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羅斯國內就對華軍售力度增大進行激辯(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10-26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10月26日 環球時報


                                   現代II級139號驅逐艦交付后,中國海軍將擁有比俄海軍規模還大的現代級戰艦群。

  俄羅斯對華軍售的友好做法,已在其國內的精英間引發激辯。

  俄羅斯官方所以開放大規模對華軍售的原因不外有二:首先是軍售只限於防衛性武器,不會構成威脅,蘇聯崩潰后,俄軍工複合體也急需財源以維持競爭力。其次,俄共作為一種邊緣勢力,也大力推動對中國的軍售,令中國更為強大,無論從心理還是實質上都可以構成對美國的一種平衡作用。自1996年至上世紀末,在俄羅斯對外售武總額的160億美元中,中印竟佔了70%。

  2000年俄羅斯總統普京更與北京簽訂合作協議,不僅要增加武器銷售,更要共同研發武器裝備,時間長達15年。世界均感震驚。

  反對之聲主要來自政軍學界的高層,包括俄羅斯杜馬。首先,有人認為對華軍售在經濟利益上並無所獲,財務方面全由中方操控,俄方只有被迫降價。更何況在武器裝備轉移時,俄羅斯的軍售監控委員會管不了事,全由軍火公司經手,忽視了武器本身的政治戰略意義。其次,對華售武帶來俄美雙邊關係的困擾。換言之,俄羅斯應有所保留,以之在對美關係上作為槓桿。第三,讓軍火商把俄羅斯的安全政策「私有化」絕非上策,除了防衛和攻擊性武器的戰略分辨易於混淆之外,工藝上的訣竅很容易被經手人員透露給中方。第四,中方獲得俄羅斯人的先進武器和工業技術之後,很可能變成「飛來去器」,到頭來受害的還是俄方。

  最後,由於俄羅斯地大人稀,一旦發生衝突,在依賴人力的傳統戰爭方面俄方就處於劣勢,只能以核武嚇阻,然而到2015年左右,中國的核武器變得和俄羅斯並駕齊驅,到時俄方的嚇阻系統將徹底崩潰。

  官方售武的辯解不外是軍備研發急需現金,否則俄羅斯的武器優勢將無以為繼;又認為北京目前所最關切的是台灣和南海局勢,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並不構成對俄羅斯的威脅;再說美國所支持的歐盟東擴,步步進逼。俄羅斯正好可以利用對華軍售作為一種平衡的手段。

  至於2001年的民意調查,有31%的人視中國為盟邦,15%視中國為朋友,16%認為中國有潛在威脅,3%視中國為敵人,及21%的人無意見。換言之,俄民間對軍售尚無強烈反應。▲

  (摘自10月20日香港《信報》,原題:俄人激辯對華軍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