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振寧又「一語驚人」,可信嗎?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6-10-31 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已經讓中國人自豪了幾十年了。暮年回國的楊振寧憑著他的名望更是一次次地發表讓中國人「自豪」的觀點言論。如:「清華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清華本科生的平均程度比哈佛高」;「從教育年輕人的角度講,中國大學的本科教育非常成功」;「二十年內,中國大陸學者有望問鼎諾貝爾獎」。30日,楊振寧博士在東南大學發表演講,又讓中國人自豪了一下子:楊博士在回答學生的提問「如何看待大陸的大學教育」時說,「我一直堅信,中國高校對中國發展作出的貢獻遠遠要比美國最好的高校對美國作出的貢獻大」。

  即使是美國最好的大學,其對美國的貢獻竟然也落後於中國的大學,難道我們沒有理由為我們的大學感到自豪嗎?只是這種自豪感,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對勁——這是那些一向被國人廣泛詬病的中國大學嗎?

  且看楊博士是怎樣闡述這一觀點的:因為中國發展起步遲,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大,高校培養出的人才對中國發展起了極其重大的貢獻,而美國發展已經處於穩定期,因此美國高校貢獻的重要性不能和中國相比。可是,楊博士忘記了一點:美國發展的穩定期,正是高校貢獻的結果,沒有美國高校培養出來的各種頂尖人才,美國不會出現目前的這種穩定局面。就是說,美國高校對美國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同樣非常巨大,不能因為中國的發展基數低,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就得出「中國高校對中國發展的貢獻遠遠超出美國高校」的結論。何況,現階段穩定發展的美國對於人才的需求量怎見得就比中國少?美國的大學生就業率之高,是全球有目共睹的,美國大學對於美國的貢獻,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楊博士何以得出這種結論的呢?

  中國本土科學家至今無人獲諾貝爾獎,這一直是中國人心中的痛,並由此而引起對中國教育體制的反思與批判,但楊博士的分析仍然讓中國人產生出莫名的自豪感:中國很多學者的科研非常成功;中國對科技的投入還遠遠不能和美國等國家相比,相差很多,云云。言外之意,中國大學教育本無體制之弊,只要中國投入足夠多了,中國科學家就可獲諾貝爾獎了。可是,國家投入是一個模糊概念,究竟投入多少才能達到獲諾貝爾獎的程度?在一個巨資建校門、建高樓、建食堂觀光電梯的大學教育體制裡面,究竟有多少投入到了科研上面?在充斥著學術腐敗、學術走穴等惡劣風氣的大學里,究竟投入多少才算「足夠」?

  楊振寧作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大科學家,多次發布類似缺乏明確依據的結論,固然容易給公眾輿情帶來負面影響,也有違科學的嚴謹求實精神,有損他在公眾中的大科學家形象。望楊先生三思。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7

主題

62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23
沙發
nought 發表於 2006-11-1 00:45 | 只看該作者


楊總是在那裡胡說八道,真是氣的無可奈何,都懶得去去駁斥他。


真該一刀砍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47

帖子

3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7
3
老平 發表於 2006-11-1 08:20 | 只看該作者
人老了就會變,不必太認真,觀察一下周圍的老人就知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

主題

1338

帖子

38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4
4
lyping 發表於 2006-11-1 09:50 | 只看該作者
反正她馬上就要快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