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傳統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診治

[複製鏈接]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 發表於 2006-11-6 07: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傳統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診治

  作者:Brook

  糖尿病,古已有之,在《內經·奇病論》里記為:「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
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益,轉為消渴,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多為肥美者發病,癥狀為消渴,都符合糖尿病。治之以蘭,以排除積鬱之陳
氣,就完全是想象了。不信,你就用此法治,看有沒有效。

  Diabetes 一詞,首先為古羅馬Claudius Galenus (131—201) 即蓋倫所命
名,意為兩腿分開站著,像虹吸管一樣排尿。英人William Cullen (1709—1790)
又加了個形容詞Mellitus 甜味的意思,就成了Diabetes Mellitus。

  記載糖尿病人的尿甜,中國是隋唐之際的甄立言,記在《古今錄驗方》里,
比Willianm Cullen早了600多年。很值得國粹驕傲一下。在奧運會上,中國的獎
牌日見增多,那是朝氣蓬勃,原來拿獎牌多的,是日見衰落之故。

  如何診斷?除了消渴以外,完整獨特的國粹,自有妙法。《南史·庾易傳》:
「庾易病,醫者告其子庾黔婁曰:欲知瘥別,但嘗糞甜苦。易泄利,黔婁取嘗之,
味轉甜滑。」

  公元695年(唐長壽元年),郭霸親嘗魏元忠之糞,說:「甘,則可憂;苦,
便無傷。」的確如此。

  也不是所有得醫生都統一了認識。宋朝諸瑞章《衛生寶鑒》:「夫消渴
者,……愚醫不識醫理,呼為勞疾或下冷。」說明此法沒有列為常規,愚醫不知
道。

  這個診斷方法,簡單而獨特,讓它湮沒無聞,太可惜啦!不知有哪位國粹,
願意建立這樣一個診斷門診,親自用此國粹方法來診斷糖尿病,能這樣做的,不
但是真國粹,且會震驚全世界!

  治療方面,王燾《外台秘要》強調:「特忌房室,熱而並甘脯,一切熱肉,
粳米飯,李子等。」「食畢即步行,稍暢而坐。」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先
行120步,多者千步,病不得生。」

  這些飲食、體育療法,很合理。

  藥物療法,有些神方,可以治癒。孫思邈《千金方》:「專服栝樓及豉汁得
其力,……(頻繁的小便)漸漸便止。」

  諸瑞章《衛生寶鑒》中有一方,「三日便見口中津潤,小便頓減,……八九
服,有病除矣。忌酒色熱面魚咸一百日,永除根本。」書中有藥方可查。

  蘇軾《東坡文集》:「眉山揭穎臣者,病消渴,疾目甚,自度必死。……乃
取麝香當頭子以酒濡濕,作十餘丸,以棘拘子煎湯吞之,遂愈。」

  李東垣(公元12世紀人)用生津甘露飲(19位葯為君臣佐使)為末,製成粒
狀,食后每服2錢,旬日良愈。有藥方。

  孫文垣《赤水玄珠》:用13味葯為君臣佐使,蜜丸,早晚鹽湯送4、5錢,不
終劑而愈。有藥方可查。

  以上各家,都說用藥能治癒,說明了當時對治癒概念的認識。

  現代神醫,無論「苦瓜含片」還是「消糖凈」,口稱是無任何毒副作用的純
中藥製劑,都含有價格低廉的「優降糖」,利潤千倍以上,且潛伏不當使用,引
發低血糖的危險。不知為什麼不發掘以上可治癒糖尿病的、不難查到的藥方。如
果這些藥方能治癒糖尿病,是任何磺脲類、雙胍類、胰島素極其增敏劑所比不上
的,得不得什麼獎,倒不是最要緊的,對人類的貢獻,無可估量。不趕緊挖掘,
還等什麼?

(XYS20061105)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沙發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1-7 02:39 | 只看該作者
古代人認識有限。能控制病情就很不錯了,算是我們對疾病的應付方法。

就是現在「糖尿病」也是不治之症。西醫不能完全醫治的也怪不了中醫。

文章反對的是。中醫描敘的是可以「治癒」糖尿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3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1-7 02:52 | 只看該作者
另外在中醫描敘里,幾乎沒有治不了的病。

「如果治療不了,那何必寫入醫書?是我們認識不夠,而不是不可以治療」----這是古人簡單的想法。

事實也是如此,只有現在治療不了的病,沒有永遠治療不了的病。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頑疾將會被攻克。中醫可以治療好疾病,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而已,也許要100年也許要1000年,即使失去了其實際意義,但中醫和西醫一樣都給人以希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