wien, Du Stadt Meiner traume

  魯道夫.席辛斯基   維也納,我夢中之城

  斯拉夫裔詩人兼作曲家(Rudolf Sieczynski)(1877-1952)唯一傳世的名曲。

  05 - F.Chopin: Adieu Tristesse (Etude in E, Op.10 No.3)

  肖邦   E大調練習曲 《離別》,作品10之3

  肖邦(1810-1849) ,波蘭人最誇耀的愛國音樂家,一生曾遺留下相當豐富的鋼琴曲.「練習曲」一般是指為了磨練演奏技巧而作的樂曲。而肖邦的這些作品,除了具有演奏技巧上的練習作用之外,在旋律、和聲、節奏、以及情緒表達方面也各具特色,因此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肖邦一生中總共創作了27首鋼琴練習曲,每一首都堪稱鋼琴練習曲寶庫中的精品。

  這一首技巧艱難但旋律優美動聽的「別離曲」 ,也是一首練習曲,為1830年,肖邦在華沙所作包括12首練習曲的作品10中的第3首。肖邦19歲時,愛上一位華沙音樂學院的女同學葛拉柯芙絲卡,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聲樂天才的姑娘,肖邦因為生性羞怯,始終不敢向她傾吐愛意。當他決定遠離祖國前往巴黎時,在葛拉柯芙斯卡的面前,彈奏了這首纏綿幽怨的鋼琴曲,向這位日夜思慕的美麗少女告別。曲中那段充滿愛慕、悲戚而且非常美麗的主題,肖邦自己也曾說:「像這樣優美的旋律,以前我從沒有寫作過,恐怕以後也不容易遇到。」

  此曲流傳很廣,曾被後人改編為管弦樂曲和現代輕音樂(改名為"我的心中響起一支歌") 樂曲為不太慢的緩板,第一段的旋律極為優美,恰似波蘭民間樂器--風笛所演奏的田園牧歌。中段旋律更為活潑,情緒也更為高昂,由 B大調經過各種轉調,最後回到E大調,反覆第一段。

  06 - J.P.A.Martini: Plaisir D'Amour

  J.P.A.馬蒂尼  愛的喜悅

  原籍德國、后遷居法國的施伐爾曾多夫以筆名馬蒂尼所作的一首美妙、哀怨的曲子。和心愛的人在黃昏漫步,對著夕陽聊聊私語,雪后陽光充滿了鮮花的香氣,陽光灑下了無數的溫暖,殘雪發出了迷人的光彩,小提琴和雙簧管的對話,給你獻上一份暖暖的祝福!

  07 - S.Translateur: Wiener Praterleben (Sportpalast walzer)

  S.崔恩斯拉提爾    維也納普拉特遊樂場

  S.崔恩斯拉提爾,2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作曲家Siegfried Translateur(1875-1944),創作一系列以維也納生活為主題的音樂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維也納的普拉特生活](Wiener Praterleben),又名[運動場華爾茲](Sportpalast Walzer),是他的第12號圓舞曲作品。普拉特遊樂場(Prater)是世界上最早的遊樂園,主要大道Hauptallee兩側是栗子樹的林蔭大道。

  08 - K.noack: Heinzelmannchens Wachtparade

  Kurt.諾阿克  家神衛兵儀仗隊

  09 - F.Lehar: Vilja's Song (from 'The Merry Widow')

  弗朗茲•萊哈爾    薇麗亞之歌

  選自輕歌劇「風流寡婦」

  10 - E.Kalman: Komm Zigani (from 'Grafin Mariza')

  卡爾曼    來吧,吉普賽人

  卡爾曼,匈牙利作曲家 (1882-1953)   選自輕歌劇《瑪莉薩女伯爵》

  11 - J.Massenet: Meditation (from 'Thais')

  J.馬斯奈    沉思

  儒勒•馬斯奈(1842-1912),法國作曲家,生在蒙托,自幼從母學鋼琴。十一歲入巴黎音樂學院,從羅蘭學琴。二十一歲獲羅馬大獎,回到巴黎後於1867年在歌劇院首次上演新作《大伯母》。1878年任母校作曲教授。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后創作進入旺期。音樂具有個性,甜美傷感,帶有較濃的娛樂性特點。

  此曲是其代表性作品----歌劇《苔斯》(也譯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場與第二場中間所奏的間奏曲,故稱為"苔斯冥想曲",常被單獨演奏,成為小提琴獨奏曲中經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馬斯奈的代表作品。歌劇《苔斯》劇情為一個宗教故事,發生在公元四世紀的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名妓苔斯由於受到修道士的感化,終於擺脫了花天酒地、縱情享樂的世俗生活,而皈依宗教。她在修道院里獲得了寧靜,同時也徹底失去了人間的歡樂,最終她帶著一種複雜的心情離開了人世。這段間奏曲表現了苔斯厭倦世俗,意欲皈依宗教來求得解脫,全曲始終流露著一種虔誠的宗教色彩。


 
 曲   目  及  下  載:

  01 - E.Toselli: Serenade Op.6 (with the wonderful song of the nightingale)

  01

  02 - F.Lehar: Gold Und Silber

  02

  03 - M.Werner-Kersten: Bummelpetrus

  03

  04 - R.Sieczynski: Wien, Du Stadt Meiner traume

  04

  05 - F.Chopin: Adieu Tristesse (Etude in E, Op.10 No.3)

  05

  06 - J.P.A.Martini: Plaisir D'Amour

  06

  07 - S.Translateur: Wiener Praterleben (Sportpalast walzer)

  07

  08 - K.noack: Heinzelmannchens Wachtparade

  08

  09 - F.Lehar: Vilja's Song (from 'The Merry Widow')

  09

  10 - E.Kalman: Komm Zigani (from 'Grafin Mariza')

  10

  11 - J.Massenet: Meditation (from 'Thais')

  11

[MUSIC]http://xiaozhu77yang.inetradio.cn/res/3658/media/25445.mp3[/MUSIC]


[ 本帖最後由 sea6340 於 2006-10-31 11:43 編輯 ]
工作忙碌,暫別可親。

祝朋友們一切順利、永遠幸福:):):)

2

主題

606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沙發
cuipingshan 發表於 2006-10-31 23:09 | 只看該作者
非常之美,謝謝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