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教師的生存報告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6-10-25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教師的生存報告




(一)06年教師節中國教師的五個期盼

    如果各種形態的收入都納入收入的範疇,教師無疑是低收入階層。《參考消息》有一則數據可以作為證明:年收入在四萬以上的中國「中產階級」人數為6.5億。我是中教一級,年收入不超過1.7萬元,那麼中二、中三的收入則更低。  

    當窮人有窮人的快樂,窮人有窮人的期盼,我這個窮人的期盼是什麼呢?

一、期盼自由與單純

    或許最初選擇教師這個職業最大的原因是這個職業的單純與自由。我不希望我的生活與工作被過多的干涉,我不喜歡被呼來喝去,我更討厭溜須拍馬與流言的滿城風雨。教師這個職業,沒有更多的權利爭奪,沒有多少利益衝突,只要投入自己的熱情與精力,就可以培養出超過自己的學生,就可以贏得家長與社會的尊重,這是我投身這個職業時的看法,或許也有一些嚮往教師這個職業的人有同樣的心態。

    我現在發現我錯的厲害。

    為了評職稱增加工資,同事之間勾心鬥角,甚至為了一個不能增加工資的「優」,可以與同事反目成仇。 評一個「優」可以增加職稱評定的把握性,職稱上升一級,工資可以上漲幾十塊錢。每個月幾十塊錢就是同事間感情的價格!

二、能體現自己的特色

    如果一個教師能夠按自己的理想進行自己的教學,體現自己的特色,那麼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幸福。可在現實之中我們沒有這種權力。

    教育局需要統考、聯考、中考高考、檢查作為自己工作的證明,學校需要升學率作為自己的牌坊,老師需要升學率作為自己能力的證明,家長需要孩子升入更好的學校讀書,所以,我們每一個教師只能是這個龐大升學機器的一個零件,沒有別的可能。

三、能有統一的考核標準

    作為學校制度,特別是教師的考核制度,牽涉到千千萬萬人的利益,牽引著教育發展的方向,就這樣形同兒戲,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教育的悲哀。教師手中,只有非常抽象的法律與不合理的制度,沒有了合理合法維護自己利益、維護個性教學權力的工具,也就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沒有能力維護自己利益的教師,又有什麼能力來更正教育的方向?我期盼有合理統一的考核標準,也就不足為奇。

四、能有較為豐厚的收入

    教師先是人然後才是教師,我這個俗人也不例外。

    是人就要吃飯穿衣,是人就要養家糊口,教師往往被賦予神聖的職責卻沒有給予神聖的權利,被推上神聖的祭台卻沒有像樣的香火,這也就註定了教師今日的困窘與尷尬。一套賴以安生立命的住房,從十幾萬到幾十萬,這不是我們這些月收入千餘的窮教師所能負擔的。

    經商的教師、兼職的教師、補課的教師,即使是三令五申也不能禁止,因為幾千塊錢就是難以抵擋的誘惑,就像餓急的馬兒有機會要偷嘴是同樣的道理。不要說局長,就是換個鄉長,在簡陋的教室揮汗如雨來博取那幾千塊錢,他也決不願意甚至於不屑。

    如果有什麼不能出賣,那就是我的親人與親情,為了我的父母妻子未來的生活能自給有餘,我希望能把自己賣個稍好的價格。

五、能有出色的學生與出色的同事

    義務教育在農村一個令人擔憂的副產品是學生素質的下降,很多的學生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不會就直接送到初中,沒有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怎麼能動不動就用「沒有無能的學生,只有無能的教師」來詮釋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希望,給我這個拙劣的廚師的不是霉米爛米。

    衡量一個教師教學成績的一個重要的依據是中考成績,而中考成績的核心是考取重點高中人數的比例。人的智力是有差別的,至少有的人就善於記憶或者計算,而考試僅僅考核的是人的記憶與計算的能力。為了自己的飯碗,為了自己的名譽,我祈禱,上蒼能眷顧我,多給我幾個「聰明」的學生!

