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大笑話——中國足協居然入圍亞洲「最佳」足協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6-10-14 16: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足協對推動足球運動發展不遺餘力。中國足協是最早加入、也是最早啟動亞洲展望計劃的亞足聯成員協會之一,繼武漢和青島后,南京和成都也將步上這一邁向成功的步伐。中國女足贏得了亞洲杯,女足青年隊也奪得亞洲19歲以下青年女足賽冠軍,足見中國足協發展足球運動的成功。此外,中國男足青年隊也是亞青賽的常客,而且戰績一向不俗。」———亞足聯對中國足協的評語

  「獲得提名並不能和肯定決策層畫上等號,中國足協獲提名確實全靠女足撐著。徐根寶有句話很對,中國足球要打造球星。男足沒有球星,怎麼出成績,怎麼能引起注意。現在我們不是打造,而是打壓,自己的聯賽都不尊重,怎麼讓別人來尊重。」———申花主帥吳金貴

  飽受詬病的中國足協也能獲亞足聯年度最佳協會提名?這確是事實。在亞足聯日前公布的2006年亞洲年度最佳成員協會的提名中,中國足協協會的名字赫然在列。

  亞足聯最佳成員協會是去年新增的獎項,卡達摘走首屆殊榮。此獎項評選標準主要依據為:一、在青少年足球發展領域有積極進步的成績;二、立志於發展女足運動;三、參加洲際比賽和世界範圍內的比賽;四、行政領域上所取得的成績。

  詫異1

  2006年除了女足一無是處

  按照這個標準,中國足協似乎不算名不副實。畢竟在2006年,中國女足重新奪得亞洲杯冠軍,女青也在亞青賽、世青賽中成績突出,為足協爭得了些許顏面。

  然而,對於國內球迷來說,這個「榮譽」顯然令人難以接受。事實上,除女足頗為幸運地獲得亞洲杯冠軍外,整個2006年,中國足協領導下的業績並沒有任何值得誇耀的資本。

  聯賽中,中超繼續委靡不振。在「假球」、「黑哨」暫時平息之後,球場暴力事件卻又不斷升級,中國足協始終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法。在國字型大小球隊以及俱樂部的外戰中,成績較以往則更加慘淡。國家隊在亞洲杯預選賽中步履維艱,國少從新加坡鎩羽而歸,實德、申花在亞冠聯賽中雙雙停滯不前……而在舉國關注的08國奧選帥中,長達8個月的選帥鬧劇,更是充分暴露出足協工作效率的低下。

  詫異2

  後備培養竟成入圍最大砝碼

  從青少年培養來說,儘管亞足聯著重讚揚了中國足協「足球展望計劃」的開展,但事實上,在亞少賽之後已經暴露出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中的諸多深層次問題,足協缺乏總體計劃,人情選帥,踢球孩子數量銳減,中國足球未來甚至面臨無人踢球的危機。

  亞洲足球頒獎典禮將於11月29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與中國足協同被提名最佳協會的還有澳大利亞、日本、朝鮮、塔吉克。不用預測,即使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安慰獎,中國足協恐怕也僅限於「提名」的份了。

  鏈接

馬曉旭獲「雙提名」(中國共獲6項提名)

年度最佳協會:澳大利亞、中國、朝鮮、日本、塔吉克年度最佳公平競賽球隊:孟加拉、中國等十隊

年度最佳教練:崔光爽(朝鮮20歲以下國家女足隊)、馬良行(中國國家女足隊)等4人

年度最佳女子國家隊:澳大利亞、中國、朝鮮女青、日本

年度最佳青年球員:塔克塔薩諾夫(塔吉克)、馬曉旭(中國)、柿谷曜一朗(日本)

年度最佳女運動員:鄭貞淑(韓國)、吉善喜(朝鮮)、馬曉旭(中國)、李金淑(朝鮮)、張艷茹(中國)

(至早報截稿,馬曉旭在亞足聯的「最佳女運動員」評選中以51.04%的支持率遙遙領先)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本帖最後由 laodai 於 2006-10-14 16:31 編輯 ]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2409

主題

9365

帖子

400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4007
沙發
be2000 發表於 2006-10-14 16:43 | 只看該作者
馬曉旭還是不錯的,足協就是個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00: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