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確山軍演對媒體全程開放顯示中國國防高度透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0-27 16: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0月27日 中國青年報


                                                       確山軍演中我軍96式主戰坦克向敵目標開火 中新社發

  2006年10月12日至18日,解放軍在中原地區成功舉行了代號為「確山-2006」的摩托化步兵師山地進攻戰鬥演習考核。時至今日,隨著中國國防透明度不斷提高,解放軍進行軍事演習的報道早已不是什麼罕見的新聞。然而,細細品讀新聞媒體對此次軍演的報道,卻能從中發現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

  僅僅是師規模的戰術演習,卻由四總部聯合組織、指導。

  軍演課題有玄機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確山—2006」軍事演習被定義為,解放軍歷史上首次由四總部機關依託院校、科研機構、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和部隊的力量,運用「部隊演習評估系統」聯合對步兵師進行整建制實兵實彈檢驗性演習考核。

  在這段簡短的文字中,包含了7個界定性的字眼:首次,四總部機關聯合,步兵師,整建制,實兵實彈,檢驗性,考核。

  其中,「首次」表明此次演習不同以往,具有探索性和創新性。「檢驗性」和「考核」,界定了軍演的性質和目的,是為了對綜合訓練質量和戰鬥力水平,包括對某些新的裝備、新的戰法、新的訓練方法,以及新的編製體制進入部隊后的成果,進行檢驗和考核,表明解放軍對未來戰爭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而採用「整建制」和「實兵實彈」的演習方法,顯然不同於單純的首長司令部演習,演和考的內容,不僅僅是首長機關的「紙上談兵」,而是要把紙面上的指揮決策落實到每一個部、分隊,甚至每一輛單車、每一門單炮、每一個單兵,使「檢驗」和「考核」能夠更加真實準確、更加貼近實戰。「步兵師」顯示演習是師規模的戰術性演習。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是師規模的戰術演習,卻由四總部聯合組織、指導,一方面表明了解放軍總部機關對此次演習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則表明演習所要檢驗和考核的內容,包含了作戰、後勤、裝備、政工等諸多方面。同時,通過一次演習,全面檢驗一支部隊的戰法研究、軍事訓練、裝備建設、後勤保障和戰時政治工作,提高了演習的綜合效益,加大了軍事訓練的投入產出比。

  在難局、險局、危局,甚至是敗局中磨鍊部隊。

  像演習一樣打仗,像打仗一樣演習

  走進「確山-2006」演習現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讓演習貼近實戰」。

  為了讓演習能夠真正貼近實戰,這次演習採取全程晝夜連續實施、全程實兵實裝實彈檢驗的方法。演習不設預案,不搞擺練,活導活演,不允許事先勘察地形,不允許組織任何合練,一次到位、一次完成。用「確山-2006」演習考核組副組長、總參軍訓和兵種部合同戰術訓練局局長石忠武的話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大演習的難度、強度和險度,在複雜困難的環境中摔打部隊,在難局、險局、危局,甚至是敗局中磨鍊部隊」。

  在演習現場可以看到,甚至一些細節的設計都充分考慮到了貼近實戰的要求:參加綜合火力打擊的直瞄火器,每一發彈藥都有一個目標,一發彈藥沒有命中,或兩發彈藥命中了一個目標,藍軍陣地上就會多留下一個火力點,紅軍發起衝擊后的作戰難度就會增加一分,部隊「傷亡」就會增大一些;射擊目標由靶場射擊中使用的白布靶,換成了與現地顏色相近的靶標,更加接近實戰中經過嚴密偽裝的真實目標;而面對這樣的目標,從發現、射擊到效果核查,全部都要由參演部隊獨立完成。等等。

  情況設置像實戰,導演部對演習部隊的評判,演習結果的評估更要像實戰。演習過程中,由70餘名院校和有關訓練基地的專家組成的導演部,運用「部隊演習評估系統」,對參演部隊「指揮控制、遠程機動、火力打擊、整體防護、綜合保障」五種能力進行了全面檢驗和綜合考評,完全實現了科學量化。信息決定戰場,數據決定成敗,成為這次演習的一大亮點。

  演習貼近實戰,訓練難度大大增加,演習演砸了怎麼辦?部隊暴露了大量的問題怎麼辦?參演摩步師戎貴卿師長的回答是:「不怕部隊拉垮,不怕部隊拉散,不怕演習演砸,不怕暴露問題。」而總部考核組定下的原則是:「發現問題是成績,暴露問題是貢獻,解決問題是根本。」在演習的總結講評會上,總導演崔亞峰作了56分鐘的發言,講成績不到兩分鐘,講問題卻用了54分鐘。在他列舉的8大類問題中,每一類都有詳細的數據和生動的事例。

  貼近實戰,用戎貴卿師長的一句話說,就是要「像演習一樣打仗,像打仗一樣演習」!

  總部機關從濟南戰區調集了裝備最先進的電子對抗部隊,來與演習部隊進行對抗演練。

  複雜電磁環境體驗

信息化戰爭


  在複雜電磁空間展開的電子戰,是繼陸戰、空戰、海戰之後的第四維戰場,更是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與發達國家的軍隊相比,解放軍應對複雜電磁環境的經驗還不多,能力也還有一定的差距。正因於此,如何應對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成為解放軍軍事訓練和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這次演習中,總部機關從濟南戰區調集了裝備最先進的電子對抗部隊,來與演習部隊進行對抗演練,儘力把電磁環境下演練體現出來,想方設法把武器裝備的電磁信號特徵逼真地模擬出來,把戰爭電磁態勢逼真地設置出來,把「敵」「我」雙方的對抗行動逼真地展現出來。

  「通過複雜電磁環境下的演練,要讓首長機關、技術分隊切身感受到電磁環境對未來作戰的影響,研究立足現有條件最大限度降低電磁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探索複雜電磁環境下組織訓練的方法路子,提高部隊抗干擾和防自擾的能力。」石忠武告訴記者,「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今後將成為解放軍訓練的主要內容,解放軍的信息化作戰能力將因此出現較大提升。」

  在演習的過程中,媒體記者可以進入到演習部隊的每一個單位,深入演習場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國防高度透明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國防缺乏透明度」的字眼,經常出現在某些西方媒體的報道中,更成為國際上一些人鼓吹「中國威脅論」的重要依據。然而,透過中國官方媒體對「確山-2006」演習的報道,人們卻能夠清楚地看到,中國國防高度透明,並且透明度還在不斷提高。

  作為一次解放軍總部機關高度關注的檢驗性演習,「確山-2006」能夠對媒體記者全面、全程開放,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不多見的。

  在演習的過程中,媒體記者可以進入到演習部隊的每一個單位,深入演習場的每一個角落,大量文字、圖片和視頻報道出現在各種媒體;演習考核組負責人、演習部隊首長隨時接受記者採訪;演習的代號、課題、每天的演習進程全部出現在媒體公開報道之中。這樣的透明度,和某些國家完全流於表面化的所謂的軍事公開、透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今天,中國國防的高度透明,表現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更體現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對保衛國家主權、維護祖國統一,打贏信息化條件下未來戰爭的高度自信。 (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陳虎 劉逢安 李宣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5: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