    而一個班級的成績,不僅僅取決於個人的努力,還需要搭檔的同事共同的協調與努力。出色的同事,是出色教績不可或缺的,是工作快樂的源泉。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二)06年中國教師壓力報告----農村教師,中小學教師

    近年來,在社會進步的同時,我們社會給予老師的卻是不理解甚至誤解,給予老師的漫罵遠比鮮花與掌聲多,由此而引發的各種現象與後果卻不著細想。一切,都是因為人們沒能真正理解我們教師這個群體,沒能真正體會作為教師這一職業的壓力,沒能真正了解教師的不容易。

    研究教師的壓力,這一話題早已開始,也一直在繼續,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形勢的改變,教師的壓力也與時俱進,因群體因時間因視角而有著不同的表現。

農村教師:渴望幫手、擔心過不上日子

    工作量大,這是農村教師的事實,但同樣困繞著他們的還有他們的與生活適適相關的收入。雖然,相關政策與口號也一再出台,義務教育法也已開始的實施,但新學期開始了,農村教師們卻難以看到工資有什麼實質的增長,教師們拿著不足千元的月薪,在這個物質文明的社會中,將能享受到怎樣的物質生活?而且某些地方政府根本就無法保證農村教育經費的準時投放,農村教師就那麼點可憐的工資,還要像農民工的工資一樣被拖欠著,教師們隨時都要擔心著自己下一個月的工資是否能到位,這樣的日子怎樣過?但日子總是要過的,窮也好,富也罷,即使在農村也一樣,只是生活的質量給農村教師的心理陰影是難以抹除的。

中學教師:在升學率這大山壓榨下幹活

    據調查,在所有的老師中,感覺壓力最大的就是中學老師了。而這些壓力之源,都是源於升學率。誰都知道,升學率,不是GDP,他僅僅反映的是一個學校一個地區的學生的考試能力和升學情況。但我們的地方政府卻將升學率像GDP一樣擺在了一個不該有的高度,以此作為衡量學校工作業績的主要條件,以此為標準給學校拔付經費,以此為基數來評重點非重點,甚至以此來考核教育部門的官爺們的政績。所以升學率便成了學校的一座大山,學校也因此將其作為衡量老師工作好壞的依據,更是與老師的收入正接掛鉤,可以說學校是直接將這座大山轉壓到了教師的頭上,中學老師只能在升學率這座大山的壓榨下喘著粗氣找著空隙幹活。


(三)2006年中國教師生存報告----農村教師,中小學教師

    雖然我是一個慣於遺忘的人,很難遇到能令我刻骨銘心的事情,但作為一個對中國教育有些許期待的國民,對年內發生在中國教師身上的幾件事,我還是有深刻印象的。第一件是全面清退代課老師事件;第二件是農村女教師進城賣淫事件;第三件是中學教師被家長毆打事件;第四件是嚴重的教師體罰學生事件;第五件是大學教師街頭賣藝事件。這五件事之所以沒有在我的記憶里消失,是因為事件觸及到了我內心所關注的生存的問題。都說生存是人生第一要素,當第一要素出現危機的時候,首先遭到壓迫的就是靈魂了。

    教師被人們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此,我向來是沒有異議的。出於對教師這份職業的崇高敬意,我內心也不想過度宣揚有損於教師高大形象的事件。因此,我在報喜還是報憂的問題上展開了多時的思想爭鬥。然而,如果要我用捏造的事實來美化教師空虛的心靈,就違背了報告的真實性宗旨了。

    第一,城鄉差距依然嚴重。城鄉差距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似乎一直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先天性的差異被人為的經濟因素逐步擴大化了。雖然我們偶爾能聽到一些有關教育資源合理分配的措施,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第二,大學教師之間的貧富懸殊持續升溫。在中國各階層中,貧富懸殊是一個普遍現象,但作為一個僅僅以教書育人為基本謀生方式的教師,為個人經濟利益而不擇手段,那就顯得有點不務正業了。

    第三,中學教師的情緒化教學風氣沒有消除。中學階段是學生的人生十字路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得體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幼稚與成熟的交界點,有無畏的任性,也有強烈的自尊,很多中學教師因為忽略了理解和關愛,而敗在了這群孩子的手裡。

    第四,小學教師肩負著啟蒙教育的重任沒有獲得足夠重視。中國已經逐漸邁進了獨生子女二代的時代,單有加減乘除和漢語拼音,是鍛造不出優秀國民的。中國小學教師多數一直沿襲著舊時代的教育理念,用遠瞻性的眼光來評判,那是失敗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