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圈子意識風行,你是誰的人?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6-10-31 21: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常聽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講起身邊的事,舉凡談到學術圈子裡的事每每一聲嘆息。論文、科研的壓力不消說,現如今學術界很流行「誰是誰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你要是不是誰的人,或者不幸成為誰的人,什麼項目申請、職稱評定都或多或少會遇到些「麻煩」。

  「誰是誰的人」多少有些江湖味道,久居商場、官場的人知道,時不常會有人說「張三是李四的人」,這話里的意思自然不少,也許是提醒,也許是不屑,也許有更深的暗示。但是的確有一些人很精於研究這個,甚至碰到個什麼人,總會先打聽他是誰的人再決定笑臉相迎還是送上一杯閉門羹,見機阿諛還是橫加排擠。

  沒想到,現如今這一套在學術界也很流行。但是,反過來一想,這個問題又似乎不必那麼大驚小怪。看看那些玩弄權術的官員,哪個不是經營著一個「小團體」,玩著「誰是誰的人」的「學問」。素來很重官本位的中國學術界,沾上這點「傳統」好像不難。另外,而今大學里「近親繁殖」已成氣候,很多年輕的老師都是畢業后就留校,然後又跟著老師在學校里教學、科研,只要不是很「反叛」,「弟子」自然就是「老師」的人了。

  一旦成了誰的人,這人自然沒有獨立的意識可言,至少在一些需要表達立場的場合,往往會唯「主子」馬首是瞻,唯唯諾諾,畢恭畢敬,言聽計從。表現在學術界,自然就是唱和著別人的學術思想,更不敢對跟著的那個人提出質疑或是懷疑,長此以往,思想倒是很統一,學術爭鳴的氛圍和創新的意識自然也被大大消磨。

  除卻一個人的天生思維障礙,只能依附於別人亦步亦趨,一般舉凡做了誰的人的人都是有所圖的,比如官場上,我是你的人,關鍵時刻替你說話、做事,那我的升遷發財就得靠你罩著。在學術界,成了誰的人也自然有好處,跟著的人要是很善於拉項目、跑經費,那成了他的人在將來的學術研究上就不怕沒事做,如果傍上的這個人是個「權威」,那職稱評定、獲獎更沒問題。

  在官場上,「誰是誰的人」最後往往演變成「結黨營私」,成了權力鬥爭的工具,你是李四的人,我絕對就不提拔你、重用你,哪怕你再有能耐,倘若我和李四不和,你就更得受排擠打壓。沒辦法,誰叫你是他的人呢?倘若在學界,學術就會變成追名逐利的遊戲,就會演變成假借學術爭論的名義互相拆台放氣,為了爭項目、爭經費,不願接受甚至打壓自己圈子外的先進思想和研究方法,因為守住了自己的「陣地」就守住了名利。

  誠然,我們不乏以超然的胸懷自立於某些圈子之外的官員、學者,只是一旦「誰是誰的人」的圈子意識風行起來,還會有他們立足之地么?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沙發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1-1 19:16 | 只看該作者
結黨營私到處都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2: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