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粟裕相互仰慕之情-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複製鏈接]

269

主題

2880

帖子

72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林彪是個「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之人,並且沉默寡言, 但是對兩個人例外:老部下陶鑄是一個;再一個就是和粟裕談軍事時滔滔不絕。



發表在《軍林之友》上的一篇文章提到,粟裕的軍事才華和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特別是解放戰爭期間作出的特殊貢獻,深為中共中央器重,也為有的戰略區指揮員讚賞。有人稱讚粟裕戰役指揮以智取勝,以奇制敵,是打「神仙仗」,有人讚賞他戰爭指揮上的膽略和氣魄。豫東之戰勝利后,一位戰略區的指揮員說:「像豫東戰役那樣的仗,我是不敢輕易下決心打的。」



此戰略區指揮員就是林彪。林彪不僅羨慕粟裕的作戰,稱之為「神仙仗」,除了發電祝賀外還要劉亞樓收集粟裕指揮的戰役資料進行研究學習。 林彪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裡研究了好幾天。 當劉亞樓有事進去報告時,林彪感慨說:「粟裕盡打神仙仗。」 見劉亞樓沒聽懂又說:「粟裕打仗真行,他打的仗我都不敢下決心。」 林彪自比天馬,從不誇讚其他人,惟獨對粟裕是個例外,而且把粟裕的用兵比做神仙【1 《瀾海回聲——百名將軍訪談錄》】



當淮海戰役戰役結束后,林彪對於粟裕的敬佩之情更是日漸愈深, 更加深入的研究粟裕的指揮藝術。 劉亞樓對此很是不解。



劉亞樓說:「林總,你對華野的作戰情況特別感興趣,是不是想與粟裕同志比個高低。」



林彪說:「你這個人說話欠考慮。首先,我對打了大勝仗的兄弟部隊都很感興趣;第二,我對粟裕同志的了解,比你們要全面和深刻。南昌起義之後,從南征路上開始,及至井岡山時期,就數我們兩個打得好。後來,由於經歷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風格。我因為長期以來,肩負保衛黨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揮的主力,我的擔子很重,打仗較為慎重。一般情況下,有了七層把握才打,只有五六層把握,風險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層把握,又會失去戰機,無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長期遠離中央,長期孤軍作戰,一般情況都是在敵人包圍的態勢下打的仗,不冒險就無法生存,養成了他敢於冒險的特點。如豫東戰役,我看最多只有五成把握。拿這次淮海戰役來說,沒讓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討和借鑒。」 【2 《虎嘯血野—華東野戰軍征戰錄》】



後來,在1958年,粟裕落難, 林彪沒有說粟裕的一句壞話。 反而在事後安慰粟裕。鄧大人曾經代表中央同粟裕談話,限制了粟下部隊的權力。就在1960年的2月10日, 林彪找粟裕談話,指出軍科研究要自己出題目,多提問題研究, 軍科應成為總參謀部的參謀部。1962年6月22日粟裕寫信給葉劍英,對敵情的估計及我軍戰備方面的問題提出看法,並請葉帥認為可以參考的話予以轉報軍委。而此類的問題則是當年粟裕落難的一個原因之一。 那是粟裕任總參謀長後為應付突然事變,提出抽出6個軍作為統帥部的戰略預備隊,配置在便於機動的地區,平時由各軍區領導,但不編入各軍區戰鬥序列,戰時由統帥部統一機動。作為戰略機動力量,用於戰爭最需要的地方。沒有遭到任何的指責, 而是在林彪的主持下,中央軍委從戰備需要出發,建立了類似粟裕當年建議的部隊【3 粟裕年譜等】。
人在高潮時享受成就,人在低潮時享受人生

0

主題

61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4
沙發
ddl_20 發表於 2006-10-16 1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06-10-17 12:14 | 只看該作者
烈火識真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328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70
4
hyz46 發表於 2006-10-18 12:37 | 只看該作者
棋逢對手惺惺相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

主題

1878

帖子

68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5
5
諾查丹瑪斯 發表於 2006-10-19 06:56 | 只看該作者
英雄惜英雄,本身就沒有戰略眼光的人哪能看清楚真正的人才呢。林彪是打仗的好手,自然也能讀懂另外一個高手的心。
今夜月光如水,我踏月色而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551

帖子

17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7
6
易水寒 發表於 2006-10-26 16:05 | 只看該作者
惺惺惜惺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