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格物正名------兼談陰陽學說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9-7 03: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格物致知始見於《禮記‧大學》。何謂格物致知?知事物之本末,窮事物之理

何謂科學?英文中,科學(science)一詞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意為「知識」、「學問」。在中文裡,科學一詞是外來詞,最初譯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格物而得的知識是科學
見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4.E4.BE.86.E6.AD.B7
格物﹐就是了解、認識外界事物。沒有格物,就會使認識陷入空想﹐沒有致知﹐就會被各種事物的現象所迷惑﹐因而兩者必須相濟。格物為先﹐才能對事物的規律有所瞭解﹐以便啟發心思。如離開格物﹐而去冥思苦想﹐便不可能致知。由此可知,科學的理論來自對物質世界的認識,討論理和物的關係﹐就要在「有此物即有此理」﹐「無此物即無此理」﹐的基礎上展開。
陰陽學說,也是古人格物之後致知的理論,古代思想家認為,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兩個方面構成的。這兩個方面就稱為陰陽。比如天地、水火、日月、男女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古人將陰陽學引入醫學,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髮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例如中醫針灸中的子午流注理論,就是來自陰陽學說。
從學術價值的角度講,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先哲思維活動中最富哲學意味的理論構想,英國科學家李約瑟(JosephNeedham,1900—1995)的《中國科技史》稱此為「古代中國人能夠構想的最終原理」。他認為現代的遺傳學、胚胎學、化學、物理學都與陰陽學有關,(這篇文章不許我搗漿糊,見:http://xyw.njutcm.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75
再看看反物質:
反物質就是由反粒子組成的物質。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這些反粒子的特點是其質量、壽命、自旋、同位旋與相應的粒子相同,但電荷、重子數、輕子數、奇異數等量子數與之相反。
  例如,氫原子由一個帶負電的電子和一個帶正電的質子構成,反氫原子則與它正好相反,由一個帶正電的正電子和一個帶負電的反質子構成。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後會湮滅,釋放出大量能量。
  科學家認為,製造出大量反氫原子,有助於驗證CPT守恆假設的正確性和宇宙標準模型的普適性。如果發現反氫原子與氫原子在物理規律上並不完全對等,將給物理學和宇宙學的一些基礎問題帶來非常重要的新啟發。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時,從虛無中產生了相等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但人們觀察到的宇宙中,物質顯然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對反氫原子的研究,可能有助於解開這個疑點。
再看看計算機,就是那個1 和 0
以上種種都在陰陽學說的範圍之內,真是佩服中國的先賢,格物之後,致知陰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